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深层精神力量 让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

04.06.2015  17:05

党的十八大特别是省委十届三次全会以来,我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部署,制定出台具体实施方案,加强统筹规划和工作指导,创新机制、搭建平台、拓展路径,天府大地,处处蓬勃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四川日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民族精神最深层的思想内核,直接反映着社会价值的本质和特性,全面涵盖了人民群众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古人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培养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更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四川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机制、搭建平台、拓展路径,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重要部署,制定出台具体实施方案。这无疑是把好总的基调,用有形阵地,凝聚最深层的精神力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天府大地。

有道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诚然,“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而四川锁定重点人群,坚持树先进典型引领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宣传菊美多吉、兰辉、毕世祥、范天勇、袁雅逊等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举办多场事迹报告会,用无私大爱感动无数群众;让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像空气一样,无时不在、无处不有。这是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发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时代精神。更能在典型引领中,让核心价值观蔚然成风。

青少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黄金时期,而青少年价值取向又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对他们价值观的培育,无疑是让其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绵阳市的为乐志愿服务中心、乐山市的“518党员志愿服务中心”、眉山市的2015年中华经典诵读、广安市开展的“小平故里美德少年”评选活动、成都市精心打造的“法治大讲堂”等等如是,势必让青少年明白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原则,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让更多的青少年知晓“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这句话深刻含义,让核心价值观能落地生根。

用凡人善举传递身边感动。设立“四川好人榜”,省、市、县、乡、村(社区)五级联动,围绕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个人品德四个方面,对各行各业四川好人好事进行评选并张榜公示。值得一赞。的确,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从群众的生活点滴、工作细节入手,从群众的潜在的心理需求出发,尊重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活力,强化道德养成,注重道德践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抽象的规范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让群众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形成浓厚的社会氛围。真正形成精神立则人格立,精神强则国家强。

回眸历史,从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中国人民正是通过不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实现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四川省委、省政府无论是在公民道德建设中,还是在德治与法治双轮驱动中,都能以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讲传播,用具体事例、生动实践阐释解读,用干部带头、典型示范引导鼓励,这无疑于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相信在多管齐下中,定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天府大地根深叶茂,彰显其活力。

》投稿须知 》申请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