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开放合作提升产业竞争力

12.07.2016  12:08

      不沿海、不沿边、科技资源相对缺乏的中部地区,如何拓宽创新发展之路?7月11日,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近两年来,我省积极推进科技开放合作,与国内外知名院校、科研机构对接各类科研成果280余项,解决技术难题500多个,已成功实施合作项目144项,显著提升了我省产业核心竞争力。

        协同创新:打破国际垄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2014年,上海交通大学与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合作开展的“高纯硅烷气新型生产工艺关键技术研究”被列入省重大科技专项。当年9月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一期生产线投产,成功生产出99.9999%以上纯度硅烷气,彻底打破美、日在该领域的垄断。现在,年产能1.8万吨的国内最大硅烷气生产基地正在兴建,预定明年初完工。

        “近两年来,省科技厅把科技开放合作摆在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加以推进。”省科技厅副厅长夏培臣介绍说,我省以实施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省重大科技专项和省科技开放合作计划等为抓手,加强各类创新主体和载体对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围绕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开展协同创新,有效提升了相关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了重点产业集群发展。

        据了解,灵宝华鑫铜箔有限责任公司与日本合作的“8-12微米高档高温高延电解铜箔生产关键技术合作研究”项目,目前也打破国外技术封锁,生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显著提升了我国电解铜箔自主研发和产业能力。

        开放式创新:集聚科技资源,填补市场空白

        “近年来,我们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走出国门,与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国家技术大学等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高远路业集团董事长刘廷国告诉记者,双方合作在全过程公路养护技术体系、道路材料循环再生利用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通过推动开放式创新,我省与美国、英国、以色列、俄罗斯、白俄罗斯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与国内49家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全面科技合作,有效吸引集聚了国内外科技资源。

        据夏培臣介绍,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与德国合作,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芬太尼贴剂,填补了国内骨架型贴剂技术空白;郑州富龙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与俄罗斯合作,推动我国机载分子筛制氧系统向小型化、轻量化、高效化方向发展,突破英、美等国技术封锁,同样填补了国内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