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总产超1154亿斤
12月4日,国家统计局传来喜讯,我省粮食产量在高基点上实现新突破,总产1154.46亿斤,比上年增产11.72亿斤,增幅为1%,实现“十一连增”。沉甸甸的数据背后,饱含着中原儿女不负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盼,持续打好粮食生产这张“王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担当与贡献。
数据显示,今年全省夏粮总产667.80亿斤,继续位居全国第一,比去年增加20.76亿斤;秋粮比去年减少9.04亿斤,夏盈补秋亏,全年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
粮食总产“十一连增”来之不易。夏粮生产遭遇麦播期严重干旱等不利因素,后期利好天气则有利小麦灌浆,最终夏粮喜获丰收。秋粮生长期突遇63年来最严重干旱,灌溉条件差的丘陵山区受旱影响较重。省委省政府带领广大干部群众,众志成城,克难攻坚,加之8月中旬以后多数受旱地区旱情解除或得到缓解,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干旱对秋粮生产的影响。
惠农政策不折不扣的落实,对我省粮食产量“十一连增”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多年来,我省健全种粮奖补机制,落实种粮“四项补贴”,大大调动了基层政府抓粮的自觉性和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滑县种粮大户于同勤,不再外出务工,回乡流转305亩地规模种粮。他说:“国家出台的农业扶持政策越来越好,农民种粮越来越有奔头,俺要从土地里‘刨’出金子。”
在粮食生产的每个关键节点,全省1.3万名农技人员奔波在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打牢粮食增收基础。省农业厅种植业管理处处长汤其林坦言,目前我省粮食生产聚力科技创新推广,聚焦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走出了一条适合省情的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2012年以来,全省已累计建成3457万亩高标准粮田,旱能浇、涝能排,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粮食亩产平均增加近两成。在今年灾情不断的情况下,高标准粮田为粮食抗灾夺丰收筑就了坚强的防护屏障。
农业专家分析认为,在秋粮略有减产的情况下,全年粮食仍然增产,说明我省粮食生产具备了坚实的抗灾减灾和自我调节能力。但我省粮食产量基数已经较大,粮食增产的弦已越绷越紧。
省农业厅厅长朱孟洲说,把国人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作为粮食生产核心区的河南还要发挥优势,深挖潜力,进一步提高科技贡献率和资源利用率,不断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保证粮食产量稳中有增,让更多国人吃上“河南馍”,让中国碗里多装河南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