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大观园孕育高产田
03.06.2014 11:16
本文来源: 农业厅
“老王,又来‘游客’了。”在南乐县杨村乡许庄村百亩“科技大观园”的对比试验田,几名农民相约而至。
不顾日头似火,园区总经理王俊兴连忙相迎当起“导游”:“一眼就能看出来,今年表现最好的是‘周麦16’,粗壮,穗多,粒饱,比较产量能高百斤左右。这是新品种‘周麦27’,高产抗倒伏,缺点是对赤霉病抗性不强,但‘一喷三防’可防可治……”
“嗯,看来秋后还得种周麦,适合咱这地界儿。”约莫半小时后,王俊兴讲解得口干舌燥,几位农民参观过后满意而归。
“‘科技大观园’可是咱这儿的热门景区,每天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明天,全县200多名科技示范户组成的‘大团’也要来现场观摩。”南乐县农业局副局长王爱敏笑着说,依托濮阳市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立的“科技大观园”,十年来承担着国家、省、市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科研、育种、提纯复壮等科研项目,以及小麦、玉米、花生等新品种、新技术的繁育生产和示范推广任务。
“别看园区面积就100亩,仅选育的小麦新品种就达566个。”濮阳市农业局总农艺师査健敏介绍,园区先后完成了“周麦18”、“周麦16”小麦亩产700公斤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研究,“浚单26”玉米亩产900公斤高产技术模式研究,小麦、玉米年亩产吨半粮技术研究,推动农民技术素质、种田水平、粮食产量和经济收入不断提高。
新品种、新技术是农业发展的方向,也是农业增产、增效的潜力。几年来,在“科技大观园”的示范带动下,周边村镇7000农户育种约3万亩,年生产销售小麦种子1500万斤。种子除满足本地农民种植外,畅销山东、河北、江苏、安徽等地的50余个县,每年推广种植约50万亩。
本文来源: 农业厅
03.06.2014 11:16
故
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