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玉米为什么高产

30.11.2016  16:36
      焦作市今年玉米种植面积196.27万亩,玉米平均亩穗数4176.7穗,较去年亩增57.9穗;平均单产611.4公斤,较去年增加4.5公斤,继续保持粮食单产全国领先水平。这是11月17日,记者从焦作农业部门获知的信息。

        近年来,焦作玉米单产可谓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是什么力量助推这里玉米单产纪录不断刷新?焦作玉米高产背后有何秘诀?

        连续6年创17项全国高产纪录

        “今年又是个丰收年,俺种植了140多亩玉米,亩产量比去年增加了不少。”修武县种粮大户王祖刚高兴地对记者说。

        焦作市农业局的一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玉米种植面积212.6万亩,平均亩穗数4098穗,平均单产598.2公斤;

        2015年,玉米种植面积212.6万亩,平均亩穗数4118.8穗,平均单产606.9公斤;

        2016年,玉米种植面积196.27万亩,平均亩穗数4176.7穗,平均单产611.4公斤。

        “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焦作玉米种植面积呈减小趋势,单产却步步高升,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焦作市农业局局长王国建介绍说,同时,玉米高产攻关田也取得新突破。

        不久前,以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研究员任洪志为组长的专家组,对中原经济区小麦玉米两熟高产高效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单位——河南平安种业在温县的豫安3号夏玉米进行田间现场测产验收,其中,十五亩超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达1051.99公斤;千亩高产示范区平均亩产857.24公斤;万亩辐射区平均亩产715.4公斤。

        而修武县郇封镇王里长屯村的10亩高产攻关田平均单产达1224.7公斤,再创我省玉米单产新纪录。这里连续6年创造出17项全国高产纪录,使修武从一个不起眼的农业小县挺进全国粮食高产强县之列。

        优良品种覆盖率达100%

        焦作玉米为何连年高产?

        “首先是底子好。”焦作市农业局副局长石家富认为,春不晚临,冬不早至,日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的山前河北川地独特气候是这里玉米优质高产的外在因素。他进一步解释说,从纬度上讲,焦作正好处于我国最适宜种植区的中间地带;从土源上讲,这一带位于黄河冲积扇平原,土地肥沃。黄河、沁河水的灌溉也是形成玉米好品质的原因。

        “在种子选育上,70%以上的玉米种子属于包衣种子,非包衣种子在播种时也都进行了药剂浸种。同时,品种结构以优质高产为主,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100%。”焦作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王万泉介绍说。“焦作市目前有种子公司几十家,每年都有一批在产量、品质和适应性等方面有突破的种子问世。”

        修武县农业局局长杨法谊,曾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农业先进个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等称号。今年,他试种的4个玉米新品种,就具有通风透光好、提高群体数量、高密度种植、抗倒伏、便于田间管理和机械化作业、粮食产量高等特点。

        “抢播抢种也是关键。”石家富介绍说,每年夏播时节,当地农业部门都组织群众克服灾害性天气的不利影响,抢收抢种,整体夏播时间集中,大面积播种期在6月4日至6月14日,确保了秋作物的正常生长,为实现秋粮丰产丰收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定要给他们记上一功

        黏虫、二点委夜蛾、玉米螟、棉铃虫、玉米叶斑病是玉米的主要病虫,对玉米生产威胁极大。而焦作正处于黏虫等迁飞性、爆发性害虫的迁飞带上。

        焦作市植保站副站长、农技推广研究员张玉华介绍说,通过植保工程项目,当地在孟州、沁阳、博爱、武陟建立了重大病虫监测预警站,安装频振式虫情测报灯,并在孟州市建立了迁飞性害虫高空监测诱集灯,能够很好掌握重大病虫的发生动态,准确预测其发生趋势和防治适期。

        以种子、农药、肥料等为重点,当地积极组织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确保农民群众用上合格、安全、放心的农资。今年夏播以来,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593人,查获不合格化肥3000公斤、农药150公斤,办结案件4起。

        “一定要给他们记上一功。”孟州市城伯镇种粮大户张胜利望着喜获丰收的玉米合不拢嘴,他指着不远处忙碌的人影对记者说,“这些技术员经常来地里,手把手教我如何安苗、如何防病虫害、如何施肥。”

        据了解,焦作市农业部门组织开展“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科技行动”,组织444名科技人员,分包全市1730个行政村开展秋粮生产技术服务,分片包乡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以追肥、浇水和病虫害防治为重点,对农户因地制宜地分类指导。

        “今年全市共举办技术培训班100余期次,培训农民12万余人次,发放秋田管理、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资料19万余份。”王万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