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最美湖乡" 涟源三甲:晚清古村的青砖青瓦
中原网讯(记者 袁连贺)12月15日,寻访“最美湖乡”网络行来到涟源三甲,一座相传有八百多年历史的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这里距涟源蓝田城区西南约四公里,与新邵、冷水江毗邻。是南宋梁姓七十世祖梁太义公迁至此处,后裔的聚集地。至今遗存晚清五十多座青砖青瓦庭院。
听听历史的雨
冻雨湿衣。世业堂,三甲乡标志性建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静立在铜盆村深处。
这栋始建于清嘉庆年间,由举人梁治达主修的主体建筑,有6栋大厅堂,6个天井。
虽墙体斑驳,但高啄的檐牙,精美绝伦的镂空木雕,尽显当年主人身份的显赫。
在厅堂天井处抬望眼,一如余光中在《听听那冷雨》中所描述: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灰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黯,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
而那些传奇和故事,就随着这冷雨,穿越时空。
院落主人梁治达与曾国藩同年中举,关系甚密。死时曾国藩赠挽联“有人半夜持山去,何处乘龙带雨来"。其子梁海舲(号学钊),为湘军将领,诰授二品顶戴。
古屋里,第六代孙梁业成向记者说起儿时的记忆:厅堂正中两旁均摆满雕花木桌、木椅,一到过年,家中男丁都要在厅堂中拜见长者,祭拜先祖。有重要节庆,天井地板上要铺上特制木板,以便摆设筵席。相当热闹。
在建于清咸丰初年古屋“于时处”,自称古屋第五代传人梁益银,正在厅堂中一边生火煮着煮食,一边和妻子拉着家常。见到记者,脸上挂着淳朴的笑,让人安心。
古屋的建造主人梁月林,长子为正四品都司梁首善。太平天国时期,曾做为曾国藩募兵勇和团练的负责人。最让他自豪的是,屋名“于时处”为同治六年举人、榜眼及第、翰林院编修,大书法家黄自元所书,“是太爷爷的同学。”
梁益银记得“大年初一,整个古屋,早上给太爷爷拜年的男丁就有四五十人。”
或许,当年的繁华、热闹都随着这雨水,隐在天井石板青苔深深的记忆里。只有这古屋院落里,浩荡着湘军铁骨、血性和湖湘文化的根脉,浸入脚下的土地,滋养这块湘中热土。
重学重文,一脉传承
从世业堂出门往右,会经过一段石板路和石桥。同行的三甲乡党委书记梁志远提醒,这是古时从安化到宝庆茶马古道保存下来的一段。
桥下,墨溪水声潺潺。头顶,冻雨淅淅沥沥。侧耳之间,仿佛能听见悠长的驼铃渐行渐远,走向群山之外。
古屋又一园就位于茶马古道旁。对于它的主人和历史,就连现住的74岁刘新文老太太也弄不清。她只知道二爸爸从别人手里买的祖屋。
村民只能从一块用做家具的木牌上大致推断,这是否曾是某座进士的府第。而流传在62岁村民梁永华记忆的传说中,“这院子以前叫笔挂山,里面没读书的人,写字都比读书人好!”
在涟源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梁育清看来,重学重教、以及深厚文化底蕴,正是古村三甲最大的特点。清末明初,三甲梁姓祠堂等18个组织拥有学产,学田514丘,都用于奖学劝学。 康熙三十六年后到民国,考上秀才举人就有140多人。长沙大火后,迁入蓝田及附近的学校有长郡、大麓等6所,其中大麓和精炼就办在三甲。蓝田、三甲成为湖南教育中心。新中国成立后,三甲的大学生有600多人。
这一点,古屋上斑驳可见的对联----“忠厚乃吾家旧德、读书为后辈生涯”,“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传家无异宝曰清曰慎曰勤,守业有先规惟商惟耕惟读”,也可管中窥豹。
记者在三甲太义广场看到,由民间捐资300万的太义书画馆,几位当地书法世家的老人正在挥毫拨墨。这里除种类丰富的图书,还专门为留守儿童开设书法、绘画培训班。二楼墙壁上,就张贴着孩子们的毛笔书法习作“少年强,中国盛”。
这正是三甲八百年来重学重教一脉传承,也是我们寻访最美湖乡一个最好的注解。
编辑:袁连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