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 河南一件一件办好民生实事
1月12日晚,省政府召开常务会议,讨论审议2018年省十件重点民生实事。
当天上午,就2017年省十件重点民生实事落实情况,省政府新闻办接连召开两场新闻发布会。这样的发布会将持续十场,一件一件向媒体和社会“交账”实事落地成效,接受大众监督。
岁末年初,诸事繁杂。两个年度十件重点民生实事的“接力”安排,体现出省委、省政府情系民生的鲜明导向: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一件实事接着一件实事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
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每年“十件重点民生实事”,都承载着广大百姓沉甸甸的期盼,考验着职能部门的民生情怀和责任担当。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着力办好的一件件实事,解了群众的难、救了群众的急、暖了群众的心,人民群众在点赞的同时也满怀新期待。
一些细心的群众发现,2017年的省十件重点民生实事呈现出新变化:对已经列入部门职责范围的常规工作不再列入;对民生事项也不再进行“打捆”,一件是一件、一桩是一桩,力求更精准回应百姓“最关心、最迫切”的诉求,顺应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期待。
最终确定的2017年省十件重点民生实事,结合河南民生领域实际情况层层遴选出来。有的是兜保障民生之“底”,如加强困难群体生活保障;有的是救人民群众之“急”,如全面落实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有的是提公共服务之“标”,如改善贫困地区7000所薄弱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有的是补河南发展之“短”,如加快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同时,省里还首次出台专门考核办法,强化对民生实事的“可量化、可考核、可追责”。
实事“实”,落地也要“实”。在省委、省政府推动下,2017年省十件重点民生实事公布当天,十件实事的主要牵头单位负责人逐一接受省里主流媒体采访,向媒体、向社会、向公众公开承诺抓落实。
之后,我省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推进工作,着力解决民生实事落地中的“瓶颈”难题,并不定期在新闻媒体发布民生实事进展情况,强化督导问效。
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在出席有关推进工作电视电话会时强调,对民生实事要提高站位、改进作风,脚踏实地办实办好。要深刻认识到,这是中央的明确要求,是百姓的热切期盼,是政府的职责所在。河南公共财力比较薄弱,但无论出现多大困难,也要确保十件实事的资金按时足额到位,不能打折扣、不能留缺口。领导干部尤其要带头办实事,增强群众获得感。
一句话,要真正做到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
2017年省十件重点民生实事成效如何?从1月12日已经发布的两件实事情况看,成绩喜人:大病补充医疗保险覆盖860万名困难群众;城镇新增就业达到144.21万人。而有关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等民生实事成效,早已有目共睹:2017年,全省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24天,比预期目标多出24天,比上年增加28天,老百姓获得了实实在在更多的“蓝天、白云”。
目前,2017年省十件重点民生实事的考核问效正在紧张进行,2018年省十件重点民生实事也将在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提交省委常委会议审定。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些民生实事从上千条各类建议中遴选出来,有的是去年民生实事中需要持续推进的事项,有的则集中反映了广大群众的新需要新期待。
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民生实事将一以贯之坚持“可量化、可考核”的要求,一以贯之坚持“群众期盼度高、受益面广”的标准。
2018年省十件重点民生实事还将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这意味着,今年十件重点民生实事不仅出台时间大大提前,最终落地成效如何,还要在明年省人代会上向人大代表作出报告。
这是一种担当自信,也是一种机制倒逼。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实事求是地讲,广大群众期盼办好的民生实事还有很多,不少还是“硬骨头”。但只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有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和常抓的韧劲,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和坐不住的责任感,就一定能一件一件、扎扎实实办好民生实事,来年为百姓交上一份满意的民生答卷。(记者 屈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