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前沿:开展目标明确的野生动植物执法行动
本报讯 记者丁洪美报道 日前结束的第65届CITES常务委员会会议总结报告明确指出,聚焦前沿,开展目标明确的野生动植物执法行动。目前,保护成果已初现端倪。
第65届CITES常务委员会会议于7月7日-11日在日内瓦举行,野生动植物保护与管理优先重点问题是这次会议的焦点议题。
这届常务委员会会议主席说:“有效地实施大会决议并将各项决定更好地转变为国家法律、执法行动和保护努力,对我们实现合法、可持续和可追踪来源的贸易,有效打击非法贸易,至关重要。各国必须加强许可制度和相关立法、执法工作。”
2013年3月制定实施的国家象牙行动计划已经取得积极进展。根据第65届CITES常务委员会会议决议,明年将继续实施国家象牙行动计划,而且CITES常务委员会将会决定哪些国家在执行这一计划中已经取得可持续性成果,并将不再被认为是主要涉象牙非法贸易国家;哪些国家已取得进展,但仍然是象牙非法贸易主要涉事国;哪些国家在执行这一计划时停滞不前,必须继续执行这一国家行动计划。不仅如此,其他许多国家目前已被要求制定并开展象牙和犀牛的国家行动计划,这些国家包括:安哥拉、柬埔寨、喀麦隆、刚果、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及、埃塞俄比亚、加蓬、老挝、莫桑比克和尼日利亚。
CITES公约秘书长约翰·斯坎伦说:“常务委员会会议特别关注这些特别的地区,这些地区需要开展打击非法野生动植物贸易活动,加强有效的保护工作。以行动为导向而且时效性很强的打击象牙非法贸易国家行动计划,已被事实证明是有效的和成功的计划。因此,常务委员会已将这一国家行动计划的实施范围扩大到更广泛的国家和物种。”
在这次常务委员会会议上,还出现了一些特别令人担忧的问题和令人欣慰的积极进展。
令人担忧的新问题有:从马达加斯加岛通过东非输入亚洲的珍贵红木和乌木的非法贸易;泰国境内的非法象牙贸易;莫桑比克国家的非法犀牛角贸易;从东非到海湾地区的非法猎豹贸易;不断加剧的南亚和东南亚地区老虎及其组织和衍生物的非法贸易;贯穿非洲和亚洲的大规模穿山甲非法贸易。
所取得的积极进展有:鲨鱼国际贸易管理与识别工作取得进展;蛇皮全球贸易得到监管;野生动植物贸易的追踪和标签技术不断创新。另外,由于马达加斯加岛尼罗河鳄鱼贸易具备了较好的管理标准,马达加斯加岛尼罗河鳄鱼贸易禁令被取消。
常务委员会会议主席说:“从改善网络准入管理和库存登记,到帮助各国实施鲨鱼上市目录制度,我们目前已经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有了行动引擎,首次有了如此之多的实际、可操作和目标明确的决议。我们还看到越来越多的捐资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