老人54年前丢粮票获班长救助 如今用养老金报恩

11.11.2014  10:21

再次相见,杨艳芬(左)为老班长唱了一首《我不想说再见》表达感恩。

□记者焦勐文张琮摄影

核心提示|54年前,洛阳市民杨艳芬因为丢失了粮票,面临着一个月吃不上饭的困境。班长冯春枝发动全班同学帮她渡过难关。自此同学们的恩情便在杨艳芬的心中生根发芽。54年后的11月7日,杨艳芬终于在老同学的帮助下,再次见到已经74岁高龄的老班长,这位临近古稀的老人声泪俱下:“班长,您还记得我吗?我找了您好久好久……

感动粮票丢失,全班的爱心让她不用挨饿

1960年,15岁的杨艳芬就读于洛阳市第二师范学校。父亲长年在外打工,母亲因病瘫痪在床,家中还有七八岁的弟弟和妹妹需要照料,尚未成年的杨艳芬早早地承担起照料家庭的重任。

那年冬天,在上学途中,杨艳芬丢失了二十余斤粮票,“那是我一个月的口粮啊!”杨艳芬说,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正处于特定的经济时期,粮票是学校发放给学生的一种购粮凭证,“那个年代,你手里就算有钱,如果没有粮票,也买不来粮食。

粮票丢失后,性格内向的杨艳芬始终不肯将事情告诉家人和同学。整整两天两夜,杨艳芬的腹中未进一粒米,她饿着肚子坚持上课,有气无力的样子被班长冯春枝发现,班长再三询问下,杨艳芬终于交代了“真相”。

得知同学两天未吃饭,冯春枝将自己的粮票塞进了杨艳芬的手中,“赶紧先填饱肚子。”随后,又发动全班同学给杨艳芬捐粮票。“那时班里的男生一个月也只有25斤粮票,女生只有23斤,大家你凑一两、他凑二两,给我凑了十多斤粮票,帮我渡过了难关。”杨艳芬说。

念恩念及当年恩情,常常独自流泪

1961年,学校发来通知,由于国家经济进入困难时期,学校暂时停办,很多同学被分配到各地的农村教学,杨艳芬则留在了洛阳市区的一家工厂工作,“后来我曾多次回到学校寻找他们,但是学校早已物是人非。”杨艳芬说,54年中,每当回忆起当年的往事,她都会泪流满面。

杨艳芬回忆,冯春枝比她大5岁,作为班长的冯春枝像对待妹妹般呵护着班里年龄最小的杨艳芬。“冬天班里都会架起火炕,生火给同学们取暖,我没有棉裤穿,只能倚靠在火炕上学习,”杨艳芬说,班长得知她只穿着一条单裤,特地向学校为她申请了一条棉裤。

1998年,已经和同学们失散了37年的杨艳芬偶然遇到了一位老同学齐淑英,这一次相遇,成为她能否“圆梦”的重要转折点。齐淑英,是杨艳芬初中和师范学校时期的同学,两人虽未曾在同一个班级上过课,但也彼此曾经相识。而这一次的偶然相遇,再一次加深了两人之间的感情,齐淑英向杨艳芬讲述离开学校后的经历,而杨艳芬则常向齐淑芬念叨起老班长的恩情。

报答视老班长如亲人,养老金报答恩情

2013年12月底,曾经在农村当过民办教师的齐淑英得知了一则消息“河南省原民办教师发放养老补贴的实施意见”,“文件中说,要帮我们这些民办教师、下放教师解决养老补贴的问题,我很关心,就到洛阳市教育局询问情况。”齐淑英说,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她在洛阳市教育局遇到了多位失联多年的老同学。

通过老同学之间的联系,54年后,齐淑英终于帮杨艳芬联系上了她的老班长冯春枝,当一位74岁高龄的老人在齐淑英的带领下来到69岁的杨艳芬的面前,因为时间太过久远,老班长的相貌早已记忆模糊。

还愣着干吗?这位就是你朝思暮想的老班长。”齐淑英的一句话让杨艳芬当场泪如雨下。“您真的是冯班长吗?”杨艳芬拉着冯春枝的手,流泪的眼睛不住地认真打量着眼前的这位老人,岁月的痕迹已经爬上了两人的脸颊,杨艳芬还是找到了些许熟悉的印记,“老班长,您还记得我吗?我是艳芬啊!我找了您好久好久……

当杨艳芬得知老班长住在农村,家庭条件相对困难,虽然自己的家庭也并不富裕,杨艳芬却执意要取出部分养老金交给老班长,报答她当年的恩情。

冯春枝轻轻擦拭着杨艳芬脸上的泪珠对她说:“54年前的事,你不必记挂心中,我是你的班长,怎能忍心看你挨饿!你的养老金,我不会要,你有那份心意就够了。”杨艳芬决定,她会把老班长当自己的亲人看待,逢年过节都到老班长家坐坐,报答那份54年前的恩情。

(大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