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猪场的淘汰和退出 7-9月猪市值得期待

05.05.2015  11:29

 7-9月猪市值得期待

  根据农业部最新公布的数据,3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量同比下降15.5%,,根据诸多检测机构数据显示,目前能繁母猪保持在4000万头左右,远远低于当前市场需要量(当前需要量大约是4500万头),这是支撑猪价快速上涨的关键因素。能繁母猪究竟在什么水平可以实现供求平衡,我们暂不讨论。今天,我们来讨论下,2014年养猪业究竟谁退出了?他们是短暂退出还是永久退出,借此来推断今年猪价走势及其本轮猪周期概况。

   能繁母猪下降15%以上,究竟是谁退出了

  2014年的主旋律是淘汰和退出,一部分猪场彻底退出,另一部分猪场在缩小规模。即使温氏、雏鹰这样的上市企业在2014年也减慢了扩张速度,退出养猪业的有这么几类人群。

  1.农村散养户:主要是农村养殖几头母猪或者一年出栏100头以下的专业育肥户。这类养猪人,基本把养猪业作为副业,资金有限,不能持续投资,尤其是低谷期,他们会最快退出。在养猪业,他们是属于赚起赔不起的一类群体,一旦赔钱,就会撤退。他们放弃养猪的原因有几点:1、猪场设施比较简陋,猪场固定投资不大,主动放弃养猪的损失小;2、养猪业利润低,没有外出打工收入高;3、养猪业污染严重,影响村民正常生活;4、资金紧张,没有周转资金,其中一大部分猪场在春节前后集体清栏后弃养。

  2.限养地区养殖户:在浙江、广东等沿海地区,限养政策执行比较彻底,大部分小猪场选择关闭,因为他们不可能为了养猪,背井离乡。这部分退出群体,无所谓规模大小,也无所谓盈亏,总之永远不再养猪了。

  3、专业育肥户:去年专业育肥户退出比例较高,因为谁也不去干明知赔钱的事,专业育肥户进退比较自由。对于专业育肥户,很多老板是把养猪作为副业,当养猪利润没有外出打工强的情况下,选择退出是毫无犹豫的事情。

  4、部分规模猪场:我们在网上也见到很多规模猪场倒闭的新闻,规模猪场倒闭的原因主要是在政策的误导下,  盲目扩张,资金链紧张,猪场老板不懂养猪,猪场生产成绩低,成本高。还有一部分规模猪场由于当地限养政策,选择拆迁或被迫关闭。

  综合来说,小散户退出比例最高,这是导致今年春季仔猪紧缺的关键原因,当前业内人士对小散户和规模猪场的定义不清晰,我们需要重新定义小散、家庭农场(养猪专业户)、规模猪场、产业链集团的概念。

   养猪群体需要重新定义

  因为若干年前,政府部门把年出栏500头以上的猪场定义为规模化猪场,这么多年以来,业内对规模化、小散、家庭农场的定义一直模糊,笔者根据业内普遍认识,重新定义不同的养猪群体如下:

  1、小散户:年出栏生猪在1000头以下的专业育肥户和存栏母猪在50头以下的自繁自养猪场,他们的特点是主要依靠家庭劳动力,不雇佣工人,养猪不是他们的唯一收入来源,没有专业技术人员,猪场各方面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他们的优势是土地、设备成本和人力成本可以忽略不计。

  2、家庭农场:年出栏生猪在1000头以上或者存栏母猪在50头--200头之间的猪场,他们的特点是养猪时间较长,以养猪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夫妻档或雇佣1个技术员,他们享受不到国家补贴,扩张资金主要来自养猪利润,他们会根据利润情况来决定扩张速度。他们的优势是精细化管理和人力成本低。

  3、规模化猪场:存栏母猪在200头以上的猪场,这类猪场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分工相对明细,猪场固定投资大,标准化和自动化水平较高,能够享受到一定的国家补贴。

  4、产业链集团:存栏母猪在1万头以上或者年出栏生猪在10万头以上的种猪企业和养猪一体化企业,他们的特点是公司同时辐射种猪、饲料、养猪、屠宰等多个环节,他们的种猪和饲料一般是内部供给,并且有自己的猪肉品牌。他们的优势是规模化集体采购成本低,可以获取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利润,能够享受到较大金额的政府补贴。

  未来养猪业,这几种生产模式会混合存在,各具竞争优势。在2014年,不同规模的猪场都在缩减规模,淘汰低产母猪,但是完全退出养猪业的主要以农村年出栏100头以下的零星散户和限养政策逼退的养猪场为主,他们的退出是一去不复返。专业育肥户的退出是短暂的,有养猪技术实力的专业育肥户在今年春季又重新回来。从区域来看,南方退出比例较大,  一方面因为去年玉米价格居高不下,南北方养猪成本差异大,另一方面是因为南方的环保压力更大一些。

  我们探讨了这么多,目的是为了验证一个观点。当前能繁母猪在4000万头,不能满足市场消费需求,缺口在500万头左右,这是支撑当前猪价快速上涨的有利因素。并且,养猪业的退出者不容易返回,养猪业的进入门槛不断提高,即使猪价持续走高,母猪存栏量不会快速恢复,2015年猪市上涨空间很大,7~9月份猪价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