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忍堂是张姓最大堂号 春节吃饺子据说跟张家有关

03.06.2014  11:02
  “百忍歌,歌百忍;忍是大人之气量,忍是君子之根本……”这首着名的《百忍歌》,其典故出自张姓百忍堂。
  
  近日,一位老人给河南商报记者打电话,说的就是百忍堂的事儿。
  
  如果你也是百忍堂的后人,或者你知道有关百忍堂的故事,就快告诉我们吧。
  
  一位老人的寻根心思
  
  “我就是想弄清楚我们这一支的来历。”今年75岁的张福田,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把桌上收集的报纸抚平。
  
  张福田在郑州铁路局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工作。他收集的是《河南商报》今年2月20日至22日《我从哪里来》的报道,讲的是张姓起源与播迁,《百忍治家·张公艺》一段,他用笔仔细地圈住。
  
  他们家,就是百忍堂的后人。
  
  “百忍”两个字,总是出现在他的童年记忆里,干活儿的农具上刻着、收粮食的布袋上绣着、长辈的故事里讲着……“我父亲常说,我们是百忍堂的人,做人做事要懂得忍让。
  
  至于为什么要忍让,百忍堂又是怎么来的,他知道得并不多,最近看到《河南商报》的报道,又勾起了他寻根的心思。
  
  “根亲”,在张福田的眼中,是儿时家族成员之间那种血脉情谊。
  
  他家以前住在长葛县城附近,每到腊月二十三,家家都要做烧饼、点心,让小孩到各家去送,目的就是让孩子们认认人,联系感情。
  
  血脉的纽带,在那段岁月里一直存在,家族成员之间总会互相提携、帮助。“我们老坟周围的地,是不用交公粮的,那些地特意分给族中最穷的人家种。
  
  他记得,到了祭祖的大日子,一族几十口人都聚在老坟前头,不交公粮的人家负责买来鞭炮,在老坟前头放鞭、烧纸,祭拜先祖。
  
  “这些年,祭祖没那么隆重了。”张福田说,可家族、堂号这些观念,还扎根在他的心里。
  
  族谱没了,族人间的关系也淡了
  
  张福田家是书香门第。“我外祖父是最后一代秀才,家中人人都读书识字,村里有人打官司,都要拜托外祖父、父亲来写状纸。
  
  他印象最深的是过年帮乡亲们写对联,“全家出动,研墨的、裁纸的,大人小孩都上阵,大冷天里一通忙,全村的对联都指着我们来写呢。
  
  那时家里有不少藏书、字画,据说还有圣旨。
  
  “也是因为太过隐忍,这些老东西都没了。”他说,父亲当了一辈子文人,政治运动中胆小怕事,1958年前后,把家里的老东西都毁了。
  
  “有一次我哥从外头带来一些米,家里赶紧做饭,我父亲用来烧火的,竟然都是书。”毁去的物件中,他认为最可惜的就是族谱。“我家的族谱是从明代传下来的,一直藏着,毁的时候我不在家,听侄子们说,我父亲把家中小辈都叫到跟前,让好好看看,看过才烧。
  
  族谱没了,族人之间的关系似乎也随之淡漠了。张福田特别怕子孙后代忘了这些老文化,到现在他还记得,家里老人们说,他们这一支是从山西太原一代迁徙过来的。小时候,每年收麦的时候,人们都要面向西北方单膝跪地,以示不忘故土、不忘祖先。
  
  他常讲家族故事给后辈们听,可“他们没那么重视”。不过,也有传承下来的东西。张福田说,他家中家训唯有一条: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那时我家每出一个大学生,母亲都欢欢喜喜地缝被子、做衣服,很是骄傲。
  
  而现在,他的孩子、孙子,也都不忘家训,坚持念书,这一点,他很是欣慰。
  
  堂号故事
  
  百忍堂的得名
  
  作为张姓最大的一个堂号,百忍堂是怎么得名的?
  
  濮阳张姓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宏江说,这跟一个人有关。
  
  据史书记载,唐代时有个叫张公艺的人,九世同居,竟和和睦睦,相安无事。
  
  唐高宗很是好奇,就问他是怎么治家的。张公艺拿出一张纸,写下了100个忍字,并详细说明了“百忍”的具体内容:父子不忍失慈孝,兄弟不忍外人欺,妯娌不忍闹分居,婆媳不忍失孝心……
  
  高宗听后十分感动,当即封张公艺为醉乡侯,封张公艺的长子张希达为司仪大夫,并写下了“百忍义门”四个大字,敕建“百忍义门”。
  
  张公艺去世后,这个九世同居、近千人的大家族,虽已迁徙到山东等地,但依旧人丁兴旺、团结和睦。
  
  后人为纪念这位“忍、孝”治家的贤人,为他修建了百忍堂,以作纪念。
  
  在濮阳市台前县桥北张村,至今还保留着百忍堂的遗址,青砖绿瓦,古朴典雅。
  
  村南约200米处,有十二个坐北朝南的墓,埋葬着张公艺兄弟十人和他们的祖父、父亲。
  
  古时候,历代官府每年都要到此祭奠,因此这块墓地也被人叫作“御祭林”。
  
  如今,这里已经成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传统教育基地。
  
  张宏江说,百忍堂的张姓人,早已随着张姓的迁徙遍布世界各地,张公艺的“百忍”治家格言,直到今天,仍为很多中国家庭奉守不渝。
  
  春节吃饺子
  
  据说跟张家有关
  
  中国人为什么这么看重饺子?据说,唐代以前并没有饺子这种吃食,这还要从张公艺一家分家说起:
  
  张家有个人叫张九龄,在唐朝时当过宰相。因看出安禄山以后会叛乱,在安禄山还是范阳节度使时,他就向唐玄宗进言,让他削安禄山的兵权。
  
  当时的唐玄宗因迷恋杨贵妃,对她的干儿子安禄山宠信有加,听不进张九龄的话。
  
  后来,安禄山真的叛乱了,张家人担心张九龄的话传到他耳朵里,会给全家招致灭门之祸,就决定分家。分开以后,留下一部分人守墓,其他人逃到外地去。
  
  张公艺的后人在一起生活,本来好好的,一提分家,男女老幼都非常难过,为了表达在一起生活的意愿,他们临别前吃了一顿饺子,还约定以后每年春节第一顿饭都要吃饺子,取意念念不忘这个大家庭。此外,包饺子也有管好口舌的意思,让大家外逃后不能说与张九龄是一家。
  
  这本是张家分家时的统一部署,后来被人效仿,春节或家人外出时包饺子饯行,意予口紧、少说闲话,以免招来麻烦。包饺子必须捏紧边缘,意为不能露馅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