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高铁 辽宁丹东贯通海陆节点
一条银龙,以250公里时速穿越辽东大地,连接城镇乡村,串起秀美河山。铁路大动脉与“海上丝路”挽手并肩,托举起辽宁省丹东市建设东北亚国际化港口城市的光荣与梦想。 沈丹客专与丹大快铁,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东北新一轮振兴、推动沿边地区开发开放、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大举措,既有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稳增长的现实意义,更有建设边境、巩固国防、促进沿边沿海繁荣发展稳定的战略意义。 为打造国际城市增添动力 高铁,升级交通枢钮。这是一条大运能通道,沈丹客专释放了既有沈丹铁路的巨大运能潜力,与丹东至通化铁路、丹大快铁紧密衔接,构成完善的东北东部铁路网络,大大提高辽东地区铁路运输能力,丹东港腹地扩大至整个东北乃至俄罗斯远东地区和蒙古国。 高铁,重构经济版图。这是区域发展的新引擎,沈丹客专使丹东的海陆空立体交通体系进一步完善,区域间人流、物流、资金流更加便捷,促进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 高铁,为丹东乘上“一带一路”东风,深入实施“以港兴市”战略,更好地推进开放合作、创新驱动带来新的机遇。丹东从汉代起,就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同时也是亚欧大陆桥上重要陆路运输通道。全长207公里的沈丹客专的开通,不仅大大方便了百姓出行,而且它的开通必将为丹东进一步开放合作、奋力打造东北亚国际城市增添新动力。 为发展提供绝佳机遇 大交通支撑大战略。丹东地处中国沿海最东端,同时又是东北东部重要出海大通道。丹东作为一个地级城市,拥有四条铁路、四条高速、一个港口、一个机场,全国罕见。这不仅让丹东由此成为中国交通版图上的黄金枢纽,同时也成为了“一带一路”战略布局的关键节点。 大交通提速大发展。再宏大的战略,再凸出的优势,如果不与区域发展结合起来,如果不把战略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增长动力,机遇就会稍纵即逝,或许就可能错过千载难逢的区域发展窗口期。当高铁在丹东成功实现与海上丝路“握手”之后,关键就在于如何及时搭乘高铁这条发展快车,让高铁带动丹东开发、开放。 从沈丹客专、丹大快铁沿线看,极大地缩短了丹东与发达地区的时空距离,为发展提供了绝佳机遇。长期以来,丹东因地处边境,一度有“边缘化”倾向,如果能够及时转变观念,抢抓机遇,搞好顶层设计,积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对于发展来说是一次追击赛,是一次大崛起。 大交通提供硬支撑。如何看待高铁与港口、海与陆的“握手”?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好“一带一路”关键节点这个独一无二的交通优势?既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一道发展难题。高铁不仅仅是一条路,而是要吸纳高铁精神、高铁动力、高铁速度,形成高铁战略和高铁思维,把高铁带来的“风口”力量转化为区域发展动力,从而带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丹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为此,丹东全市上下应该利用好高铁名片,发挥好高铁效应,无论是在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中,还是在“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中,都务必进行高起点谋划,高质量发展,高速度推进。 高铁“金三角”已在丹东成功绘就,它的区域发展图如何勾勒,既需要深度思考,统筹规划,更需要脚踏实地,务实推进。一方面要全景式描绘地方发展在区域经济格局中的点位图,另一方面还要加快推进地方改革发展施工图,从而全方位释放出高铁红利。 中国工业报记者 李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