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梅成为第一位被郑州市追授的“文明市民”
王红梅躺在病床上签下眼角膜捐献协议书 受访者供图
河南商报记者 弯文奎 周坤锋 实习生 张晓玲
郑州公交总公司职工、金水区红十字孝慈志愿者王红梅热爱公益,6年来,她参加各种公益活动100多次,捐款捐物10万余元。患癌症后即使在病榻上,只要公益人士发出求救信息,“她都关注,托人也要把钱送到”。临走前,她还捐献了眼角膜,成为郑州市第56例眼角膜捐献者。
王红梅被金水区委、区政府追授“文明市民”,这是《郑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颁布实施后的第一例,更是郑州市有史以来的第一例追授“文明市民”。
【哀悼】
200多位志愿者
自发赶来告别,哭声一片
7月7日上午,郑州公交总公司职工、金水区红十字孝慈志愿者王红梅的告别仪式在郑州殡仪馆举行。她是一个普通的郑州市民,却让200多位自发赶来的志愿者情感无处安放,哭声一片。
作为她的挚友,金水区红十字孝慈志愿者服务队队长张菊已经哭晕多次,被人硬架了出去,“千般不舍万般不舍,她真好一个人就这么走了!”
张菊是王红梅的好友,也是她走上公益这条路的引领人。6年的时间,王红梅参加了各类公益活动100多次,捐款捐物10万余元。
即使在病榻上,不能亲自到场,每一次只要有公益人士发出求救信息,“她都关注,托人也要把钱送到” 。
【公益】
6年间 她走过了数百个村庄
王红梅今年50岁,家住郑州市二七区新蒲西街。2012年加入金水区红十字孝慈志愿者服务队,成为一名红十字志愿者。
2014年6月21日,服务队组织50余名志愿者前往平顶山市鲁山县马楼乡许庄村走访慰问,为那里的困难群众及贫困学生捐献了价值1万余元的衣服、鞋子、书包、文具及体育用品,开启了郑州红十字志愿者援助贫困山区的“爱心之旅”,这次活动去了46辆车,40辆车都是王红梅动员她的朋友开的。
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平顶山市鲁山县杨家庄建成红十字志愿服务基地一所,援建10座水窖,一对一帮扶300多名贫困山区学生。
而服务队组织的爱心活动,大都是王红梅开车,她走过了平顶山、周口、洛阳等地的数百个村庄,爬大山,踏积雪,给贫困学生购买衣物、学习用品,而王红梅的老公还在郑州买好物品免费发往被救助的学生所在地。
【奉献】
患癌后仍想回报社会
自愿捐献眼角膜
2016年11月,王红梅开车去洛阳市嵩县德亭镇几个村送爱心物资,看望孤寡老人和特困家庭时,感觉身体发热,回郑州检查被确诊为直肠癌晚期。之后一年多的治疗让原来130多斤的她变得只有六七十斤。
自2017年3月住院治疗以来,志愿者纷纷向王红梅伸出援手。王红梅说,得病以来,自己得到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帮助,她想回报社会,但癌细胞扩散破坏了部分身体器官,唯有眼角膜还是好的,她希望捐出自己的眼角膜,让一双明亮的眼睛继续关心这个世界,传递红十字精神。
7月5日,王红梅因病医治无效去世,郑州市医用组织库组织人员为她实施眼角膜捐献手术,她成为郑州市第56例眼角膜捐献者,她的眼角膜将帮助两人重见光明。
【评价】
被政府追授的
郑州市“文明市民”第一人
7月6日,鉴于王红梅同志是“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精神忠诚的践行者,郑州市金水区区委、区政府追认王红梅为金水区“文明市民”,这是《郑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因认真践行《郑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被政府追授的郑州市“文明市民”第一人。
金水区红十字会副会长张红丽对王红梅进行高度评价:“王红梅同志6年的红十字志愿服务经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已深入骨髓。她是一名忠诚的红十字志愿者,她用言行完美地诠释了红十字精神的真谛。”
说起妻子王红梅,杜先生一直感叹:“她是一个善良的人!”后来,杜先生干脆把自己的工资卡交给妻子,支持她做公益,“她喜欢啥就是啥,人活着,多做点好事善事,多好啊。”
送走王红梅的那天起,丈夫和儿子接过了她的公益接力棒,“我们会代她继续走下去。”
【责任编辑:张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