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百年,看那一树花开
风吹了,雪飘了,爱已生根了;
风停了,雪化了,爱已发芽了;
来了,走了,爱已开花了;
冬去了,春来了,爱已长大了。
……
2016年,小雪节气,晶莹的初雪蹁跹起舞,当这首唯美、温情的《爱在百年》再次撩拨你我的心弦时,河南大学已走过一世纪沧桑砥砺、一百年春华秋实。走进这所百年学府,随处呈递“金名片”:颇有掌故的贡院碑、匠心独运的大礼堂、载史兰台的近代建筑群等黉宫圣殿,成为富于河大气质与神韵的“有形印记”。
另一种“无形印记”,同样令人心仪神往。折光信仰的校训、凝聚灵魂的校歌、叫响中原乃至全国的“铁塔牌”烙印等,都成为光韵璀璨的文化瑰宝。在这些“有形印记”“无形印记”的陶冶、滋养下,“文明之花”在河大园里生根了、发芽了、开花了、长大了,最终织就成“一树花开”的馨香画卷。
此刻,我们不禁要问,文明是什么?
驻笔凝思,终有所悟。于文明,于河大,正有四个鲜活的故事,能注解“文明之花”的曼妙多姿,勾勒我们所期待的丽质芳容。
第一个,是“50个小橙帽深沉的爱”
暮秋时节,夕阳西下,幽雅别致的琴键楼旁,余晖映红的湖面在微风吹佛下波光粼粼,美不胜收。此时,正值下班、放学高峰期,尽管人来人往、车流如潮,却是干净整洁、清爽宜人。不少师生说,“与之前相比,这里变化太大了,景致美得令人不敢想象。”
不远处,张运茂同学与3名头戴小橙帽的小伙伴正忙碌而有序地“走、看、拍、评”,对乱贴乱停乱放、“脏、乱、差”等不文明现象进行监督、劝告和教育。
张运茂,化学化工学院2014级研究生。2010年,他以高分考入我校化学工程专业,本科毕业后,因品学兼优被推免留校读研。头戴小橙帽的小伙伴们是“校园文明观察员”,今年5月份由校文明办组建,两个校区共计50名。
只因对学校“爱的深沉”,张运茂对文明校园的建设“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在《河南大学文明观察员招募公告》发布5分钟后,他就关注到了信息,20分钟后就向校文明办递交了报名表。
“作为河大一员,怎能不为学校的文明建设贡献一份力量?”这是张运茂的肺腑之言,也是50个“小橙帽”的精神写照。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空,都有“小橙帽”在校园里穿梭忙碌的身影。对于这群“小橙帽”来说,他们没有美丽的誓言,没有惊人的故事,却是一直在“出实招、做实事”——捡拾一片垃圾、引导一次绕行、清理一个广告、规范一次停车等,随时随地,不计回报,勇破“顽疾”,守护文明。
雨滴入土方润物,千万溪流聚成海。学校是“大家”,每个家庭成员的意识观念、个人素质、思想言行都影响着文明校园建设。做好全国文明单位建设工作,需要依靠每位师生的共同努力,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自觉养成文明习惯,提升文明素养,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现如今,在“小橙帽”的爱护下,在“清洁校园 从我做起”文明新风的吹拂下,“文明之花”处处盛放。不管您走进哪个校区,都能看见喜人变化——景美、人美、思想美,仿佛每一株小草都会说话,每一堵墙壁都充满睿智,每一个宣传栏都成为一面镜鉴。
第二个,是“李申申的春天”
当前,高校的“魂魄”是什么?
在我校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李申申教授看来,是支撑中华民族独特精神世界的“道”,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阳春三月,校园里的花儿开得绚丽烂漫。3月27日,以李申申为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大招标课题《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研究》顺利通过开题。
这是李申申在科研上厚积薄发的“春天”,也是我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春天”。
李申申说,能获批此项重大课题,除了自身多年的文化积淀、理论研究与丰富实践,更重要的是依托于河大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得益于师生们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树立新风尚的实践养成。
李申申的看法很精辟,“长期以来,我校凝聚了一批‘超凡脱俗’的优秀教师队伍。”她认为,“超凡脱俗”不仅在于深厚的学术功底、执着的学术追求,还需有更高的道德境界、更完美的人格修养,能够将学术研究同育人使命密切相联,追求学术的本真、育人的本真。
课堂上,这批“超凡脱俗”的优秀教师,运用“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之施教艺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世界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然地融入河大学子的思想深处、血脉之中,以文化成,涵育文明,最终收获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良好成效。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2016年,学校的各项育人工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标”,从细微处见大,从生活中见真。
校党委专门设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讲堂”,现已开展十几场,师生反响热烈;
校园的道路两旁、电梯间、电子屏等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宣传标语及宣传画随处可见;
各学院分别开展了“我为价值观代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座”“日行一善”“图说我们的价值观”等活动,效果明显;
“文明教工”“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共青团员”“青年岗位标兵”“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等一批可亲、可敬、可学的典型受到表彰,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杆;
宣传栏下,“乖,你看那个叔叔多光荣。叔叔告诉我们要爱劳动,当好人,做好事。”李老师带着孩子散步时,总会说说关于“24字”的各类小故事。
……
执著问“道”不畏艰,文明花开别样红。2014级武静同学说:“看得多了,听得多了,时间长了,‘24字’不仅仅是能言善道、入脑入心,更重要的是自觉自律,并践之于行。”
第三个,是“张晓晖的柔软心肠”
“七尺硬汉,却是一副柔软心肠。带着母亲般不求回报的爱心,火车当脚,背包为翼,只为山区的贫困学子,只为那眼神中的渴望。”这是2016年河南省庆祝第32个教师节暨“河南最美教师”颁奖典礼上的颁奖辞。
这个“七尺男儿”是张晓晖,我校外语学院德语教师。这份“柔软心肠”,是他发起“母亲助学金”的善心大爱。
晓晖的故事很久,久到要从2006年说起。10年前的12月6日,当得知一个学生竟然用睡眠来抵抗饥饿时,他内心无比酸楚。凌晨,他夜不能寐,率身垂范,在网上开始发起捐款活动,自此汇聚人间大爱。
晓晖的善举很多,多到不胜枚举。他先后30次支教助学,募资140余万元,物资50余万元,资助贫困生多达2000余人,募捐5000余册图书、4000余件衣物、5000余份文具,发起20支志愿支教团队,关爱留守儿童、失独老人、残疾家庭。
晓晖的事迹很感人,每每读来都是眼含热泪。《那个名叫小狗的男孩》《带着母亲缝补的背包远行的小女孩》《山区孩子冻伤的手》《我的学生,他辍学了》《跪在角落里的女孩》……这份如母亲般没有条件的爱,在渴求关怀的孩子们的心田里生根发芽,开出灿烂的花朵。
与此同时,广大师生也在扩展、延续同样的“善心善举”。
据不完全统计,学校现有2万余名师生志愿者,每逢寒暑假期、双休日、节庆日,广大志愿者以服务民生、社会发展为内容,深入到城镇街区、居民院落、农家住户、田间地头,开展多种富有实效的服务活动,播撒爱心,传递文明,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携手同行多年,这份“无私的爱”一直存续,从未消减半分。我们有理由坚信,张晓辉的“柔软心肠”将在校园内外传承、流淌。
第四个,是“‘不忘初心’的家国情怀”
百年经纬。河南大学从历史的深处走来,并没有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
一百年前,“……根本之救治法若何?是非多遣留学欧美,以造就真才不可。……初而乞诸邻邦,归而飨诸祖国,其有裨于民智、民德、民力、民权、民生者必多。” 我校首任校长林伯襄发布的《筹备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公启》以“留学欧美”为提升文明之途径,以“有裨于民智、民德、民力、民权、民生”为建设文明之目标。这是先辈始创学校时的初心。
一百年来,这条路越来越清晰,走得也越来越坚定。2015年,我校再次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并先后被评为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教育系统学雷锋活动优秀群体等。这不是历史的巧合,而是历史的积累和转接。
今天,河大人以“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为校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文明建设全过程,以传承创新文化,引领社会文明风尚为已任,以高远的视野不断提升文明建设品质。
今天,河大人以“百折不挠,自强不息”作精神,拓宽建设理念、突出高校特色、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文明建设思路,以创新的思维拓展文明建设路径。
今天,河大人坚守“悠且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参与中央及省、市文明办组织的各项活动,做到文明建设常态化、文明校园制度化,以务实的作风推进文明建设步伐。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文明办主任刘云山曾指出,“文明创建重在建设,建设的是思想、精神,建设的是道德、风尚。”我们很欣喜地看到,在学校104载的办学历程中,很多坚守思想与精神的日子一天天走过,很多光大道德与风尚的故事依然在发生。
文明建设是我校的全局工作,也是“双一流”创建的重要内容。一年来,通过文明建设,学校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形成了强大的发展合力,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入选国家“111计划”、 获批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基地等亮点迭出,优势凸显,为“双一流”创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与保障。
“这是最好的未来”。新百年,我校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推动文明建设工作步入“新常态”,为争创“双一流”,为文明开封和文明河南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