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减排措施使大气环境有所改善

30.07.2018  08:50

今年春季以来PM2.5、PM10平均浓度与去年持平,生态环境部表示——

气象条件总体偏差,但减排有效改善空气质量

入伏以来,我国南北方进入“烧烤”或“桑拿”模式,7月29日北京、江苏等地出现了臭氧污染超标情况。生态环境部表示,通过气象、环境监测分析显示,今年7月,京津冀和汾渭平原降水较常年偏多,有利于污染物沉降;但在3—6月,京津冀、汾渭平原及长三角等主要地区大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较去年同期总体偏差。在不利气象条件下,主要地区的PM2.5、PM10平均浓度与去年基本持平,这是减排措施使大气环境有所改善。

今春以来冷空气活动偏弱、湿度偏大

气象扩散条件是影响大气环境的重要因素。中国气象局环境气象中心副主任张碧辉说,冷空气活动弱、风速低、大气稳定度高有利于大气污染物累积,相对湿度高有利于二次污染物形成和能见度降低。

气象数据显示,我国今年3—6月冷空气活动偏弱,影响京津冀和汾渭平原的中等及以上强度的冷空气次数为4次,略低于去年同期的5次;长三角地区中等及以上冷空气次数3次,去年同期是4次,强度整体也略低于去年同期;平均风速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京津冀小风日数略偏多,北京更为明显,为8天;湿度方面,京津冀、长三角、汾渭平原和北京平均相对湿度分别为54%、76%、57%和55%,比2017年同期略偏大6%、3%、4%和3%。

环境部分析,综合考虑水平风速、垂直逆温、混合层高度、相对湿度等因素计算静稳指数,今年3—6月京津冀地区和北京静稳指数分别为9.51和10.13,较去年同期偏高14.7%和21.46%,扩散条件转差。全国、长三角、汾渭平原的静稳指数也均高于去年同期。

重点区域PM2.5浓度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尽管天气不给力,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数据显示,全国3—6月PM2.5、PM10平均浓度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全国、京津冀、长三角和汾渭平原的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36、54、41和51微克/立方米,与2017年同期基本持平;全国、京津冀和长三角的PM10平均浓度分别为71、109和70微克/立方米,与2017年同期基本持平或略有下降,但是汾渭平原PM10平均浓度为108微克/立方米,较2017年同期偏高。

总之,今年3—6月全国及重点区域的大气扩散条件明显较去年同期转差,但PM2.5、PM10的平均浓度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这说明持续减排措施有效。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说,今年开始,我国空气质量状况和城市排名从原有74个城市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范围扩大至16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排名范围从相对较好和相对较差的10位扩大至20位,并同时发布改善幅度相对较好20位、较差20位城市名单,实现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重点区域、重点城市的全覆盖,解决以往存在的排名全面性、完整性不足,一些污染较重的区域和城市未纳入排名等问题;形成城市间空气质量“比、赶、超”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排名对地方政府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倒逼作用,有效传导治污压力,促进协同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