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中国交响乐之春”系列演出开幕
中新网北京4月8日电 4月8日,由国家大剧院与中国音乐家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交响乐之春”在一场“历史的回声”特别音乐会中拉开帷幕。
著名指挥家陈佐湟执棒贵阳交响乐团,以精湛的技艺演奏了20世纪50年代前的10部中国管弦乐作品。
一曲哀婉绵长的《哀悼进行曲》,仿佛诉说着无尽追忆。第五届“中国交响乐之春”在萧友梅笔下缓缓流动的旋律中拉开了帷幕。1916年,黄兴、蔡锷相继逝世,为悼念两位先生,当时正在德国留学的萧友梅创作了管弦乐曲《哀悼进行曲》(原名《哀悼引》)。1925年3月28日,萧友梅和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管弦乐团在北大礼堂里举办了“纪念孙中山”音乐会(孙中山逝世于3月12日),首次在国内演出了《哀悼进行曲》,然而彼时的演奏与原谱是有所不同的。当时的乐队只有16人,编制残缺,萧友梅不得不根据这个“特殊”的乐队重新进行了编配。近现代音乐史专家梁茂春通过佐证,指出《哀悼进行曲》是中国的第一部管弦乐作品。而这部作品在1925年前是否在萧友梅曾经留学的德国演出过,至今尚未发现相关记载。
陈佐湟认为:“虽然萧友梅亲手抄写了分谱,但分谱中尚有很多处错误,比如圆号的移调。由此可以推断,这部作品应该并没有在德国演出过。”在开幕音乐会中,该曲的演奏感人至深,倾注了艺术家们台前幕后的心血与挚诚。而另外一部作品,李四光的《行路难》据上海音乐学院现代音乐室考证,则是有曲谱为证的中国最早一首小提琴曲,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在音乐史上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曲家陈钢为此还著有论文《李四光的第五道光》。据国家大剧院工作人员介绍,他们专程赴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找到了一份模糊的手稿,陈佐湟与演奏家根据其手稿中粗略的记谱,通过细致入微的“再创作”,将这部作品完整呈现于舞台,可谓难得一见的“珍宝”。
此外,香港作曲家林声翕的《海、帆、湾》创作于1944至1946年间,作品包含三首交响诗《壮丽的海洋》《水平线上的帆影》《都市的黄昏》,这部作品自诞生以来尘封70载,国家大剧院几经辗转,才从香港大学图书馆中寻觅到这部作品的手稿,陈佐湟与国家大剧院工作人员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对近200页的乐谱进行钻研,修改了数百处记谱错误,而后经过重新打谱,才终于让这部作品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复活”。
本场演出中还有马思聪的《思乡曲》《塞外舞曲》,贺绿汀《大世界》等中国早期管弦乐曲的经典。10部中国作品的精彩呈现,不仅是对中国作曲家先驱的致敬,也令观众切身感受到历经岁月洗礼的中国交响艺术的魅力。
除了现场演出外,国家大剧院古典音乐频道还对这场音乐会进行了全程直播。继开幕音乐会之后,还将有11家来自全国各省市的优秀交响乐团轮番登上“中国交响乐之春”的舞台,献演以中国早期作品为主的11场音乐会,在大量作品中一同寻根溯源,讲述中国交响乐的发展历程,唤醒国人的交响记忆。尽管中国交响乐的发展没有像西方古典音乐一样悠久的历史,而通过当今交响乐团高水准的回顾与演绎,无疑可以激发观众对中国交响乐的情怀,树立对中国交响乐未来发展的信心。
为使观众更近距离的接触和感知交响乐团中的各种乐器,在本届“中国交响乐之春”中,国家大剧院还特别策划了室内乐形式的艺术普及。每场演出前18:30至19:00间,在国家大剧院西侧咖啡厅设有室内乐重奏组的公益演出,演出形式包括弦乐四重奏、木管五重奏、铜管五重奏等,几乎涵盖了交响乐团中的所有乐器门类,令观众在欣赏室内乐的过程中,进一步对交响乐团建立更为直观的概念。
上海国际青年管弦乐团艺术顾问、原上海交响乐团总经理钱世锦说:“在交响乐领域,没有一种比赛可以给交响乐团排个名次,而评判乐团的一项标准,就是看其演出的曲目。中国的交响乐团,理应演出和推广中国的作品,这才是我们本民族的文化标签,这是中国各家院团共同的使命。”创作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作曲家陈钢认为:“现在交响乐在中国还很年轻,中国交响乐的创作也还在起步阶段,老一辈的艺术家已经付出了很多努力,为我们开辟了一条道路,我们要继续传承下去。国家大剧院在中国交响音乐的传承和推广上做出的贡献非常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