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细微之处方见“真功夫” ——省司法厅扎实开展驻村精准扶贫工作纪实
即将脱贫,群众笑了
▲驻潘集村第一书记邓先军和农户共享葡萄丰收的喜悦
▲驻石佛村第一书记胡楠查看扶贫车间生产情况
核心提示
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难啃的一块“硬骨头”,要实现从“输血”到“造血”,必须出实招、办实事,为贫困群众量身定制精准扶贫方式。中央和省委作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决策后,省司法厅举全厅之力,扎实开展驻村精准扶贫工作,探索出了一条既符合司法行政工作实际,又契合精准帮扶政策的扶贫新路,切实做到了真扶贫、扶真贫,让真正贫困的老百姓得实惠、富起来。
1扶贫村里话廉洁
“要沉下身、静下心、扎下根,不当客人当主人、不当外人当家人,练好善打硬仗的工作本领……”7月30日至31日,按照省司法厅党委安排,厅直机关纪委一行先后来到宁陵县阳驿乡潘集村、上蔡县邵店镇石佛村,开展省直机关驻村第一书记“三个一”活动,为省司法厅驻潘集村第一书记邓先军、驻石佛村第一书记胡楠发放了《廉洁驻村倡议书》,听取了驻村第一书记廉洁驻村情况汇报,并开展了廉洁驻村提醒谈话。
目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高质量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省直机关驻村第一书记责任重大。为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书记王国生同志在全省脱贫攻坚第六次推进会议上的讲话精神,进一步推进省直机关驻村第一书记队伍建设,确保在攻坚时期忠于职守、担当有为、廉洁奉公,带领驻村的群众脱贫致富,与全国人民一道同步进入小康,省委省直工委决定在省直机关驻村第一书记中开展“三个一”活动。
“时刻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时刻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做好村两委的指导员、乡镇党委的监督员、村里党员的教导员、人民群众的服务员,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增强贫困地区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讲政治、顾大局、讲原则、守纪律,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严格依法依规办事,把公平公正挺在前面,把群众的切身利益挺在前面,积极回应群众诉求。”两位驻村第一书记表示,一定要认清形势,牢记使命,勤奋工作,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各项廉政规定,维护单位和个人良好形象,为扶贫村脱贫致富贡献力量。
2“香花”们的脱贫路
“胡书记,今年我还能种芹菜吗?如果行,到时候您得提前给俺请个技术员,给俺做好指导!”7月31日一大早,刚撂下饭碗,石佛村村民姜香花就风风火火地跑到村委会,找胡楠拿主意。
今年47岁的姜香花在村里是出了名的能干人。“早些年,家里穷,手里紧巴巴的,想干的事情都干不成。工作队来了后,建起了蔬菜大棚,让我们找到了脱贫致富的门路。”
据了解,在扶贫工作中,省司法厅党委多次深入帮扶村开展调研工作,研究制定司法行政系统产业扶贫办法,在精准上下功夫、出实招,结合基层监狱戒毒所人员集中、蔬菜消耗大等特点,以“订单”蔬菜收购方式,对扶贫村实施对口帮扶,构建起了一条“监所+合作社+农户”的“订单农业”扶贫新路。
该模式主要采用订单式采购的形式,引导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发展蔬菜大棚种植,然后从村民手中收购,直供司法行政系统,从而有效解决贫困户种植农产品市场销售难题,提升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的信心,带动群众走上产业脱贫之路。“通过大棚这一平台,我们最大限度地在信息、资金、技术、培训等方面给予贫困户扶持,增强贫困户自身‘造血’能力,助推贫困户尽快脱贫。”胡楠说。
“蔬菜大棚好就好在一年四季都能挣钱,都能种菜。冬天可以种耐寒的芹菜等,夏天可以种西红柿、西瓜,秋天又可以种大白菜。自从承包了蔬菜大棚,我的手头也宽裕了,心里踏实多了,过日子都有奔头了!”姜香花说,更让她放心的是,她只操心种菜就行,至于销路问题,工作队的人早就帮她找好了。“去年卖芹菜赚了万把块钱,数着百元大钞,俺做梦都能笑出声来。”
“以前种蔬菜,害怕市场价格波动,收益没有保障;如今省司法厅承诺坚持长期帮扶,这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提高了贫困百姓的收益。”石佛村村党支部书记张金花说,“现在村里面的贫困户都争着抢着承包蔬菜大棚呢!”
3幸福的腰鼓打起来
“大娘,这段时间大叔身体咋样啊?有啥困难尽管说……”“谢谢你们啊,俺们家的日子现在是越过越好,俺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呢!”8月1日上午,骄阳似火,却没有阻挡住驻村工作队探望贫困户的步伐,邓先军领着工作队的队员带着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来到贫困户宁序亭家中看望。看到这熟悉而又亲切的身影,宁序亭的妻子黄秀英一脸的感激。大家围坐在一起,像亲人一样拉起了家常。
今年70岁的宁序亭因病致残,行动不便,他的大儿子也因患有偏瘫生活不能自理,两人的生活起居全靠黄秀英一个人张罗;二儿子在外打工,又为两位老人留下一个孙子,一家的重担全都落到了黄秀英的肩头上。2016年,黄秀英家被列为贫困户后,驻村工作队对这个家庭采取了一系列的帮扶措施,除积极为他们争取医疗保险、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等,还给黄秀英争取到了一个公益岗位:在村里当保洁员,干一天能挣50元钱。
“我做梦都没想到村里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如今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路灯也装好了,在村里干活也有收入了,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生活有了保障后,黄秀英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了,她也像城里人一样跳起了广场舞,加入了村里的腰鼓队,打起了腰鼓扭起了秧歌。“我们村的腰鼓队和广场舞是远近有名的,一到晚上,十里八乡喜欢跳舞的人都会跑到这里来跳舞。”
“现在我们正朝乡村提质的方向努力,在巩固脱贫成果的基础上抓乡村文明建设,从扶贫到扶智,让村民们都能享受美好生活。”邓先军说。
4美丽乡村不是梦
中央和省委作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决策后,省司法厅党委高度重视,切实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一项极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牢,压实责任,精准发力,全力做好帮扶工作。
压实责任,组织领导有力有序。省司法厅党委把定点帮扶村作为自己的责任田,做到五个夯实:夯实厅党委主体责任、夯实相关单位配合帮扶责任、夯实厅扶贫办牵头协调责任、夯实厅机关各支部和相关监所支部对口帮扶责任、夯实第一书记具体帮扶责任。在层层落实责任的基础上,努力做到“三个舍得”:舍得出人、舍得出钱、舍得出力。
在项目安排上,省司法厅党委立足定点帮扶实际,落实一批“风险小、见效快、可持续、接地气”的产业项目:在石佛村,协调资金150万元,打造了村集体光伏产业试点项目;在潘集村,建成两个产业扶贫基地,打造果蔬温棚200余座,设立产业扶贫基金,发展订单农业;在胡二庄村,出资成立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运作“合作社+致富带头人+贫困户”脱贫模式。
省司法厅党委针对贫困户因病、因残和无劳动能力、无技术等致贫原因,逐户研究,逐人落实,帮助制定具体的帮扶措施:因病、因残致贫的全部纳入大病医疗保险,并组织监狱医疗队定期入村会诊,免费赠送常用药品;无技术致贫的免费组织培训,并帮助其就近就业;身体不便、不能外出务工的帮其购买牛、羊等,带动其养殖脱贫。
齐心协力,用足用好部门资源。省司法厅党委结合司法行政工作职能,制定《河南省司法厅关于支持打赢全面脱贫攻坚战的若干意见》等,在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司法行政机关人民调解、法律服务、法治宣传等职能作用,在定点帮扶村开展法治文明村创建活动,建设法治长廊,着力把三个定点帮扶村打造成民主法治示范村、平安村、文明村。
两年的脱贫攻坚,成效凸显。贫困户收入大幅增加。2015年8月,三个定点帮扶贫困村共有贫困户266户,773人,目前脱贫214户,脱贫人口656人,基础设施得到改善。省司法厅相关人员表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老百姓会更富裕,农民会更有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