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语录白说》 看那些不属于白岩松的心灵鸡汤
近日,央视著名主持人、资深新闻评论员白岩松推出新书《白说》。新书封面上有段话:“我没开微博,也没用微信,只能确定这本书里所有的话,都是我说的。”网上流传着不少“白岩松”语录,而白岩松本人早在2013年就鉴定过这些语句的真伪,称其中绝大多数不是他说的。除了白岩松,借莫言、韩寒等人之口的伪名人名言也不在少数。“假语录满天飞”,很多名人名言被杜撰、篡改后在网上流行。(中新网9月9日)
这是一个“眼球”传播几近泛滥的时代,相较于“内容为王”时代的最大不同在于,“眼球”时代特别讲究包装、卖点,就像今天我们接触的许多微信,是否点赞或点开,往往只是基于旁边小图片和一个标题。
网上伪名人名言满天飞的背后,本质上仍是名人主导和占据话语权的折射。同样的话,出自普通群众还是名人之口,其效果往往有天壤之别。更深层次的因素则在于,社会对这类心灵鸡汤式的名言有着海量需求,大多数阅读者并不真正在乎名言出处是否真实,这类名言之所以得以大量转发,根本的一点在于心灵鸡汤天然正确的内涵对任何人都“无害”。
在微信风生水起的时代,心灵鸡汤式微信已在悄无声息中实现了社会角色功能的代入。虽然微信起初定位为私密空间,但技术发展并未真正有效捍卫这种初衷,所以一般人发微信,表面只是信息共享,实际心底越来越有种渴望被点赞与被转发的冲动,似乎唯此才能证明自己在“微友”中的存在价值。正因为如此,见人而非见“信”的点赞转发现象愈来愈普遍。加之,随着“领导”加入微信圈,微信的传统定位在权力面前显得束手无策,越来越多“微友”不敢再在微信中肆无忌惮地大晒工作、学习特别是业余生活,“言多必失”对国人的教训尤为深刻。相比之下,“无害”化的心灵鸡汤无论转发还是点赞,越来越具有对呵护友情和尊重权力的现实意义。当心灵鸡汤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时,不可能总是炒冷饭,如是你添一盐我加一醋的心灵鸡汤滥竽充数,就自然再正常不过了。而为了博取更多“眼球”,名人代言便成为更加便利的选择。当然,也不排除一些商家借此赢利。
面对心灵鸡汤市场如此“爆发式”的增长,我们真正应该反思的或许是,它们真的“无害”吗?我们的社会到底需要这么多心灵鸡汤吗?心灵鸡汤也并非毫无价值,但当它充斥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时,其励志意义要么因为太过平凡要么因为有违事实或规律而大幅贬值。目前看来,对公众而言,认清眼前现实并学会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这或许比一味沉浸在心灵鸡汤式名言的虚幻美景中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