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红白事中的娘家人习俗
婚嫁庆典:提亲、相亲、订亲处处讲究、步步有礼,但尤甚者非典礼莫属。送亲队伍一到,全场振奋,搬凳、递烟、喜迎娘家人,花轿前更热闹,小辈人把着轿门要饷银,小礼到手方撤兵。新娘玉手不能空,执客递上下轿礼,引亲领新郎至轿前鞠躬请其下轿,在新娘下轿之时,乐起《百鸟朝凤》,鞭炮齐鸣,送客随之入席。待新人拜天地的仪式结束后,娘家人给执事个红包小礼,并请新郎的舅家与老舅家人入席。席面的最高礼仪是亲家看酒,新郎的父母亲在执事、执客及端酒人的陪同下,分别到男女送客席前,在执事“亲家看酒”的招呼声中,逐桌给客人敬酒。席间要给掂盆的、带钥匙的、开箱的封红包小礼,换出盆与钥匙,打开箱柜,并商定瞧、叫、住、还的有关事项。席后执客按送饭食的份数,根据每包烧饼的数量,回相应点红点的小蒸馍,此礼手帕包6~12个,用于伴娘的回礼。
生儿育女喜庆宴,多选一九、二九、满月办,娘家人是大礼斗米、斗面、长命锁,儿童衣裳、手推车,数目不菲的看孩礼和其他东西。当娘家人办完看孩的一系列事入座后方能开席,喜面条为此时的基本食谱。
白事方面:对亡人的处理,如洗脸、服饰、停辅、顺材、成殓、殡葬以及孝子各自任务的安排等,都需得到娘家人的认可。
领孝、成殓、殡葬必备白纸或锡箔两份,来去都需吊孝,其格式如下:娘家人到孝子的街口聚齐,女客前行用手帕掩面号啕大哭,男客随后肃穆前行,进门后女客至灵床或灵柩旁哭灵,男客排列于灵前,将白纸或锡箔交于孝子,在执事“点纸,请客吊孝”的吆喝声中,孝子点纸,男客下跪,趴下哭唁,执事手拉劝止,直起上身再磕仨头后站起,在执事的“谢”声中,孝子对众客人磕个头,客人作揖回礼,辈分高者免回礼,此为吊孝。此时哭灵的女客,在执客劝止后,随同男客一道退出现场。娘家人返回前祭奠格式同上,出门取下孝帽。女客参加祭奠,来去都需哭祭。而今祭奠时不论男女,有仅磕四个头的,也有以四鞠躬替代的,来去均如此也未尝不可,礼到即成。
领孝:报丧后娘家人带白纸或锡箔前往吊孝并领取孝衣,俗称领孝。此孝衣是孝子为娘家人的晚辈制作的,侄儿与侄媳为窄面丈六大孝衣,以下各辈均给一条白裤料,至于孝帽是去一次领一次,俗话说娘家人不戴回头孝,凡穿孝衣者在办事的头天晚上要派人去守灵。
初次祭奠后,即开始了解亡者生前死后的诸般情况,综合所闻所见,论定亡者的一生及家人的孝顺情况。
成殓:去时礼仪同前,祭奠后入席,孝子行送孝、送菜礼后客人用饭。待成殓时辰一到,在执事安排下检视亡人遗容、穿戴及随葬物品,完毕在钉口前,男客吊孝,女客哭灵后哭走,男客随后,出门后取下孝帽。
殡葬:带火鞭、花圈、锡箔及大麻烫、肉、干湿果、各种时令礼品等供飨全套或部分前往,至街口孝子聚齐穿孝衣,执事安排孝子号啕接迎,磕头后哭回,随后在凄厉的哀乐声中,跟在抬供飨的忙供后面到灵堂祭奠,其方式同前。祭奠后入席,待以最高标准,此时有个孝子送孝礼,在上第一道热菜时有个孝子送菜礼,中间有个孝子看菜礼,结束前有个孝子谢菜礼。其方式为:在执事的招呼声中,男女孝子拄哀杖哀号,分别到席前磕个头离去,悲则催怜为孝子之至宝。饭后随间断的三声炮响,执事安排娘家人祭奠,随后男客在后,女客在前哭离现场,出门后脱去孝衣孝帽,空篮用水担一头挑着走。亡者的娘家侄儿等少数男客送灵柩至坟,在孝子抓土撒棺前,执事安排“请客烧纸”,磕四个头祭奠后脱去孝衣孝帽离去。
娘家人有提意见及要求改正的权利,但穷儿不可富葬也需顾及。有惩治不孝子的权利,此仅停留在象征层面,俗话说亲舅不打亲外甥。
至于七数、百日,一、二周年及日后迁坟移葬,供品以锡箔、油条为主,或加火鞭及时令礼品。三周年大办时,供品以火鞭、花圈、锡箔、大麻烫及时令礼品。礼仪按神三鬼四的方式或磕头或鞠躬。女客不再哭祭。
三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此指总纲不变的细节而言,如有分歧按约定乡俗办,特殊情况由双方执事相互尊重协商处理。这就是红白事中的娘家人习俗,至今仍在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