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优化发展环境助推赶超发展

25.05.2015  10:43

      市委近日决定,利用两个月时间,开展优化产业集聚区周边环境集中整治活动,着力解决恶意阻工、乱搭乱建、乱栽乱种等突出问题。5月14日,我市又召开会议,对集中整治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市委的这一决定非常及时,对进一步优化我市发展环境、助推赶超发展意义重大。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市委部署,统一思想,迅速行动,切实抓紧抓好,确保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4月下旬,市委书记何雄主持召开了六届市委127次常委会,分析了当前我市经济运行情况。会议认为,当前全市经济增速回落幅度超过预期,呈现新常态下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阶段性特征,保持态势、创新优势、转型升级、赶超发展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会议要求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务必高度重视,切实把稳增长放在全局工作的首位。稳增长,项目建设是关键。项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细胞和载体。无论是第一、二、三产业发展,还是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都是一个个具体项目在当基础、作支撑。如果没有项目,任何发展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没有项目,赶超目标也将成为镜花水月、空中楼阁。       当前,我市发展形势总体上是好的,已经形成了科学发展、赶超发展的好趋势、好态势、好气势。然而,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和个人不顾发展大局,利益至上的思想有所抬头,致使发展环境优势逐渐弱化,在项目建设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特别是恶意阻工、乱搭乱建、乱栽乱种等尤为突出,严重影响了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       解决好发展环境问题,首先要提高认识。市委书记何雄在前几天召开的全市重点项目暨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产业发展和产业集聚区是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增长极,是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是城镇化的助推器。产业集聚区建设对我市加快科学发展、赶超发展非常关键。产业集聚区的发展要依靠一个个的具体项目来支撑,项目建设需要优良的周边环境。所以,优化产业集聚区周边环境比以往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抓环境就是抓发展,比发展就是比环境。环境是生产力,也是衡量各级干部执政能力和工作作风的试金石。唯有持续不断优化环境,不断创新提升水平,才能保证优化环境工作常抓常新,达到与经济发展同步,营造出比周边地区更宽松、更理想的投资、发展环境,才能创造区域经济的新优势,吸引新兴产业落地濮阳。       解决好发展环境问题,更要抓准当前的重点。优化环境是项系统工程,涵盖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当前,在一些地方恶意阻工、乱搭乱建、乱栽乱种有所抬头,严重影响了产业集聚区项目建设,损害了我市发展环境和招商引资形象。对已征土地、新修道路两侧、城中村内未经规划部门审批许可和城市管理部门备案的违法建筑,以及严重影响市容环境的违规建筑物、到期的临时建筑和改变原批准使用性质的建筑,进行全面排查,依法依规进行全部拆除。对在拟征、待征的群众现有承包土地上出现的乱栽乱种现象要进行全面清理。对恶意改变土地用途,有意增加地面附着物,索取不合理收入、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依规进行处理。更重要的是,要尽快建立健全优化发展环境长效机制,为我市赶超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解决好发展环境问题,还要敢于担当。优化环境刻不容缓,赶超发展时不我待。各级党委、政府要有坐不住的紧迫感,切实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与义务,积极履行自身应尽的职责,为优化环境“添砖加瓦”。针对恶意阻工、私搭乱建、乱栽乱种等,问题发生在哪里就依法处置到哪里。县、乡两级党、政府,村(居)“两委”要切实把这次专项活动作为中心工作来抓,对辖区内恶意阻工、乱搭乱建、乱栽乱种等问题要全面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要建立工作台账,分级专门负责,限定节点,明确时限,部门联动,硬起手腕,依法依规进行集中整治。各级各部门要敢于担当,主动开展工作,利用好这次机会,把一些影响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久拖未决的遗留问题彻底解决掉,为项目建设营造好的环境。       环境就是吸引力,环境就是创造力,环境就是竞争力,环境就是生产力。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也是加快赶超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相信,只要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横下决心,扎实工作,敢于担当,在不长的时间内,濮阳产业集聚区周边环境一定会有一个明显的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