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丝路古通道 开放新前沿

22.10.2015  10:22

      甘肃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由开放的后方变为开放的前沿。近两年,甘肃积极推进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开辟国际航线,努力将甘肃打造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陆路货物集散中心

      “最近正在筹备开行一趟农产品专列发往欧洲,有几千吨酒泉的脱水蔬菜、武威1500吨皇冠梨和周边地区1000吨土豆。”甘肃陆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方红明在河西走廊的生意如今越做越顺手,“事实证明,我们当初选择在武威落户是正确的选择。”

      两年前,方红明和他的团队沿着古丝绸之路,从陕西一路向西到新疆考察,最后选定了甘肃武威申报建设保税物流中心。“河西走廊的区位优势非常明显,在武威能辐射西北五省区。”方红明告诉《经济日报》记者,以前甘肃缺少综合外贸服务平台,很多出口货物要运到新疆或者东部沿海港口才能出境。

      从建设速度上可以看出甘肃对这个平台的渴望。武威保税物流中心2014年1月获批,9月通过国家验收,10月封关运营,成为当时全国唯一一个当年获批、当年建成封关运营的保税物流中心,也实现了甘肃海关特殊监管区“零”的突破。甘肃省委常委、副省长李荣灿说,新的历史条件下,甘肃作为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和次区域合作的战略基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的甘肃已由开放的后方变为开放的前沿”。

      两年来,甘肃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在经济下行压力大的背景下,全省对外贸易不降反增,2010年至2014年,甘肃外贸进出口额年均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兰州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甘肃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实现进出口额51.04亿元,其中出口42.83亿元,同比增长1.6%。

      这种逆势增长是怎样实现的?既有“一带一路”政策红利的推动,也与甘肃主动作为密不可分。近两年,甘肃积极推进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完善国际贸易合作机制,特别是加强与中西亚等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先后在白俄罗斯明斯克市、伊朗德黑兰市、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市和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市设立了商务代表处。同时,甘肃在霍尔果斯口岸中哈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建设了“甘肃特色商品展示展销馆”,150多家企业、1200种特色商品入驻展示展销,促成了瓜果蔬菜、农副产品、灯具等产品的出口。2014年以来,甘肃组织200多家企业分别在白俄罗斯明斯克市和格罗德诺州、伊朗德黑兰市和库姆省、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和新疆霍尔果斯中哈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举办了“中国甘肃特色商品展”,与白俄罗斯、伊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沿线国家签约经贸合作项目合同和协议83个,总金额34.22亿美元。

      此外,甘肃立足区位和通道优势,把道路联通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开辟国际航线,开行中欧货运班列,进一步提升甘肃的通达和集散能力,正在把甘肃打造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陆路货物集散中心。在巩固原有国际航线的基础上,结合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甘肃在2014年开通了兰州至迪拜、第比利斯和新加坡的航线。今年上半年又新开了兰州至圣彼得堡、法兰克福和日本大阪的航线。截至目前,全省已开通14条国际和地区航线。

      依托武威保税物流中心,甘肃在2014年12月开行了“天马号”国际货运班列,在这条古代“丝绸西去、天马东来”的贸易通道上,昔日繁华重现。截至今年9月15日,“天马号”发运班列28列,散列365车,共计1224车,总重达到4.03万吨,货物总值超过9962万美元,货物分别发往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基本实现了常态化运营,拉动武威市外贸进出口增长181%。

      今年7月5日,“兰州号”(兰州—阿拉木图)中亚国际货运班列从兰州新区首发,截至8月25日,共开行11列,货物总值1429万美元,目前已实现常态化运营。随后,8月28日,嘉峪关号(嘉峪关—阿拉木图)酒钢钢材中亚国际货运专列发车,为嘉峪关市和酒钢公司化解产能压力、加快特色优势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架起快速通道,每月开行2列,每年发运约5万吨外贸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