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三农”困局的新支点

03.07.2015  13:44
      谋事要实。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就是河南在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进程中,顺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务实谋划,是符合农业产业化经营新阶段情况的创新决策,更是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收益的改革举措。

        2012年,我省在全国首创的农业产业化集群一经诞生,就以令人刮目的速度生长、盛放,并带动河南农业经济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集聚效应初步显现。截至2014年年底,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集群已达540个,比上年增加83个,分布全省农业领域11个产业、50多个子产业,基本覆盖全省优势农产品产业和区域性特色产业,实现年销售收入9579亿元,比上年净增1261亿元。

        ——规模效应更加明显。截至2014年年底,全省规划的540个集群中,销售收入在30亿元以上的70个,50亿元以上的21个,100亿元以上的7个。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6976家,年实现营业收入1.88万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营业收入的27.8%,稳居全省“第一支柱产业”。2014年,全省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达300家。

        ——品牌效应不断提升。全省农业产业化集群内的龙头企业与上百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已建有18个国家级研发机构,123个省级研发机构,10个院士工作站,13个博士后工作站,教学科研基地和项目实验室29个。全省有23个农产品品牌被命名为“中国名牌”,43个产业化龙头企业商标被国家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带动效应持续增强。农业产业化集群带动基地化发展、规模化种养水平不断提高,全省新增农产品加工能力800多万吨,企业新建种植基地1400万亩,新建规模养殖场9883个。集群内就业农民人数140.5万人,两年共新增农民就业24万人,农民就业工资性收入年人均23856元,农民工资性总收入335.2亿元。集群带动农户数量1128万户,户均增收2180元。

        在经济新常态下,在中原经济发展的新版图上,农业产业化集群同产业集聚区相映生辉,共同集聚着建设富强河南、推动中原崛起的核心力量。

        跳出“三农”谋划,创新农业发展方式

        当前农业产业化经营已进入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由松散型利益联结向紧密型利益联结转变,由单个龙头企业带动向龙头企业集群带动转变的阶段。不少专家认为,要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新阶段的需要,农业大省需另辟蹊径,蹚出一条新路子。

        用抓工业的理念来抓农业!省委、省政府突破传统思维定式,借鉴工业集聚区发展模式,把工业的产业集聚与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化结合起来,以农业优势资源为基础,打造“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农业产业化集群。

        集群式发展,不仅适合农产品加工业生产链条长的特点,而且适应河南实际,符合比较优势。“一方面,在土地资源有限的前提下,拓展了农业生产的广度、深度和精度;另一方面,为不能转入工商业的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省委书记郭庚茂如此解读农业产业化集群的深远意义。

        谋定而后动。2012年春节刚过,省政府就下发加快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指导意见,为全省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擂响战鼓。按照指导意见制定的目标,到2020年,在全省重点培育发展450个产业链条完整、资源利用率高且具有较大规模的农业产业化集群。紧接着,省政府又下发农业产业化集群专项行动计划,绘就一幅12大类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的蓝图: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省重点培育发展200个左右的集群,集群销售收入达1万亿元左右,原料自给率达50%以上,带动农户数量达1000万户以上,带动农民年增收100亿元以上。

        其中,重点打造豫南水禽、双汇肉食品、永达、大用肉食综合加工等养殖类产业化发展集群,做大做强沿京广线畜牧养殖加工带;支持优势区域如郑州冷冻食品、永城面粉、临颍小食品等粮食加工类产业集群优先发展,强化粮食深加工区域块状布局;扶持茶叶、中药材、果品等特色经济作物类产业集群,完善“三山”丘陵区特色经济作物产业化集群发展片状分布。

        农业产业化集群围绕某一产业,从原料生产到加工,再到流通等环节,把相关联的经营组织集合起来,产生了经济效益倍增的裂变效应,不仅激活带动了县域经济发展一盘棋,也推动着河南向现代农业大省大步迈进。农业部相关部门曾就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到河南组织专题调研,专家们称赞:“这是农业产业化发展形式上的重大创新。”

        规范有序推进,支撑现代农业跨越

        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有着迥然不同的特质: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集约化。在全省遍地开花的各类农业产业化集群建设,恰恰是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集约化的集中展现,是我省由农业大省走向农业强省的必然选择。

        在去年召开的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郭庚茂强调,要把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都市生态农业发展、“三山一滩”群众脱贫“四大工程”作为重要抓手,着力打造现代农业大省,为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为此,我省先后出台《河南省高标准粮田建设专项工作方案》、《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专项工作方案》《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集群认定管理办法(暂行)》《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省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暂行办法》《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资金筹集使用管理办法》等文件,指导全省各地农业产业化集群规范有序发展。

        我省还把利用和培育优势农业资源作为谋划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的立足点,在用地、用电、财政、金融、物流、科技等方面提出了支持发展的政策措施,开展了招商引资、银企对接、基地建设、市场开拓、产品研发、品牌培育等工作。同时,全省各地先后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协调机构,编制了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发展规划,并将农业产业化集群工作纳入政府和部门年度目标考核。目前,全省上下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体制,为农业产业化集群的蓬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从方略敲定,到星火燎原,两年多时间,农业产业化集群就覆盖了我省农业的诸多领域,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经过快速发展的起步期,全省农业产业化集群探索出许多行之有效的发展路径,正在步入提升期。

        ——借招商助推集群发展。2013年,漯河市引进世界500强前20名美国嘉吉公司在当地投产运营。嘉吉公司通过管道供应太古可口可乐公司果糖,零成本输送产品,所用的玉米淀粉来自漯河临颍天冠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主导产品果糖所产生的玉米淀粉余料入股建设饲料加工厂,部分果糖供应周边食品加工厂……产业链不断增进产业的关联度,促进松散的企业向心凝聚,形成集群式发展的循环回路,集群内许多企业年增速都在30%左右。

        ——靠市场激活集群要素。鄢陵花木基地由路旁道边自发陈列、展示花木样品,逐渐形成集展示、交易、运输为一体的功能型花卉交易市场,几年内形成了我国较大的花木生产销售集散地。随着花木产业集群的发展,近期又规划出4000多亩地,建设成3亩方块状集中展示交易中心,每个方块内临时栽植若干种花木,并把花木照片发到互联网,全国各地花木经销商纷纷入驻。“互联网+”的超前运用,B2B电子商务理念的引入,既颠覆了传统花卉苗木的营销业态,提升了交易量,缩短了交易时间,节约了交易成本,又借市场引导花农及时调整品种,迅速完成了由自发市场向自觉市场的嬗变,由传统市场向现代市场的跨越,市场作用力越来越强。

        ——向体制机制创新要效益。南阳市创新“政府主导、统筹实施、上下协同、社会参与”推进方式,积极为企业上市做好服务,把宛西制药由国有控股转变为民营股份制,并在北京、上海分别建立了中药研发中心,成为国内药材种植规模最大、通过GAP认证最多的中药生产企业,形成了以中药种植、加工、营销、医疗、养生、健康食品六大产业为主导的中医药产业化集群。

        实践证明,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是对农产品加工业规律认识的一种深化和升华,也是一次思想解放与改革创新。其在发展过程中,把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经营理念引入传统农业,改变了农业生产方式,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用创新打开了发展现代农业的“突破口”。

        关联协调带动,放大正相关效应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强调:“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确有必要认真研究和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与国家粮食核心区建设互相借力,粮食之外做文章,拉长产业链条,农业效益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始终兼顾富强河南与美丽河南的内在要求。与产业集聚区相互支撑,既积极融入产业集聚区之内,又把根系深植于三农之中,既在集聚区之外做文章,又在集群之内练功力,既独立发展,又借力成长,形成各自搭台唱戏,共同营造氛围,互相借光造势的共生局面。与新型城镇化推进相互促进,农业产业化集群借航空港联动之机,利用中原经济区的内聚之气,综合挖掘粮食生产核心区的支撑之力,用“集”的方式,促使要素集聚、资源集中、优势集合,从而聚拢成“群”的形态,形成优势产品集散地、特色经济发展中心和就业密集区,为城镇化打基础、增动力、聚合力。集群化发展还带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土地之外兴业创业,相当大一部分新增就业,可以由农业产业化集群容纳。

        从某种意义上说,省委、省政府做出的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的重大决策,既是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认识上的一次深化,也反映现阶段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客观要求,对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扭住集群带动这个“牛鼻子”。以科尔沁牛业南阳公司为龙头的新野肉牛产业化集群,坚持养殖、加工、运输、销售全产业链发展,直接带动方圆5公里、间接带动方圆200公里内的肉牛养殖业发展,迅速实现了从“公司+农户”到“公司+规范化养殖+牧草种植、青贮加工”等的产业链延伸。2014年,全省畜牧业产值达到2505.20亿元,经省政府认定的畜禽产业化集群41个,畜禽产业化集群销售收入达到1750亿元。

        ——抓准就业这个撬杠子。我省在豫北、豫中、豫南等地规划发展强筋、中筋、弱筋小麦面业集群,发展面制品初加工和深加工,面粉、方便面、挂面、面制速冻食品产量居全国首位,已形成了省级米业面业集群35个,面粉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近40%。3个速冻食品集群生产的速冻食品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70%,销售额达97.8亿元。年产值24亿元的浚县中鹤集团,探索“种养一体化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全新经营模式,基本形成了从田间到餐桌的由两条产业链组成的产业群,带动配套生产企业18家、合作社29家、农户3.6万户,6000多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实现了土地流转和农民充分就业基础上因地制宜的城镇化。

        ——做大集群化发展的摊子。鄢陵、潢川的花木,信阳的茶叶,焦作、南阳的中药材等以经济作物为核心的特色产业集群,不仅促进土地规模化、农民组织化、服务专业化的快速发展,而且拓展了我省农业集群的领域。特别是畜牧产业化集群,已形成集畜禽养殖、饲料加工、肉类加工、冷链物流、终端销售为一体的全链条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体系。2013年,双汇集团兼并世界最大生猪饲养企业史密斯菲尔德集团,成为世界领先的肉类供应商;雏鹰公司被誉为“中国养猪A股第一股”;牧原股份2014年初成功在深圳中小板上市,成为河南第二只养猪股;众品公司是中国食品行业首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主板上市的公司。

        ——夯实集群发展的底子。温县作为平原小麦种子基地县,其中一处10万亩高标准粮田建设,涵盖6个乡镇,基地建设对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了倒逼机制,种子市场催生出专业化服务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专业化服务,降低了种养成本,提升了农产品产量、质量和效益,农民的社会责任担当意识也同步增强。产业化集群发展与农民组织化专业化生产协作的不断深化,适时孕育出新的社会组织形态和文化现象,形成集群建设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创新不断筑牢集群化发展的经济社会基础。

        ——打造城镇化的“面子”。商丘市把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定位到城乡接合部,依托批发市场建设聚拢产业集群,形成“市场扩张—生产专业化—外部经济加强—厂商集聚—市场扩张”的循环累积效应,并以“商丘蔬菜”价格叫响全国,辐射带动能力和影响力越来越强,商丘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成为商丘一景。禹州市政府投资2亿元建成了中药材专业市场,从业人员4000多人。集群内各生产经营主体协同发展,形成了市场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生产格局,年产值6亿元,中药材产业集群中心区建设推动城区面积不断扩大。

        改革创新驱动,蓄势弯道超车

        我省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适逢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重要精神相继出台,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提出了“五个新”的要求。中央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和丰富的精神宝藏,为我省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动力来源。

        省委及时从体制外打开缺口、做大增量,激活体制内能量。我省深化改革的重点方案共165个,其中涉农的有14个方面,3项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紧密相关。河南涉农部门推出的9项细则,也将相继出台。这些制度层面的创新,与中央深化改革的精神同步,必将使我省的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更加彰显。

        有统计资料显示,与山东、广东等地相比,如果不算海产品生产和加工这一块,我省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无论是总量还是增量,优势都很明显。近两年,我省以创新驱动为突破口,引进和改造同步实施,初步形成了关联度高、成长性强的现代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正促使我省农业产业化在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上实现弯道超车。

        ——依靠科技创新增强活力。2012年以来,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投入研发资金13.2亿元,研发新产品达6056个。如信阳灵山茶叶集团研制的茶多酚胶囊、新乡仙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灵芝孢子粉胶囊、三门峡市吉元农林公司研制的香菇糖片等新产品,延长了产业链条,提高了产品附加值。目前全省规划集群内已建有18个国家级研发机构,123个省级研发机构,10个院士工作站,13个博士后工作站,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教学科研基地和项目实验室29个。如鹤壁帮太食品公司与郑州轻工业学院合作,研究开发了20多个新产品,新产品销售收入12460万元,利润3115万元。

        ——加快改造升级挖掘潜力。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的意见》,积极引导食品加工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科迪集团经过企业技术改造,已形成以奶业为主业的多元化经营格局,拥有乳业、生物工程、速冻食品、科迪面业、科迪罐头等10多家子公司。

        ——产品深度开发提升市场竞争力。信阳茶叶产业化集群2015年名优茶产量达到3万吨。龙头企业文新茶业旗下的连锁茶馆遍布省内各地。茶文化、茶旅游、茶食品等构建的茶产业集群产值达到100亿元,小茶叶开发成大茶业。三门峡富元果胶工业有限公司利用果渣提取“果胶”,果胶铋、高品质膳食纤维、果树枝用作“灵宝香菇”袋料等,系列开发关联带动果品加工企业近20家,集群产品由最初的浓缩苹果汁发展到目前的浓缩汁、果酱、果酒、果醋、果丁、果饮、果胶、罐头等多种产品。

        河南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战略,承载着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时代内涵,体现了省委省政府把握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与市场经济规律协调合拍、与省情民意有机结合的决策定位,以及落实中央部署、走河南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科学探索;体现了河南作为农业大省抓住机遇、攻坚克难、发展振兴的勃勃生机;体现了河南各级党政领导担当使命、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多重因素逐渐凝聚成撬动河南“三农”跨越式发展的阿基米德支点,开拓出敢为人先、稳妥有序、关联带动、有效破解三农困局的河南特色发展道路。目前,担当意识、探索勇气等富民强省的决策动因,正转化为强劲的发展动力,推动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呈现出“九万里风鹏正举”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