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贫困户加入合作社抱团致富

26.12.2016  17:39

      “豫征初露峥嵘,似雨后天边七彩虹。创业艰辛,成功喜悦,尽在今朝谈笑中。征途远,且扬鞭策马,永向前冲……”近日,一位文友参观完禹州市豫征农业示范基地后,即兴写下了这首诗词。

      杨圪塔扬州农业合作社是禹州市苌庄乡杨圪塔村114户群众以土地流转形式而组建的一个农业合作社,已投资3000万元,项目占地1500亩,在该村金山岭建设了一个集旅游观光、科技普及、休闲养生于一体的豫征农业示范基地。目前该基地已吸纳76户150名贫困人口就业,实现了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像杨圪塔村的贫困群众一样乘着农业合作社“大巴”脱贫致富的例子在禹州市还有不少。

      禹州市有省定贫困村33个,多数村地理位置偏僻,基础设施落后,种植结构单一,经济收入微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决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这是禹州市委、市政府在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作出的承诺。

      磨街乡刘门村贫困户高景超家有六口人,因缺劳力、缺技术致贫。2014年高景超通过土地流转加入该村绿航合作社,他多次参加合作社组织的果林种植技术培训班,掌握了一技之长。去年,他承包了合作社的35亩柿子林,通过种植柿子实现了脱贫致富。高景超种植的35亩柿子今年大丰收,每亩纯收入可达3.5万元。

      近年来,该市加大对“三农”扶持力度,强化指导服务,推行“合作社+农户”产业扶贫模式,使农民合作社成为促进产业扶贫的中坚力量。在乡村两级的引导下,村民以土地流转、资金入股的形式组建合作社,合作社采取竞价方式租赁给新型职业农民耕种,同时负责制定生产标准和提供社会化服务。在用工方面,优先吸纳贫困户就业。以合作社的“大手”拉起贫困户的“小手”,使农业专业服务组织与贫困户抱团发展、互惠共赢。

      该市目前已发展农民合作社913家,在贫困村中发展核桃种植2.5万亩、柿子种植3000亩、香梨种植4000亩,培育出了磨街乡刘门村柿子种植加工、苌庄乡豫征农业等生态农业基地16家,磨街乡青山岭村海山养殖合作社、苌庄乡梦源养殖公司等龙头养殖企业13家,鸠山镇天王生态旅游合作社等6家,带动1626户4955人稳定脱贫。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内育’与‘外引’并重的原则,在贫困村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土地、资金入股等形式参与经营,力争每个贫困村都培育一至两家带动能力强的新型经营主体。”禹州市委书记王宏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