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下的河南路径

23.10.2015  10:49

河南日报10月23日讯   编者按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树立“六大理念”,秉承“六个坚持”,构建“八项基础性制度或体系”。《方案》无论是在理念层面还是在制度建设层面,都堪称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的里程碑,对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河南作为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如何借《方案》公布的契机,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进一步发力,改善我们的生态环境?本报今日起约请相关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各抒己见,以飨读者。

河南路径之理念篇

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应先行

□胡婵娟

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理念,培育生态文化。生态文明的根本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天地自然和谐相融的生态观生动地体现了我国古代先贤哲人的智慧,儒家的“天人合一”、道家的“道法自然”和佛教的“万物皆有生命”等观念,无不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观念,这种和谐生态观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生态文明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深入开掘和创造性转化。

河南是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纵横家等思想的发源地,文化源远流长。河南有以河洛文化、汉字文化、姓氏文化、根亲文化、三商文化、礼仪文化、圣贤文化、诗词文化、武术文化、戏曲文化等为代表的中原文化。作为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河南应紧抓文化优势,深度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理念,如农耕文化中农业的撂荒、休耕、轮作等,都体现了用养结合、维护生态平衡的理念,将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有机结合,构建具有特色的中原生态文化体系,借助现有丰富的文化载体形式,进行传播和发扬。

不断创新生态文明宣传的途径和形式。将生态文明相关知识和理念通过电台、电视台、报刊、互联网等大众媒体进行传播。同时,结合全国低碳日、“3·22”世界水日、“4·22”世界地球日等重要纪念活动开展相关宣传,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另外,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型机关”、“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系列创建活动,组织生态文明建设先进评选活动,在普通市民、家庭中评选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进典型。

丰富生态文化载体,打造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河南省文化深厚、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系统类型多样,利用河南本土优势,结合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动植物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环境治理设施以及具有生态环境教育功能的实践场所等,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基地建设,为社会公众提供一批形象直观、特色鲜明、功能齐全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场所,增强公众的生态环保意识及参与意识。

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依托基层党校、成人学校、市民学校、家长学校等平台,广泛开展面向广大基层党员群众的生态文化教育和知识培训,实现生态文明基础教育普及化和大众化。针对党员干部,要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到干部考核体系,在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中,设置生态文明专题课程。针对中小学生,要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学校基础教育之中,有教材、有专业老师且有课时量的保证。

河南路径之乡村篇

美丽乡村建设应突出生态主题

□文春波

以品牌理念进行规划建设新农村。我省美丽乡村建设必须突出生态主题,树立生态品牌意识。美丽乡村的规划与设计,应该充分尊重现有的自然条件与地理环境,达到山地有山地的特色、平原有平原的品位、水乡有水乡的风格,突出各自的生态优势与特色。如信阳市平桥区郝堂村以“自然生态”为理念,结合自身条件建设了千亩“莲塘—养鱼”的人工湿地系统和全国第一所公共式的尿粪分集式厕所;济源市王屋镇五里桥村依托太行山区旅游资源优势,把村庄建设与“山上、水上、坡上”紧密结合,发展了休闲、生态、观光农业项目,促进了“乡村旅游—美丽乡村”协同发展。

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应结合我省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重点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农村居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强农村居住地景观环境建设,构建以自然村为单元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结合新农村建设、农村住房改造和社区建设工作,把村镇生活污水处理、村镇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置作为我省村镇规划的重要内容。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面,现阶段我省广大农村应把污染防控和生态工程建设相结合,开发、引进生活污水处理实用技术;加强农村环境卫生体系建设,基本建立起政府主导的村庄长效保洁机制和垃圾分类处理机制,推进村庄总体达到“三无一规范一眼净”目标(村内及周边无垃圾堆放、无污水横流、无杂物挡道,生产生活物品堆放规范,主次干道两侧和河道两旁环境干净);深入推进畜禽养殖污染的防治,把畜禽养殖企业的废水处理作为今后重点工作,推进养殖废水的资源化利用,并建立畜禽养殖污染物无害化处理监管机制;完善农村环保资金筹措机制,加强对农村环境保护的监管;建立推广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长效机制,将技术推广资金纳入财政预算。

推进生态文化建设,树立生态文明新风。生态文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表现,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动力。推进农村生态文化建设,需从以下几方面发力:一是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态文明素养,树立低碳环保的生态文明新风,在农村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基层生态示范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思想道德、法制观念教育,不断增强农村居民的生态环保意识和责任,培养村民的自觉环保理念。二是通过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挖掘与传承地方特色文化等方式,推进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弘扬农村生态文化。要以农村书屋、文化广场、文化室等建设为重点,加大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

河南路径之制度篇

以制度创新促生态文明建设

□张中霞

建立资源产权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集约节约利用自然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资源的稀缺性赋予了资源商品价值,资源产权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是保障资源高效利用的有力措施。因此要根据自然资源的多重属性和多样化特征,对省内的自然生态空间包括土地、森林、山岭、水流、草原、荒地、滩涂进行统一确权登记,明确产权关系,形成归属明晰、权责明确、监管高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在此基础上,深化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通过实施差别化电价政策、逐步推行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水价、放开天然气出厂价格、深化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等措施,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形成有利于节约的市场价格机制。

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按照国家和省级主体功能区划要求,修改完善现行的规划、区划制度体系,明确主体功能区的法律地位和作用,建立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按照划定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确定各类开发项目准入条件,落实配套的财税制度。支持市县推进“多规合一”,统一编制市县空间规划。空间规划要根据主体功能定位和省级空间规划要求,划定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明确城镇建设区、工业区、农村居民点等的开发边界,强化对耕地、林地、草原、河流、湖泊、湿地等生态空间的保护。

严格红线管理。红线管理包括资源红线管理、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生态红线管理等。首先要加强土地、水资源红线管理,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土地集约利用制度,严守耕地红线;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守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确保土地和水资源的可持续高效利用。其次对COD、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确保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区域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目前我国正在推进各地生态红线划定工作,我省应按照国家要求,尽快划定森林、湿地等生态保护红线,加大对越线行为的惩戒,构建“四区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

完善市场调节机制。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持续的内生动力,这就需要充分调动市场的积极性,建立有效的市场调节机制。对于具有竞争性、排他性的自然资源,应通过完善市场机制来解决合理配置问题。特别是推进资源和环境领域的价格改革,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均放给市场,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凡是涉及民生问题的价格改革均应依法依规有序进行,构建更加均衡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价格形成机制。在界定产权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排污权、水权、碳排放权等交易试点。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特许经营制度和特许保护制度,消除实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制度障碍,不断提高市场机制的效力与活力。

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探索建立多元化补偿机制,着重向欠发达地区、重要生态功能区、水系源头地区和自然保护区倾斜。出台根据生态文明建设实绩进行补偿的办法,形成生态损害者赔偿、受益者付费、建设或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运行机制;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通过资金补助、对口支援、产业转移、共建园区、人才培养等方式实施横向补偿;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鼓励各地区开展生态补偿试点。

实行最严格的干部政绩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把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加大对资源消耗、环境损害、产能过剩、科技创新的考核权重,制定并出台河南省各级人民政府主要领导生态文明实绩考核办法,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价政绩、评定公务员年度考核等次、实行奖惩与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根据不同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因地制宜,制定科学、针对性强、可操作、不繁琐的考核办法,实行差别化考核制度。实行最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问责制及终身追究制,对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要记录在案,实行严格的终身追究,不得转任重要职务或提拔使用。

河南路径之耕地篇

坚守耕地红线

□贾涛

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作为耕地保护的一项基本制度,对于坚守耕地红线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存在“占多补少、占优补劣”、边际土地开发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补充耕地生产不便等诸多问题,亟待推进制度完善与机制创新。

实现占补平衡,制度是保障。一是要完善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将现有的耕地开垦费调整为占用耕地补偿费,并大幅提高征缴标准。由国家统一制定具体标准,并根据建设所占耕地的数量、质量的不同等级,探索建立占用耕地补偿费阶梯费率制度,形成“不占或少占耕地、能占劣地不占好地”的倒逼机制。二是建立补充耕地经济补偿机制。对新开垦耕地的区域发放“新增耕地耕种和管护补助费”,形成补充耕地经济补偿机制,增强地方政府和农民对补充耕地的责任心。三是创新“以质抵量、产能平衡”机制。按照产能平衡原则,通过实施中低产田改造、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即可减少后备土地资源的开发量,实现“以质抵量、产能平衡”。四是完善土地整治制度,建立新增耕地储备制度,拓宽补充耕地来源渠道。新增耕地来源应从以开发为主过渡到以整理、复垦为主。五是建立耕地占补平衡与生态环境协调机制。后备土地资源的开发(尤其是边际土地)易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胁迫,甚至造成生态破坏,因此,后备资源开发必须经过严格论证,并预留一部分资金,用于消除生态环境压力。六是要改革占补平衡实施方式,变项目平衡为总量平衡,变数量平衡为数量、质量双平衡。不再实行项目对应的占一补一制度,以年度为周期,实行县域范围内的耕地占补平衡总量管理。建立完善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对建设占用的耕地以及新补充的耕地,要进行数量和质量双重评价,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七是进一步完善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制度。健全耕地保护目标共同责任机制,制订考核和评价办法,完善考核内容,推进严格的问责制,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和纠错改正制度。实行最严格的全过程监管制度和目标责任制。要强调政府一把手责任。八是搭建省级补充指标交易平台,规范跨市指标交易。

积极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之策,是切实解决土地粗放利用和浪费问题,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选择。经过多年的“补耕”,我国、我省均面临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耕地占补平衡压力逐年增大,针对这种情况,国土资源部出台了“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指导意见”,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目标、任务、方式提出了明确要求。河南省也根据“意见”要求,积极开展了“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产业集聚区”创建活动,有效缓解了我省耕地占补平衡压力。

我省要及时总结创建经验,努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要与高标准粮田的建设与保护、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建设、城中村改造等有机结合,要重点抓好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等工作。

河南路径之绿色经济篇

提升经济绿色化程度

□任杰

推进经济发展绿色化,较为通俗的表述是发展绿色经济。绿色经济的本质是以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是以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合理保护资源、能源以及有益于人体健康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一种平衡式经济。推进经济绿色化发展,需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对绿色经济发展方向和技术路线选择的决定性作用,调整创新决策和组织模式,强化普惠性政策支持,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加强科技与绿色经济在规划、政策等方面的相互衔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促进科技与绿色经济深度融合。支持绿色经济领域工程技术类研究中心、实验室和实验基地建设,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先进制造业大省、高成长服务业大省和现代农业大省等三个大省建设,使产业集聚区、“两区”(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等科学发展载体在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培育形成新的增长点上发挥更大作用,促进全省产业加快向中高端升级。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抢抓产业转移和新一轮产业变革“两个机遇”,强化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双轮驱动”,通过工业化和信息化、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深入实施质量兴省战略,推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

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坚持优化增量与改造存量并举,对经济存量运用先进适用节能环保低碳技术实施改造升级,化解严重过剩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对经济增量提高产业准入的能耗、水耗、地耗、环保等标准。优化产业空间布局,鼓励企业间、产业间建立物质流、资金流、产品链紧密结合的循环经济联合体,促进工业、农业、服务业等产业间共生耦合,形成循环链接的产业体系,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加大园区循环化改造力度,加强信息化管理,扩大基础设施共享,促进园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重点突破能源高效与梯级利用、大气灰霾治理、废水深度处理、土壤污染修复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突出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装备和产品,培育一批节能环保工程总承包企业,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抢抓新一轮能源技术革命的机遇,加快发展风电和光伏发电,带动风电、光伏、生物质能等新能源装备产业发展;发展分布式能源,建设智能电网,完善运行管理体系。以高性能化、轻量化、绿色化为主攻方向,突破关键技术,加强产业链上下游衔接,重点发展新型合金材料和新型功能材料,加快发展高品级超硬材料及制品,提升新材料产业精深加工水平。结合现代农业大省建设,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以及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林产业。(本组稿件作者单位: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