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出炉:郑州排第十九名(图)
制图王伟宾
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多部门共同发布《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数据显示,深圳取代香港跃居综合经济竞争力榜首,郑州则排第十九名。
此外,蓝皮书显示,今年中国289个城市宜居竞争力整体水平偏低,超过一半的城市低于全国均值。专家表示,生态环境等问题亟待解决。
综合经济竞争力:
深圳首超香港排名第一
蓝皮书数据显示,2014年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深圳、香港、上海、台北、广州、天津、苏州、北京、澳门、无锡,这些城市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和港澳台地区,广大中西部地区无一城市进入综合经济竞争力十强之列。在综合经济竞争力二十强城市中,天津、厦门、郑州(十九名)、长沙分别在过去三年中提升了3个位次。
其中,与2013年相比,变化最大的莫过于深圳取代香港跃居综合经济竞争力榜首。这是由于香港过于看重贸易、金融、航运、旅游、专业服务这五大产业,而对不少规模较小、新兴但极有潜力的产业关注不足,从长远看缺乏新型产业业态的支撑和引领。
此外,2014年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榜单中,北京位列第三,香港、上海、北京3个城市最具竞争力。
从经济格局看,东中部以接近20%的国土面积聚集了超过60%的人口,贡献了超过80%的国内生产总值。从地理区位上看,东部沿海10省市紧紧包裹着中部6省,中部省份有成为沿海区域经济腹地的天然条件,未来东中区域一体化程度将不断加深。
人均存款余额:香港、深圳、北京占前三
蓝皮书数据显示,从区域格局上看,人均存款余额指标得分排序依次是港澳、东南、环渤海、东北、西北、中部、西南。其中,港澳遥遥领先于其他区域,而在人均存款余额单项指标上,香港位居榜单首位,深圳、北京紧随其后。比较近几年的结果来看,香港已经连续三年排在第一位,地位稳固。澳门则每年下滑一个名次,2015年已经下滑至第四位。北京始终徘徊在第二和第三位。
相比之下,深圳的变化较大,2013年排在第七位,2014年却跌出了前十,2015年又超过北京升到第二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表示,高铁布局网络发生变化会影响到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的格局、城市的竞争格局的变化。
半数城市低于宜居均值
报告指出,2015年中国289个城市宜居竞争力的整体态势体现为全国城市整体水平偏低,城市间宜居竞争力差异较大,超过一半的城市低于全国均值。
在一、二、三、四线城市的比较上,宜居水平逐级递减,线内城市差距四线最大二线最小。在宜居城市区域分布上,港澳、东南最优,区内城市差距西南最大中部最小。而在百强城市省域分布上,浙江十一城全部入列百强,黑龙江十二市颗粒无收。
而作为城市宜居关键指标,城市排水管道密度指数值得关注,整体水平较高且有半数城市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一、二线城市排水管道密度指数水平持续走高。
从区域比较看,港澳、环渤海、东南位列前三,城市差距东南最大港澳最小,半数城市集中于东南、中部两区。香港夺魁东南十强占六席,东南六城苏粤各占两席。从百强城市分布看,江苏十三城八成入列百强,五十强城市东南集聚半数东北仅有一席,东南、环渤海入选比例最高。
》新闻热线:0371-6590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