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收同学短信下载聚会照片 次日账户遭盗刷

22.02.2016  11:41

  原标题:男子点手机链接账户次日遭盗刷

  节日期间,各类电信诈骗纷纷侵袭而来。昨天,北京警方通报,经对电信诈骗案件梳理分析,发现近期利用“要不要同学聚会照片”“微信发红包”等方式的新型诈骗频发。事主往往是在收到朋友的短信或邀请后放松警惕,结果手机被植入木马病毒或泄露个人信息,不仅账户存款会被盗刷,骗子甚至会通过事主手机通讯录向别人发送诈骗短信。

  除以上两种新型诈骗外,网络交易类、机票类、冒充客服类常规诈骗在节日期间仍呈现高发趋势。

  京华时报记者常鑫

  ■案例一

  求同学聚会照片结果中木马病毒

  近日,家住北京的李先生收到一条同学发来的短信,说有前几天一起聚会的照片,并附有网址链接,让李先生下载。

  李先生称,因为发送短信的号码显示是自己的同学,所以没有戒备,直接点击进入,结果手机屏幕上显示为一个空白的界面。当时,他并没有在意。

  第二天,李先生的手机上收到银行发来的转账短信,称其银行卡转出969元。李先生立刻给同学打电话,才知道,同学根本没有发“要不要同学聚会照片”的短信。李先生随即报警。

  办案民警调查后表示,李先生收到短信内的链接其实是一个木马apk文件。一旦点击下载后,木马病毒就强行植入手机,随后盗取手机的个人信息,各种信息源源不断传输给犯罪分子,对方便可以通过网银转账的方式,盗刷事主存款了。

  办案民警介绍,更可恨的是,一旦事主点击了链接,木马病毒还会冒用事主的号码,给其手机通讯录上的所有人发送短信链接,具有极强的迷惑性,从而诈骗更多的手机用户。利用同样的木马病毒,嫌疑人可以制造各种内容,吸引用户点击,比如说,“咱们的财务报表”“对账单”“孩子的成绩单”等等。

  >>提示一旦点开链接刷机并改密码

  据了解,春节过后,已有不少手机用户收到过类似“要不要同学聚会照片”的短信。民警提醒市民朋友,收到这类短信,一定不要点击,如不慎点开链接,应尽快刷机,并修改手机上绑定的银行卡信息,以免遭受损失。

  警民联合网络诈骗举报平台——猎网平台反诈骗专家刘洋表示,针对上述情况,可安装具有主动防御功能的手机安全软件来预防侵袭;可以与电脑连接,用电脑辅助进行查杀;除刷机之外,还可以联系安全厂商的客服,寻求一对一帮助。

  ■案例二

  被“朋友”拽进群抢红包泄露信息

  近日,事主李女士在一次微信抢红包活动中,因为误信了一个链接,导致被骗万余元。李女士先被朋友拉进一个微信群里,群里的人都不是实名,还有好多不认识的人。突然,群里有人发红包,她就习惯性的抢了一个。点开后显示中了200元现金礼包,但是想领走现金,就要填写姓名、身份证号及领取礼金的银行卡号。

  按照要求,李女士输入信息,随后收到了申请提现的验证码短信。根据提示,李女士输入短信中的验证码,结果发现银行卡中的1万多元钱被转走。

  警方介绍,这类领取时要求输入姓名、手机号、银行卡号等信息的“红包”属诈骗。一旦遇到这类“红包”,一定不要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以免造成损失。

  >>提示

  抢红包方式单一花样玩法不可靠

  警方表示,正常情况下,微信红包只需点击就能领取。除了需要输入个人信息的红包诈骗类型外,需要分享、数额很大、AA类、需输入密码的红包均可能系电信诈骗。

  第一类:需要分享才能领取的红包。一些朋友圈分享的红包,比如送话费、送礼品、送优惠券等,点开之后要求先加关注,还得分享给好友,这种红包涉嫌诱导分享和欺诈用户。

  第二类:高额红包。微信红包是有限额的,单个微信红包限额200元,因此如果收到类似于“666”“888”之类的大红包,基本上可以确定是假的,只是噱头而已。

  第三类:AA红包。此类红包是将微信AA收款界面进行了恶意篡改,然后加上“送红包”“现金红包”等字样,让大家误以为是在收红包,其实是在进行“AA付款”操作。

  第四类:需要输密码才能拆的红包。有一种红包,我们在打开时,提示需要输入密码,这种情况最好不要拆开,因为真正的微信红包是绝对不需要输入密码的。

责任编辑:张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