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15年度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情况通报
河南省2015年度电子商务进农村
综合示范工作情况通报
各示范县(市)人民政府: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在商务部的大力支持下,我省15个国家级综合示范县(市)、2个省级综合示范县(市)政府凝神聚力、多措并举、积极推动,在资金效能发挥、网络平台建设、物流配送整合、电商园区建设、网络交易、宣传培训及示范带动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取得成效
2015年,17个示范县(市)合计网购金额32.5亿元、农产品网络销售额29.5亿元、工业品网络销售额72.4亿元、农村旅游服务网络销售额10.5亿元,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资金效能发挥较好。 我省已将电子商务进农村中央财政专项资金28800万元、省财政专项资金3000万元合计31800万元全部拨付15个国家级、2个省级综合示范县(市)。截至目前,示范县(市)已拨付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合计3379.07万元,有14个示范县(市)财政及时给与配套支持,合计1.9亿元,有效促进了我省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如: 光山县 建设网货产品品控中心、网货视觉提升中心等,统一对光山的网销产品进行设计、开发、品控、监管和运营,目前已设计研发羽绒服装款式已达500款,开发农副产品“光山十宝”(腊肉、腊鱼、粉条、月饼、糍粑、土鸡蛋、土鸭蛋、土鹅蛋、茶油、甜米酒)等网销产品近百种,对研发成功且网销旺盛的羽绒类产品,每款奖励5000-10000元不等;对销售额达到50万元的农副产品,每款奖励1万元,对销售额达到100万元以上的,每款奖励3万元等,合计拨付中央财政资金464.9万元。 汝州市 充分发挥中央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出台快递业“异城同价”优惠政策,按照每单快递件1-4元的补贴标准,对流通环节进行补贴,确保汝州电商企业享受到与省会郑州同样低廉的物流成本。汝州市小二黑农产品有限公司线上销售创下3天销售5000单的记录,已获得物流补贴资金达8万元。 临颍县 已累计拨付培训、电商服务中心改造、电商宣传等费用406万元。
(二)网络平台初具规模。 17个示范县(市)围绕建设集信息发布、供求交易、物流配送、质量追踪及售后服务为一体的县、乡、村三级农村电商综合服务网络体系,已建成各类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中心20个、乡镇级服务站175个、村级服务点2133个,新增网店12517个、发展电商网民达32.4万人。示范县原有的乡镇商贸中心和中心村连锁直营店成为网购商品的实体展示店和配送服务终端,搭建了城乡商品双向流通的快捷平台。 泌阳县 推动传统企业通过电商实现转型升级,如:懿丰油脂有限公司2015年2月入驻京东、淘宝、1号店等第三方平台, 2015年主打产品“悦升合”系列食用油网销额近4000万元,仅“双11”网销额就达300余万元,单品全网销售全国第一;泌阳惠生活商贸有限公司自主投资研发的“泌阳商汇”电商平台于2015年2月10日上线运营,目前入驻商家达500余家,上架商品6000多种,平台涵盖养老服务、家政服务等项目。 博爱县 积极推进传统生产企业实施电商化改造,如:伊赛牛肉2015年线上销售额达到3000万元以上;探索推进传统商贸企业实施电商化改造,特色商业区内360家已开设网店90余家。
(三)物流配送逐步完善。 17个示范县(市)建设县级仓储物流中心16个、其他物流配送项目22个。如: 淇县 创造便捷物流,降低电商成本,规划建设了占地236亩,建筑面积11万余平方米,集仓储物流、电商于一体的大型信息化物流园区玖洲国际商贸城,将大用运通、永达等本地物流企业与顺丰、宅急送、韵达、方圆、中通、圆通、天天等39家知名物流快递企业整合到园区,有效促进和拉动了淇县电商产业的快速发展。 新安县 围绕工业品下行,农产品上行和农村电商的服务需求,整合利用现有的万村千乡农家店、物流快递公司、供销网络、新华书店配送等流通资源,建立健全适合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配送体系。按照申报标准,对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进行电商服务站点升级改造,共新建和改造农家店369家(其中信息化改造农家店120家),覆盖全县95%以上的行政村,大部分乡(镇)村已开设快递服务点。占地29.1亩的万福隆商品配送中心已建成15栋9000平方米的仓储配送基地,入驻一线品牌40个,商品种类2300余种,可实现每周向站点配送一次。配送中心统一配送车辆标识,能够配送到村级服务点。目前营业的有EMS、圆通、韵达、宅急送等22家物流快递公司,基本上解决了农村物流配送线上“最初一公里”和线下“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卢氏县 是山区贫困县 , 开展电商进农村难度较大。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重点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引进菜鸟合作企业-河南建华物流快递公司入驻县级运营中心,建设农村淘宝分捡中心,承担农村淘宝物流派送任务。2015年10月底,分捡中心已建成611平方米一期工程,配送70个村级淘宝服务站;12月,又扩建753平方米二期工程,与一期工程配套覆盖到18个乡镇、80个村级服务站。二是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采取减免三年房租、免入网费等措施,整合现有物流快递企业,组建合作社,集中入驻县电商运营中心,集中配送,降低运输成本。三是对城区现有4家投资80余万元并加入新农村e联社的非公有制企业,利用中央支持资金,加大扶持和服务力度,整合供货渠道,实现信息共享,统一入乡入户配送,搞好线上结算支付,实现便民服务,基本解决了从县城到乡村的信息化不对称、商品流通不畅和物流快递配送难等问题。
(四)园区建设快速推进。 17个示范县(市)已建设或正在规划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8个。如: 光山县 高标准建设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创业孵化园占地300亩,已建成使用商业面积31800㎡,园区基础设施完善,配套建成电子商务运营中心、供货中心、培训中心、农副产品开发中心、羽绒服装研发中心、视觉提升中心,现已入驻电商及配套企业46家,被省商务厅评定为“河南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汝州市 规划建设了总占地4200亩,总建筑面积近50万平米的电子商务产业“一园五中心”,即电子商务产业园区,“互联网+”电子商务产业中心、汝瓷电子商务产业中心、铁西电子商务健康养老中心、纺织机绣产业中心、阿里巴巴电商物流中心。
(五)交易规模大幅攀升。 我省积极组织涉农企业、农村经纪人和农民参加全国农产品网上购销对接会。2015年对接会上,全省共收集、上报商户信息27545条,供求信息65326条,信息总量92871条,成交金额11.13亿元。2014年来累计发布供求信息79.2万条,促成交易额112亿元,信息量和成交额居全国前列,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发动机”。 如: 博爱县 实施“一乡一业”工程,通过线上推广产品带动产业发展。2015年4月,寨豁乡政府与新浪河南合作实施“博爱初恋樱桃”策划营销,郑、汴、洛、晋等地到寨豁乡小底村樱桃园的自驾游客人大幅增加,拉升了樱桃平均价格,为村民增收约500万元,全年新增樱桃种植面积400亩。磨头镇闪拐村与莆田电商合作,网销手工皮鞋1000多万元,引进了新的皮鞋样式和工艺;鸿昌办事处积极引导农户进行线上销售,七方村的哈达占全国市场的80%,正在努力打造淘宝村;月山镇以姜糖膏为网销产品的加工销售团队60余家,怀姜种植户增加150余户,种植面积增加500余亩,已形成怀姜种植及深加工的集聚区,特色产业发展成效显著。清化镇网上销售“懒人沙发”500余万元,带动40余名农民就近就业,成为全县电商青年“创业新星”。 淇县 立足特色农产品、文化旅游产品优势,在中央财政资金的支持下,与浙江通帮科技等电商企业合作,将无核枣、缠丝蛋、高钙米、黄金晴大米、马氏懒渣、云梦黑陶、铁艺茶壶等产品,推销至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等地区,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泌阳县 2015年实现电商交易额8.16亿元、网络零售额1.83亿元,泌阳花菇、黑木耳、香菇、夏南牛、白云仙桃、马谷田瓢梨、白云毛峰茶叶、泌阳驴、山野菜等农特产品实现线上线下销售额共5.6亿元,同比增长320%。 林州市 积极推动“东姚小米”、“东岗核桃”、“东岗花椒”等具有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特色产品进城,不断加快农村本地化O2O进程。 光山县 2015年“双十一”当天全县羽绒服、棉服订单量达36.5万单,销售羽绒服、棉服达127.6万件,销售收入达1.3亿元(其中农村淘宝服务点成交量3300单,交易额达85万元);全县全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超20亿元,网络零售额超12亿元。
(六)示范带动成效初显。 全省其他县(市)也积极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农村淘宝”已在孟州、汝州、新乡等25个县市开业,共计辐射1600多个行政村,将成为我省农村电商发展的重要支撑。2016年,我省将继续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扩大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范围。
二、经验做法
(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 我省成立了全省电子商务进农村推进工作领导机制,加强指导示范县推进工作,协调解决问题和困难。各示范县成立了以县(市)长为组长的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领导小组(光山县、林州市、新安县、淇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的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指挥部),各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若干工作组具体负责工作落实,形成了以县(市)长为组长,常务县(市)长牵头,主管县(市)长负责执行,各乡镇、县(市)直各单位一把手共同参与的强有力工作班子。建立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领导小组每月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把发展电商工作作为政府重点工作,强力推进。唐河县、汝州市、鄢陵县、淇县、卢氏县、封丘县、台前县、林州市成立了电子商务办公室;卢氏县电商办新增4个财政全供事业编制、林州市电商办全部为财政全供事业单位;长垣县制定长垣县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考核及奖惩办法,将该项工作列入县政府对县直有关单位和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考核目标并与单位绩效考核、个人年度考核挂钩,提供政策支持和环境支撑。
( 二)科学定位,通盘谋划。 省商务厅结合实际,出台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全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工作方案。各示范县(市)都制定了电子商务进农村实施方案,明确了电商项目的具体内容、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实施步骤、支持政策、责任分工、保障机制等内容;部分示范县(市)出台了《电子商务进农村发展规划》、《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及验收标准》、《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扶持政策》、《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成立了电商协会。各示范县(市)积极与国内大的电商平台开展合作,有的示范县(市)还聘请国内顶尖咨询公司,对本县电子商务发展规划进行顶层设计,探寻符合本地实际、突出特色的电商发展新路径。 淇县 结合县域实际,提出电商发展“1210”工程,“1”即组建一支电商工作团队,建立淇县电商交易平台;“2”即建设以鸡产品为主导的清真食品和纺织服装2个数据分析中心;“10”即采取“互联网+食品、服装、农村、旅游、服务、万村千乡、流通、贸易、企业”等电商模式,引导建设10个电商营销园区或网络。 博爱县 与腾讯、一亩田、京东、云书网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淘宝特色中国和1号店特产中国开设“博爱馆”, 整合人才培训资源、涉农企业和特色农产品、电商关联企业,实现全县资源互享共用; 新安 县 与河南省联通集团公司签署“智慧城市”建设框架合作协议,将乡村电商服务点建设融入农村流通服务体系建设中,整合本地网贸仓储和快递资源,积极开展名优特产品评比活动,深度筛选符合电商发展的特色产品,促进地方特色产业结合电商发展走规模化、品牌化和网络化道路。
( 三)政策引导,以点带面。 在中央财政支持基础上,有14个示范县(市)财政给予配套支持,合计1.9亿元。 汝州市 对开设网店、开办电商服务企业的农村青年和返乡大学生给予贷款贴息;设立3000万元资金规模的互联网+创新创业投资基金,每年增加3000万元,为中小微型科技企业提供创业孵化和专利质押融资等金融服务措施。 卢氏县 对首批入驻县电子商务示范区的前10家企业首年房租减半,并免去入网费,着力打造“实体店+网店”运营模式。 博爱县 成立中小企业应急转贷资金,对电商企业重点支持;与商业银行和专业农村电商进行金融合作,开发服务农村电商、农业电商的金融产品;鼓励专业电商开展金融服务,一亩田的农易贷和农产品电商保险系列产品、云农场的农丰贷等;与阿里金融、京东金融合作,为广大农户和专业合作社提供审批快捷、无抵押、低利息贷款;探讨成立农业电商发展基金,解决规模经营组织选用新技术和开拓新市场问题。
( 四)加强培训,提升技能。 省商务厅积极组织示范县政府和商务部门负责人参加培训学习,提高把电子商务作为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层面上谋划本地县域经济发展的认识。各示范县根据本地实施,都制定并实施了电商人才培训计划,2015年,17个县(市)共开展电子商务知识培训合计410批次、104541人。 光山县 聘请淘宝大学等优秀讲师,开设淘宝强化运营实操班、移动互联应用班、电子商务基础班、微商应用操作班、淘宝高级运营班等课程。其中淘宝强化运营实操班政府配置有多媒体实操教室,与淘宝大学在线视频对接,确保每位学员加快触网,强化培训,实现电商精准扶贫。截至目前,共免费培训46期,培训对象:外出返乡农民工、家庭妇女、残疾人、返乡大学生、复转军人、羽绒充绒户、羽绒服装加工厂、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县乡村政府工作人员、景区旅游管理部门及工作人员等6000多人,其中贫困人口500多人。 封丘县 把电子商务和扶贫开发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扶持群众发展金银花、树莓、贡芹、红薯四大特色产品种植,引导电商企业与合作社、种养大户建立直采直供关系,增加群众收入;另一方面发挥电子商务导向作用,对李庄镇张庄村、姚庄村等贫困村,免费开展电脑操作技能和网销方式培训,增强种植户利用电商网销能力。 卢氏县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和革命老区县,在中央财政资金的支持下,依托“雨露计划”、“阳光工程”、“新型农民培训”、“万名科技人员进万村”等载体,开展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电子商务培训,提升贫困户应用电子商务创业增收能力。2014年以来,已举行各类大型培训交流活动16次,共计培训3200余人次,有80%的人员已开设了自己的网店,现还有600多名已报名人员等待培训,电商培训已形成常态化。 新安县 通过媒体宣传、电商培训、典型带动等方式,炒热全县上下发展电商的思想。主要做法:一是引导扶持规模企业纷纷加入电商,转型发展,以“新安六宝”为代表的生产企业,如洛阳绿尔有限公司、志成新安窑等做起了网销,开始了转型升级;二是大力支持农户、个体户等电商创业创新。
( 五)因地制宜,构建体系。 根据全省电子商务进农村实施方案要求,截至目前,各示范县(市)都确定了电子商务进农村县、乡、村三级服务体系具体实施标准。即:县运营服务中心设立产品展示区、运营区、增训区、网商孵化区、业务管理区等区域;乡镇服务站具备培训孵化、线下体验、仓储配送、产品展示、生活服务等功能;村级服务点能为村民提供代购代销、缴费、充值、代收代发、取送货品、引导宣传等服务,具备农副特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真正实现“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切实解决农民买难、卖贱问题。 光山县 首批10个乡镇(街区)40个村级服务点建成开业当天即成交4112单,交易额达171万元。
( 六)搭建平台,开放合作。 省商务厅利用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场合,积极促成示范县(市)与省内外大的平台电商展开广泛深入的合作,各示范县(市)也大力开展平台电商和相关企业招商活动。目前,多数示范县(市)与阿里村淘、腾讯、京东、苏宁易购、喜买网、“一亩田”、云农场、“邮乐网”、“云书网”等平台电商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同时,促成本土龙头企业与平台电商合作,建立各具特色的网络销售平台,并通过这些本土企业的先行先试,带动本地农村电商发展,并依托各乡镇农副产品产业特色,建设一批电子商务专业村。 博爱县 积极探索打造“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一是构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好政策、资金、规划等资源导向性作用,积极与腾讯公司合作打造“智慧县城”,建设公共免费WIFI,开展智慧政务、智慧旅游、智慧公共服务等平台。二是构建共性服务体系。组建纯市场化的电商协会,完全脱掉“官方”外衣,各电商企业抱团取暖,解决摄影、美工、快递价格等问题。三是探索构建企业个性化的市场化服务体系。 林州市 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汇通控股有限公司与北京方正国际集团合作共建“智慧城市”,积极打造林州服务平台,极大地促进了林州的农产品开发、乡村旅游、电子商务进农村等工作。
( 七)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省商务厅大力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宣传,发动所有县(市)政府积极申报示范县(市),利用示范县(市)评审答辩会和实施方案评审会,在电视、报纸、网络上进行宣传报道。各示范县(市)也都制订了具体宣传方案,按照工作推进时间节点,通过报纸、电视、网络、宣传车、宣传单、墙体标语、文艺表演等多种立体化的传播手段开展宣传,努力营时造“全企入网,全民触网”的社会氛围。 光山县 突出宣传发动,借助省、市、县主流媒体平台大力宣传报道光山电商,召开了全省首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建设培训动员会,有效激发了广大群众了解电子商务、参与电子商务的热情;借助光绒论坛、光山微生活等社会媒体,多角度、多层次广泛深入宣传报道光山电商。 新安县 还每周编发《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简报》,利用农村节会向全县人民发放“电子商务进农村一页通”,制作电商进农村动画短片、春联、年画,下乡入村播放专题片,开展电商知识讲座,使该县电商进农村步入快车道,受到各级好评。 博爱县 开展了“县长喊你回家做电商”系列宣传活动。
三、存在问题
一是中央及省财政专项资金使用进度缓慢;二是城乡信息不对称,商品流通不畅;三是县域电商人才匮乏,电商知识宣传宣传、培训力度有待加强;四是农产品品牌较少,知名度不高,上行较难;五是农村物流配送整合力度不够,成本较高;六是农村电商服务站点建设缓慢。
四、下步重点
(一)搞好督导检查。 近期,省商务厅将组成督导检查组,分赴各示范县(市)督导检查《实施方案》落实情况,总结经验,为2016年示范推广做准备。
(二)加快资金使用。 中央财政和省财政支持示范县(市)的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权在县(市)政府,示范县(市)人民政府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须尽快制定、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严格项目建设标准、资金申报、项目验收、项目评审、资金拨付等环节,用好、管好财政资金,做到程序合法,手续合规,保证资金安全。
(三)加强信息公开。 要督促示范县(市)及时在网络上公开综合示范工作方案、财政资金扶持项目决策和实施过程的每一项进度信息等,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内容和要求、项目承办单位名称、扶持资金额度、建设地点、完成时限、确定财政扶持该项目的决策过程或文件、政府和项目承办单位双方责任人等,定期公布项目建设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并在网络上设立征求意见窗口和纪检、审计举报窗口,公布监督电话,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加强部门间协调沟通,防止对同一项目重复支持。
(四)防范廉政风险。 各示范县(市)要加强廉政建设,建立问责机制,做到有责必履职、失职必追究,抓早抓小,避免“资金下去干部倒掉”的悲剧重演,力争将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建设成为“农民增收见成效,政府服务赢口碑”的“双赢”工程。
2016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