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理论版整版报道我校教师文章:实施人口发展战略迈向人力资源强省

10.04.2016  10:17
编者按:《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十三五”期间要实施十四个大的战略,作为中国人口大省的河南如何认识和落实这些重大战略的内涵和意义?3月28日,《河南日报》理论版“国家战略的河南作为”专版刊登了我校商学院劳动经济学科组以及产业经济研究所李中建、周柯、孔喜梅、王芳几位专家教授的理论宣传文章。该版发表后,收到很大社会效果,省委组织部相关领导阅后给予高度肯定,并委派组织部人才处刘吉利副处长一行于4月6号下午来我校与专家座谈,就河南省人才工作的创新思路听取意见,并高度肯定了我校专家的研究成果。现将专刊全文予以刊登。


河南日报》2016年3月28日第11版(理论版)

                                                                              实施人口发展战略  迈向人力资源强省

        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后,中国经济步入结构调整、动力转换和创新驱动的新阶段。其中,传统的人口数量红利趋于衰竭,必须通过生育政策、教育体制、人才政策等的调整,产生新一波的人口质量红利,有效支撑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战略。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因素和归宿,河南作为人口大省和经济大省,要抓住人口政策调整的契机,大力提升人口质量和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为人口大省经济社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1.培育发展动力源的长远部署
        人口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最基本国情之一,而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重要的创新供给要素。“十三五”时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也是风险隐患增多的矛盾叠加期。在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及时调整人口发展战略是化解风险集聚提升发展后劲的重要举措。人口发展战略着力于人口数量、质量和构成三个方面,包含生育政策、教育规划、医疗改革、养老保障方案等。为应对未来经济和社会问题,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了新的发展战略:
        在生育政策上,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计划生育工作由以往“控制人口数量”向“调控总量、提升素质、优化结构、合理分布”转变,并提出提高生殖健康、妇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务水平。
        在教育规划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终身教育并举,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加大中西部和边远、贫困地区公共教育投入倾斜力度,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让“工匠精神”助力职教扶贫。以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社会创新体系为目的,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
        在医疗改革上,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减轻大病患者负担。今年中央财政安排城乡医疗救助补助资金160亿元,增长9.6%。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财政补助由每人每年380元提高到420元。积极协调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
        在养老保障方案上,构建养老服务体系,切实应对人口老龄化。织密织牢社会保障安全网,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开展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进多种形式的医养结合。弘扬敬老、养老、助老社会风尚,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的新人口发展战略,是应对未来经济社会挑战,培育新的发展动力源的长远部署:
        首先,变动生育政策是应对未来劳动力短缺和养老的内在要求。据统计,我国2015年全年出生人口为1655万人,比上一年减少32万人;截至第六次人口普查,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仅为3.10人。这些数据表明中国确实已长期处于低生育率水平。长期低生育率的存在使得少子化日趋严重,加速人口老龄化,我国人口红利将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招工难、娶妻难、养老难等尖锐问题。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可直接增加劳动力供给,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其次,发展高质教育是“人口数量红利”向“人口质量红利”转变的必然条件。教育承载着国家的未来、人民的期盼,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当前劳动力就业压力与企业“用工荒”产生矛盾:一方面是大量的就业人口需要工作,另一方面则是广大企业的“用工荒”,这反映出就业人员的劳动技能、技术水平与市场岗位需求不适应、不匹配。此次规划着力于“义教标准化、高中普及化、名校一流化、劳龄提高化”,有利于全面提升劳动力素质,从根本上缩小收入差距,同时促进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
        再次,推行医疗改革是增进人民福利的制度保障。医改最引人注目的是全面覆盖大病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是在基本医疗保障的基础上,对大病患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给予进一步保障的一项制度性安排,这种制度安排做到了对“脱贫四五年,一病回从前”现象的防范,进一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新医改的推行是由注重“锦上添花”变为更有效的“雪中送炭”,真正增进人民福利,切实改善民生。
        最后,完善养老保障是实现共享发展的基本途径。共享发展是指将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完善养老保障使老年人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使年轻人在尊老爱老的环境下增强发展动力,这种以人为本的保障措施有利于增进人民团结,共同促进社会进步。社会老龄化的现实下,我国积极建设养老服务体系,对减轻社会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2.人才强省战略成效凸显
        作为人力资源大省,河南充分利用和发掘了丰富的人口红利,通过人口数量政策、人口质量政策和人才强省战略,加快人力资源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实现了在区域竞争中的位次前移,从传统农业大省一跃成为重要的工业大省和经济大省。
        高度重视人口质量提高。持续加大教育和卫生事业投入,促进人口质量的提高。根据河南省1990年第四次、2000年第五次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河南省文盲率依次为16.15%、5.87%、4.25%;每十万人中受小学教育的人口数量依次为34730人、33196人、24108人,每十万人受初中教育的人口数量依次为26540人、39392人,42460人;受高中教育的人口数量依次为7070人、10031人、13212人;受大学教育的人数分别为850人、2674人、6389人。以上数据充分说明了河南省人口受教育水平的改善和提升。河南省人口预期寿命1990年为70岁,2000年为72.8岁,2010年为74.6岁,充分表明了河南省人口质量提升政策的有效性。
        全方位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河南要在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打造中原崛起的人才高地。河南省人才战略可简要总结为:“高瞻远瞩”、“因产制宜”、“脚踏实地”和“终身学习”。
        一是高瞻远瞩,制定长期人才战略规划。2010年,省委、省政府就发布了《河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纲要》明确了河南省人才战略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战略目标和总体部署,以人才强省战略为目标,以河南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为依托,以重大工程项目为载体,统筹经济、管理、技术、社会和公共服务等各类人才体系和人才梯队建设。
        二是因产制宜,实现产业和人才的共同成长。河南将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实施国家三大战略的重要抓手,河南相继出台了《关于为“三个规划”和产业集聚区建设提供有力人才支撑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建设郑州航空港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的若干意见》。河南的“因产制宜”,就是以平台建设为抓手,紧紧围绕产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服务人才,产业因人才而兴盛,人才依产业而卓越,实现产业发展和人才技能水平提升的良性互动。
        三是脚踏实地,围绕产业链打造“不断档”的人才梯队。产业兴旺发达的主体,是大量的有实用技能的、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的蓝领工人。如何使这样庞大的有一定技能水平的技术工人在“干中学”,不断培养技术工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使其以高度的忠诚度和责任感工作,是产业发展的支撑性力量。河南围绕产业“产品链”和“价值链”,着力培育产业“产品链”和“价值链”各环节所需的人才梯队,确保产业发展人才“不断档”。职业教育改革是人力资源改革的关键环节,是加快提升劳动力素质的重要途径。河南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2014年,全省共有职业院校962所,在校生达210万人,高职、中职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保持在90%和96%以上。这些技术技能型人才已经成为产业大军的主要来源。
        四是完善终身学习体系,确保知识型社会中人才不脱节。知识与技术型人才虽然是经济发展中最能动的要素,却也是“损耗”和淘汰最快的因素。河南特别重视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规划》中指出: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产学结合,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形成一支规模相当、技能精湛、能够满足产业优化升级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保证人才与产业升级和知识更新不脱节。

        3.进一步释放人力资源优势和活力
        要实现“十三五”规划《纲要》的远期目标,河南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好新的人口优势,通过优化政策、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改善环境等方面的措施,使人力资源的优势和活力逐步释放,推动河南经济社会实现协调与共享式发展。
        全面落实两孩政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一是要通过延长产假、增加补贴、给予奖励、提高女性产前检查及生产费用的报销比例等方式提高育龄人群的生育意愿。二是扩大和提高免费提供新生儿筛查救治的范围和力度,降低新生儿缺陷率,消除公众特别是高龄产妇的生育顾虑。三是积极发动政府和社会力量,设立针对0-3岁儿童的托幼机构,缓解育儿负担。四是加大财政拨款资助力度,提高公办幼儿园数量和水平,满足社会需求。五是扩大生育险在“非职工”和农村的覆盖范围,降低生育的经济负担。六是继续加大对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非医学需要的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行为的监管力度,综合治理人口性别失衡问题。七是加大对存在特殊困难的计划生育家庭的帮扶力度。
        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推进各类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水平。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把素质教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作为各类人才教育的重点,全面提高教育水平。一是大力发展学前教育,鼓励普惠性托幼机构发展,满足新的人口政策下对幼儿教育的需求。二是加大义务教育资源整合力度,推进教育资源的布局调整,改善教育资源薄弱学校和地区的办学条件和水平。三是要加大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力度,通过给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等方式推进高中教育的普及。四是加大各类职业教育投入力度,推进有特色、适应市场需求的职业院校发展。五是加大高等教育投入力度,加强高水平大学建设。六是加大对民办教育和特殊教育的支持力度。七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
        全面提高人力资源水平,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推进人才强省战略。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要素,实现人才强省战略,一是要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和进修机制,强化实用型和技能性人才的培养开发模式。二是完善高级蓝领、高技能领军人才和“大国工匠”的培养机制,完善并推广新型学徒制和工学相结合等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三是以“高精尖缺”为导向,搭建高层次发展平台,实施高层次和顶级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工程。四是加大农业、医药、高新技术等重点领域基础人才培养力度,为关键领域的国际性、前瞻性、先进性的重大突破提供支持;五是加大对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体系,积极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全面构建养老体系,大力发展老龄产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近十年来河南省老龄人口抚养比持续增长,2014年达13.5%。可以预计,河南省人口老龄化程度将继续加深。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一是加快推进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积极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为农业人口提供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二是积极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服务为辅助、公共福利设施养老为补充,社会保险为保障的综合养老体系。三是大力发展以政府主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老龄产业和老龄服务业发展模式,提高老年人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四是加快完善老年法律法规体系,依法治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医疗、社会救济等社会经济问题,切实保障老年人的正常生活和基本权益。五是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加大相关的妇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务供给,积极调整人口结构,完善人口发展战略。
        全面鼓励劳动要素流动,积极优化就业的产业结构,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河南省2014年第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分别为40.7%、30.6%和28.7%,产业发展水平及结构与全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要提高劳动要素的横向和纵向流动性,优化产业结构,激发发展活力,一是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适度规模经营为指导,建设集约、高效、可持续的现代农业体系,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降低农业从业人口。二是大力培育和发展二、三产业,实施中国制造2025河南行动,积极培育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百千万”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快速均衡发展。三是逐渐消除户籍、医保等制度对人才有序流动的制约和限制。四是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完善入城农民就业、户籍、养老、医保等相关社会福利。五是加大创新创业环境建设,增加创新资源供给,从政策、准入门槛等层面积极打造面向各类人群创新创业支持系统和服务平台,形成创新创业新格局。
       
        4.争取国家更大支持实现人口红利从数量到质量转变
        中国的发展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缩影,而河南又是中国的一个缩影;作为人口和经济大省,河南要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顺利实现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发展道路,实现人口数量红利向质量红利的转型,除中原人民共同努力外,还需要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
        一是支持河南高等教育迈上一流水平。首先,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和经济大省,没有一所985高校,这与人口大省的地位极不匹配,急需国家在高等教育布局政策上倾斜,如进一步支持将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建设成国内一流大学,支持国际国内名校成立河南分校、签署合作协议、联合培养优秀人才等。其次,期待国内一流高校能从河南录取更多的优质生源。根据高考报名人数来确定国内一流大学对河南考生录取名额,使更多的优秀河南学子能接受优质高等教育,发挥高等教育在促进后发地区人才开发和扶持的功能。
        二是在高端人才支持计划上向人口大省倾斜。在创新驱动、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背景下,高端人才团队的实验创新、中试、生产和产品销售,能产生巨大的就业效应,只有通过高端人才的引领和带动,才能将河南的人口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人才优势。在国家的“高精尖缺”人才布局上,通过重点支持河南的引智工程,使重大人才工程在人口大省和经济大省里有发挥作用的广阔舞台,使人口大省共享创新发展的实惠。
        三是国家应对河南职业教育有更大投入。给予更多的资金、项目支持,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扶持一批符合条件的普通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型职业技术学院。切实发挥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功能,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养一大批有技能高素质的蓝领工人,使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河南开花结果,有效支撑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为人口大省插上腾飞的翅膀。
        四是国家应在河南布局更多的产业项目。河南处于连贯南北、承东启西的中枢地带,“”字形高铁网络形成、郑欧班列开通、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成就巨大,日益显示了河南的区位优势。在河南布局更多的产业项目,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既有利于利用河南的人力资源优势,降低企业的用工成本,带动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更大的意义在于使大量的劳动力可以本省本地就业,既缓解了全国交通的压力,又有助于解决因大量劳动力外出导致的空巢家庭的出现,有助于实现区域联动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郑州大学版权所有,禁止非法转载!2016-04-10 1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