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助推经济赶超发展

07.08.2015  11:25

      新常态下,加快推进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核心任务,是推进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重要基础,是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市正处于“保持态势、创新优势、转型升级、赶超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对于濮阳在新常态下实现弯道超车至关重要。       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市委、市政府把握大势、统揽全局,强调统筹推动稳增长、调结构,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做大做强高成长性制造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濮阳产业升级版。       关键词:明确发展重点       今后一段时期,濮阳市的发展重点是全面落实稳增长保态势的重大专项,加快发展化工、石油机械装备制造、家具制造、食品加工、羽绒制品及服饰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扩大规模、提升层次,增强核心竞争优势。       瞄准产业发展新趋势,精心选择重点突破领域,出台实施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专项,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发展制高点。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市服务业大会精神,突出抓好现代物流、金融、文化旅游、信息服务、健康养老、商贸服务等六大领域,每个业态都要成立推进小组,实施好服务业发展专项,以重点领域突破带动服务业全局发展。充分挖掘濮阳龙文化、杂技文化等文化资源优势,利用濮阳乒乓球在业界的影响力,切实谋划实施一批产业重点项目,营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关键词:产业转移瞄准新业态       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中,拉动作用大、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重大项目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下半年,濮阳市将按照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坚持“储备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达产一批”的思路,科学谋划、加快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其中,要重点抓好丰利石化丙烯及联产芳烃、中原大化气化岛、盛润集团甲醇制芳烃、班德路萜烯树脂二期、望联石油设备、一龙恒业石油钻采、全友家私中部工业园、龙都生物聚乳酸纤维等龙头项目和关键节点项目,以项目建设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在谋划实施重大项目时,注重打造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发挥市场主导作用,鼓励企业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联合、兼并,膨胀规模、提升层次,快速做大做强。鼓励引导制造业服务化,促进优势企业向研发、设计、物流、营销、品牌推广、系统集成方面发展。抢抓国家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重大机遇,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十年行动计划,顺应互联网与工业行业加速融合发展趋势,研究政策,及时跟进,谋划对接项目,抢占智能制造的战略制高点。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业态,努力培育一批支撑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今年6月份,濮阳市组团参加豫沪产业转移合作系列对接活动,成功签约27个项目,项目总投资192亿元。签约项目涵盖金融、化工、装备制造、电子商务、物流、卫生、教育等领域,呈现出合作领域宽、项目质量高、投资规模大的特点,这些项目的实施将对濮阳市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城市竞争力起到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完善产业载体       产业载体是指支撑维持某一产业形成、存在和发展的各种物质条件和文化条件。其中,产业集聚区是对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最具吸引力的产业载体。       今后,濮阳市的产业集聚区要重点构建完善的配套服务体系,加快信息服务中心、创业服务中心、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科技服务中心等功能平台和住房、餐饮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配套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吸引力。要推进市化工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服务业“两区”(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要完成规划调整,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路网,加快供排水、供电、供热、供气、信息网络等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基础设施支撑能力。       与此同时,要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加大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力度,确保年内新增产值超亿元龙头企业4家,争取2个以上产业化集群进入省级产业化集群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