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漯河一企业声称50万元奖励高分考生 真假遭质疑

28.06.2015  11:41

某公司在漯河一高中校门口摆放的宣传版面

“你高考,我助力……”高考前后数日,漯河市多家企业聚在高中门前摆摊吆喝“要捐款、献爱心”,但被大多数家长和学校拒绝。

“设状元、榜眼、探花3项大奖,其中状元奖励1万元……”其中一家企业声称其“红包”最丰厚,且表示再另拿50万元奖励在校生。但此举更是引发不少漯河市民质疑和网友砸砖。到底是真还是假?大河报记者展开调查。

目击|免费喝有奖拿,却遭到冷遇

“同学们过来看看,不仅免费喝牛奶,说不定你或你的同学还能中万元大奖!”昨日在漯河市某高中校门附近,多家企业都在宣传“爱心助考”,其中一家乳制品公司的宣传版面很是诱人:今年的高考状元、榜眼、探花,将分别奖励10000元、5000元、3000元。但记者在现场看到,5分钟内至少有12个学生途经此处,但只有3名同学被宣传人员吸引到宣传摊前,但均待了不到两分钟就走开了。

“您的孩子想出国留学吗?我们正在搞奖励活动,您能给我留个电话吗?”、“只要达到了一本线并参观我们公司,您就有可能得到3000元奖金……”在6月7日和8日的高考日和这几天高考分数公布后,企业的推销声在多家高中门口不绝于耳。

记者在某一高中附近粗略数了一下,打着“助学”“奖励”“公益”类口号的企业宣传摊点足有10多家。

大河报记者观察到,面对这些宣传摊点的围追堵截,大多数师生和家长都不停留。

质疑|捐赠已变味?商家大都作秀?

记者发现,只要到任何一家企业的宣传摊点前多站一会儿,确实能免费吃喝并有小礼品赠送。其中一些声称设立“奖金”的商企,则要求咨询者添加其微信号、填写调查表或散发资料、到该企业细谈、提供家庭贫困证明等,“通过审查”后才有可能拿到奖金。稍加参与就能“占小便宜”,为何市民都避之不及?

漯河市某高中应届毕业生小尚说,早在春节过后,他就接到了一家“爱心企业”的通知,称他的家庭条件已符合为其捐款3000元的标准,当时他非常感动。“但没想到在加入他们的微信和电商平台后,他们又让我拉10个网友去注册。”小尚很气愤地告诉记者,“我感觉受到了软暴力商业侵害,对这类所谓的爱心助考深恶痛绝。”

调查|50万元奖学金,是真还是假?

“依据企业理念,我们决定成立××奖学基金,该基金为50万元,奖励对象为漯河市在校高中生……”大河报记者注意到,上述称奖励考生的乳制品企业,不仅在多家高中门口摆摊宣传,近日还在当地网络、微报、微信上进行发布。

昨日上午,记者以学生家长的名义,拨通了该乳制品企业一名姓王的销售经理的电话,当问及奖金通过何种方式发放时,王经理表示正在协商沟通中。

“那50万元的奖学基金,学生该咋申请啊?”记者问。“这个基金现在还没有正式成立,目前正在和教育局协商中,等成立后就有细则了。”王经理答。“还没成立就到处宣传,这样做合适吗?”记者提出了疑问,“我们董事会已经研究过定了案,确定要在今年成立并运行的,等奖励了这次高考三甲后就操作这事,提前发布也很正常。”王经理说。

专家|鼓励爱心助学,规范鱼龙混杂现象

昨日,曾担任漯河职业技术学院社会系主任的贾新政教授在接受大河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全社会都在关注高考考生和爱心助学,但如果插入过多广告或目的纯粹是促销,那性质就变了”。

贾新政说,“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相关法规制约这种所谓爱心捐助,以至于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企业,堂而皇之地损害公益活动,公益基金的性质和审批、成立和程序、募集与管理、受赠和转赠等,国家有《基金会管理条例》等法规和政策指导,其成立门槛比较高且运行受监管,绝对不得以助学、捐赠等公益活动为名从事营利性活动。”贾新政认为,如果公益活动变了味道,将导致大家对爱心捐款的抵触情绪不断增大,最终造成真正需要受助者面临无人扶持的恶果。

“对那些真正助学、扶贫、济困、助残的企业和各界人士,国家应予以鼓励、扶持和褒扬。”贾新政希望有关部门尽快出台管理办法,以规范公益活动。□大河报首席记者 刘广超 文图

》新闻热线:0371-6590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