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双11大吸金 在美上市中国概念股普涨
□本报记者 杨霄
11月11日,淘宝系平台以单日交易规模571.12亿元收官,距此前信心满满的“600亿”目标关口仅差一步。
这是阿里创造“双11”6年来,首次预测失准,但这些许遗憾似乎并不重要。
因为在上年度350亿元的规模基数上,它同比增长仍在50%以上(63%),并再度刷新了全球最大购物日的平台交易记录。
但事实上,相比交易规模(MVP)数,马云更看重的是市值规模。“交易规模”最对症的不是消费市场,而是资本市场。
当日,阿里巴巴股票冲高至119.17美元,收盘涨幅达4.01%,市值逼近3000亿美元大关。而今年9月,阿里巴巴在纽交所上市的发行价为68美元,其股价已累计上涨75.2%。
也因如此,如今财富估值近300亿美元的马云,才会谦恭道上一声“要感谢中国妇女”。
除了天猫实时公布数据外,其他企业公布的并不是具体的交易额,而是订单增长量。但是,从它们相对保守的信息披露之中,资本市场仍旧灵敏嗅到了“有利可图”。截至11日凌晨收盘,在美上市的中国概念股普涨,其中有16只股票涨幅超过4%。
第二大电商平台京东该日涨幅超过5%,市值增加20亿美元。推波股市的重要信号,11日12时49分,京东释放信号,旗下京东商城现时交易额已达到去年双11全天总和。16时,京东商城的订单量达到去年同期的2.3倍。
同时受益“双11”概念涨幅较大的,还有聚美优品上涨5.28%,吸金2亿美元;唯品会上涨5.01%,增值7亿美元;当当网上涨3.84%。就连由专业分类信息网站转型电商的汽车之家,也因当日销售额破亿,卖掉2.3万辆汽车,上涨了3.25%。
值得注意的是,本年度“双11”电商依旧能够高增长,有赖于它们在货源、客源两条主战线上持续完成竞争性突破。
在货源竞争方面,天猫、聚美优品、亚马逊向海外资源方面强力扩张。如聚美优品,已在河南保税物流中心设立国内首个跨境物流仓。
在客源竞争上更为激烈。今年“双11”后,所有的电商平台都在强调由移动端获得的订单比例。毋庸置疑,全球商业市场由上年度全面进入移动互联时代,中国电商急需一份漂亮的成绩单讨取资本市场欢心。同时,对城市市场的物流军备竞赛、对农村市场的刷墙战,都已成为粘住老客户、攫取新客源的关键。
但值得注意的是,本年度“双11”,国内传统零售商出现史无前例的抱团反击。这预示着,纯电商平台拉取线下客源转移线上,或在未来受到更多阻力,尤其在移动互联加速普及期,传统实体商家如能借O2O模式实现突围,也许今后的“双11”又将重归群雄割据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