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村财通”服务站下月底前实现村委会全覆盖

06.08.2015  10:16

还在为农村“三资”的监管发愁吗?清新区已开始全面推进“村财通”工程建设,通过“村财通”业务,清新村级财务由此前的现金收付转变为走电子账单,每笔收支可在银行系统查询。值得注意的是,“村财通”为农村“三资”监管人员开通了“短信通”,只要村账有动静即会短信提醒。

目前,清新已在9个村委会试点了“村财通”业务,计划在9月30日前完成208个“村财通”金融服务站建设,实现全区村委会全覆盖。据悉,金融部门力助政府规范村级财务,加强农村“三资”监管,清新未来将利用这一契机,打造农村“三资”管理“政银双监管”的新模式。

农村“三资”监管难题如何破?

清新镇政府划拨的新农村建设费、征地款、青苗补偿款被某经手的村干部贪污,收取的土地租金未存入集体账户被挪作他用,集体资金未经村民代表会议同意私自分发……,笔者获悉,类似的因财务管理混乱造成的村干部经济违纪案件,清新区纪检监察机关自2013年以来共查办了22件。

村干部违纪案件的发生,折射了对农村“三资”监管的不健全。为监管农村“三资”,近年来清新出台了《清远市清新区健全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加快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文件,因地制宜地推行了“村账镇管”、“组账村管”、“组账组管组用”等财务管理新模式,并通过深入推进“勤廉工程”,在村组成立村务监督委员会。

上述措施结合农村综合改革,虽对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起到了阶段性的成效,但目前鉴于农村财务管理尤其是收取现金的管理方式,凸显了较多的管理漏洞。

据清新区财政局前段时间对全区农村“三资”的清理登记,目前初步估算该区农村集体的资金资产约为1.58亿元。当下,清新区的农村综合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如何监督管理这部分资金资产,是一项重要课题。

另外,清新一些村的财务管理还存在着决策不民主,坐收坐支,甚至收、支不进账的情况,个别村务监督委员会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收支单据没经村务监督委员会审验,透明度不高。一个健全的农村“三资”管理模式亟待建立,为此,“村财通”业务应运而生。

每笔村账收支通过手机短信来提醒

太和镇乐园村委会是清新区首批9个“村财通”试点村之一,笔者日前在该村党政服务中心见到墙面上贴着许多“村财通”业务的宣传资料。工作人员见到笔者,顺手拿起电脑旁的POS机介绍起“村财通”的业务内容。据悉,“村财通”可为村民提供助农取款、助农缴费、助农转账等多项金融服务。

笔者获悉,“村财通”另外一个重大作用在于对村级财务的全方位监督。据清新区纪委相关人员称,村委会开通“村财通”业务后,会与村委会经济联合社账户联网挂钩,要求村级账务通过电子金融渠道走账,彻底改变了农村财务管理传统的现金交收模式。

“有了‘村财通’,村民与村居委会、村小组之间的收付业务,都必须通过POS机刷卡办理或到银行交收,村委会和村小组不再收付现金,这样就能有效防止村干部挪用公款,从源头上解决‘坐收坐支’、‘公款私存’、‘备用金超额’等问题,有效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该负责人告诉记者。

值得注意的是,“村财通”还为村委会主任、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镇驻村组长等开通了“短信通”业务,村居委会、村民小组发生的每一笔收支业务,都将自动发送短信到上述人员手机中,实时监控村民小组账户资金的使用情况,解决了农村财务管理领域监管难题。

日前,乐园村委会的账户发生了一笔1万元的支出。该村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潘计成立马就收到了村委会集体账户的支出信息。潘计成说:“以前,每个月要拿着一堆票据进行逐一核查,现如今,通过手机信息就可以实时了解村财务状况了,实在是方便。”

打造“三资”政银双监管模式

记者获悉,清新区“村财通”金融服务站点全区需要建设208个。清新区要求,9月30日前各镇(场)须完成辖下村委会的“村财通”建设工作。届时,清新的“村财通”金融服务站将会实现全区村委会全覆盖。

清新区委副书记张仁健表示,“村财通”工程建设作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抓手,要将其建设与“政银保”、“三资”管理平台等项目有机对接,加强农村村务监督载体建设,做好监督农村“三资”的“试验田”,为推进全区农村综合改革及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探索新路子和新方法。

张仁健说,清新区未来将利用金融部门力助政府规范村级财务契机,打造农村“三资”管理“政银双监管”的新模式。同时,通过“村财通”搭通银行电子信息平台与“三资”平台监管的信息桥梁,利用电子化金融手段优化“三资”监管,增强“三资”监管活力,并利用“村财通”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和勤廉监督室作用,“事前防控”,为农村资金使用和管理在源头上设置一道“保险卡”,及时发现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线索,抓早抓小,把腐败苗头遏制在萌芽阶段。

另外,张仁健认为,“村财通”工程既是一项支农惠农的新举措,又是开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之门的一把金钥匙。他要求,清新要把“村财通”工程建设工作与开展农综改工作有机相融,作为农综改工作的有力支撑和重要助力。

■名词解释

“村财通”是指以规范农村财务管理、满足农村基础金融服务需求为目的,在村(居)委安装POS机具,并结合短信通知等银行业务功能,为村(居)民提供助农取款、助农缴款、助农缴费、助农转账等金融服务,并提供账户资金变动实时短信通知的业务管理平台。

北江评论

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笔者获悉,清新区自从今年5月份开始村级试点“村财通”项目以来,已经有9个村委会的村民可以在家门口享受包括POS机取款、转账、短信开通等便利快捷的金融服务了。以前取钱,村民要从村里赶路到圩镇的银行网点才能办理,有时候遇到人多就要排长队等候,而如今直接到村委会去就可办理取钱、转账这些业务,既节约时间又节约来回跑的车资,这对于广大村民来说真是天大的好事。

近年来,清新区教育、医疗、道路、体育、文化等公共服务不断向农村延伸,但农村金融服务仍有不少薄弱环节,一些贫困和偏远村庄成了金融服务的盲点和真空地带。

这也是可以理解的。由于涉农的业务利润空间比较小,甚至要亏本运行,一些金融机构不愿意投入过多人力、财力,增加网点,提升服务。群众办理金融服务排队现象普遍,尤其在取款、发放社保等特定时间节点时,更是人满为患。还有更令人纠结的是,由于金融服务网点远离农村,很多金融政策和知识难以进村入户,农村几乎成为了金融知识普及的盲区,给农民造成了潜在的损失和危害。

自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针对当前农村金融服务缺失的状况,清新区委、区政府借大力开展农村综合改革之机,携手农村信用社积极探索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新模式,试水“村财通”项目以解决金融领域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受到了广大村民的普遍欢迎。

金融机构把网点开到家门口,村民不用为了办一些业务专门跑到镇里或区里,存取款、交水电费、新农保缴费等业务,实现了“人不出村”就可以轻松办理。还有一点值得肯定的是,普惠金融的实施和推广,实际上也是金融知识普及、农民金融意识不断增强的过程,可以使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和偏远地区,逐渐认识并接受各类现代金融服务,推动农村金融服务不断升级。

其实,农村地区信誉程度高,金融风险小,贷款损失率低,小额信贷市场前景广阔。因此,社会各界要打破农村贫困和偏远地区金融服务成本高的认识误区。希望有更多的金融机构参与到农村地区的脱贫致富大业中来,也希望作为扎根本土的清新农信部门以“村财通”建设为契机,结合金融服务站的各项功能,加大建设力度,把金融服务进一步延伸至村级经济组织,打通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真正做到普惠金融,服务到村,在服务“三农”和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方面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