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衷理财放贷 上市公司“不务正业”
从炒房、炒股到购买银行信托理财产品、发放委托贷款,上市公司利用富余资金投资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在A股市场上也由来已久,尤其是近几年,手握“重金”的上市公司热衷“资金运作”的现象愈演愈烈,也频频暴露在媒体的聚光灯下。
进入2014年,上市公司理财热情更是发酵升温。4月10日,兖州煤业发布公告称从不同银行分别购买了总计额度为49亿元的理财产品,令人咋舌。而这仅仅是上市公司投资银行理财的一个缩影。统计显示,截至4月30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今年公告购买理财产品次数达3882次,涉及金额达2676.38亿元。除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外,委托贷款也是上市公司热衷的资金运作项目之一。梳理上市公司公告可以发现,这些委托贷款的利率普遍高于市场利率,甚至部分超过20%多,可以算得是真正的“高利贷”。
面对愈演愈烈的上市公司理财放贷事实,人们不禁要问,动辄上亿元甚至数十亿元投向理财产品或放贷,上市公司真的有那么多“闲钱”吗?是什么让上市公司这样的产业资本摇身变成了“金融资本”?
资料显示,上市公司热衷理财始于2011年。当年在调结构、促转型的经济形势和收紧流动性的金融环境下,市场资金出现结构性不平衡,一些上市公司从中嗅到机遇,大规模资金砸向银行、信托理财产品以及向无关联公司提供高息委托贷,尤其是向房地产行业的“输血”明显增加。
业内人士表示,2011年上半年宏观经济环境的确给这些“不务正业”的上市公司提供了放贷的土壤,信贷逐步紧张使得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而为了保障企业经营,它们被迫只能选择高息贷款来维系企业的正常运转。相比之下,背靠资本市场大树,上市公司很容易获得资金。在高额回报的诱惑下,原应投入实业的闲钱开始源源不断向虚拟经济领域输送,并反过来助推了中小企业借贷的成本。换言之,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正依托“上市”的强势平台,将以“实业”名义募集的资金投放到虚拟市场。
众所周知,上市公司之所以能够上市融资以及再融资,就是因为其有被监管层和投资者认可的募投项目,而这些项目一般为实体经济层面。但据业内人士透露,有的公司在实业或主业不振的时候,就想起了虚拟经济和钱生钱的游戏,并打起了募集资金的主意。而且用于财务性投资的资金究竟是自有资金还是募集资金,监管机构很难辨别,有上市公司也因此打了擦边球。从过去中小板、创业板超募资金最终用途来看,也曾出现过用募集资金置换自有资金或银行贷款,挪作他用的现象。
在上述人士看来,2013年下半年以来的资金紧张以及市场利率的攀升给上市公司理财放贷再添一把火,在目前实体经济回报率下滑的背景下,从“钱生钱”游戏中尝到甜头的上市公司重心将会越来越向资金运作。而上市公司年报也显示,“吃利息”已经成为一些上市公司利润的重要来源。市场不仅对其中隐藏的投资风险开始警惕,更是对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初衷产生怀疑。
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热衷于从事金融投资,短期内可能为企业创造巨额利润,但企业的资金是有限的,过度的金融投资必然导致对主业投资的削弱。而原本应该用于补充现金流、项目扩建等实业的募集资金加速向虚拟经济的流动,变相抬高社会融资成本,有掏空实体经济的潜在威胁。有不愿透露姓名的券商分析师认为,上市公司涉足委托理财本无可厚非,但在高利益驱动下,很多已经演变成了一种变相发放高利贷的行为,放大了信贷风险。数据显示,随着上市公司投入理财市场的资金规模日渐庞大,其所占公司净资产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增速放缓,房地产市场降温,上市公司理财产品潜在的风险也引发市场担忧。“虽然说大部分公司都相对谨慎,投资的也多为保本型产品,但部分资金也确有流向收益可能更高的非保本产品,包括委托贷款,这其中的风险也值得关注。”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如此多的上市公司“不务正业”热衷炒股、理财、放贷等虚拟经济游戏,不仅掩盖了企业业绩可能下滑的不良现象,也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实体融资成本,恶化实体企业的融资环境,使得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成为一句空话。
资本市场的功能原本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其目的是让有发展前途的企业通过市场融资以发展壮大,如果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将闲置资金甚至募集资金挪作他用,而不是安心发展主业,这就有违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初衷。最新发布的“新国九条”也提出,紧紧围绕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更好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促进创新创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高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