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海绵城市”巧做生态大文章

11.06.2017  11:41

  6月7日,市民在濮阳戚城公园广场纳凉。该公园按照“海绵城市”的理念和标准改造后,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记者 谭勇 摄)

  在豫北平原,有一座城与“”结缘,被誉为“华夏龙都”,这就是濮阳市。然而濮阳过去一直是平时缺水,一旦遭遇暴雨,又极易发生内涝的城市。如今,海绵城市建设正让备受缺水与内涝双重困扰的“华夏龙都”变得温润灵动。

  6月7日早上,景色宜人的濮阳市戚城公园里,许多市民在这里运动健身,一群老年人随着音乐起舞。“听人说,这个公园按照‘海绵公园’标准改造了。改造后公园变得更漂亮了不说,下雨公园里没了积水。雨一停,我们老年人在这里锻炼也不受影响了。”72岁的王让菊大妈高兴地说。

  “雨水通过透水铺装渗透到地下,或者经过植草沟过滤导入下沉式绿地、湿塘和储水模块,超标的雨水最后溢流入濮水河。”濮阳市海绵城市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张国栋在一旁给记者解惑雨水都“去哪儿了”。

  城市像“海绵”一样,“弹性”十足,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海绵城市”的这种理念已经贯穿在我省城市建设全过程,海绵城市在全省遍地开花。2016年,许昌、濮阳、焦作、郑州、洛阳、平顶山、商丘、安阳等8个省级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区域面积达340平方公里。

  海绵城市怎么建?“濮阳市坚持‘全域打造、融合打造、高点打造、科学打造’的思路,不断探索符合平原城市建设实际的推进模式。”濮阳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史周民给出海绵城市建设“六字诀”,即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终将8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从而实现修复水生态、改善水环境、涵养水资源、提高水安全、复兴水文化的海绵城市建设目标。

  海绵城市建设少不了“海绵体”,既包括河、湖、池塘等水系,也包括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这样的城市配套设施。环顾省内,海绵型生态水系、海绵型绿地、海绵型道路和广场、海绵型小区和单位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建设。

  “截至今年4月底,濮阳市共实施海绵城市建设项目138个,竣工项目49个,项目总投资55.7亿元。海绵城市公园、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新校区等竣工项目经过去年夏季100毫米强降雨的考验,实现了不积水、无内涝。”史周民用实例证明了海绵城市建设的成效。

  放眼全省,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不同人口规模的城市,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面积也有所不同。城市人口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和大城市、50万—100万人的中等城市、50万人以下的小城市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面积原则上分别不少于30平方公里、15平方公里、5平方公里。

  建设海绵城市,全省已经定下了“小目标”。到2020年,所有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县城建成区1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到2030年,所有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县城建成区3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记者 谭勇)

 
郑州建成区面积744.77平方公里 郑东新区最大
 6月2日,郑州市政府公布了郑州建成区最新数据:截至2016年,中心城区城市建成区面积为443.河南一百度
郑州建成区面积744.77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内,郑东新区面积最大惠济区最小
  6月2日,郑州市政府公布了郑州建成区最新数据:截至2016年,中心城区城市建成区面积为443.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