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农电商前途风光 新型农民本领恐慌
11月15日,致力于农业信息化服务的移动应用平台“新农宝”上线。据介绍,“新农宝”将配套网上农资商城和线下实体连锁服务店,整合传统农资供应链,改变传统销售模式,实现农资厂家和农户的直接对接。
“新农宝”的出现预示着移动互联网与农业将实现无缝对接。而在此之前,互联网与农业的“情路”早已开始,农业已经被打上了很深的“互联网”烙印,二者相融产生的能量巨大、前景广阔。
互联网开始“农耕期”
各大电商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在农业领域进行布局
近段时间来,各大电商积极在农业领域进行布局。一张流传于网上的照片则更为直观地展现了各大电商在中国农村的渗透:某村庄房屋的外墙上,两幅巨大的墙体广告“针锋相对”,一边是“生活想要好,赶紧上淘宝”,另一边则是“发家致富靠劳动,勤俭持家靠京东”。
“在美国纽交所成功上市后,涉农电商将成为我们未来布局的三个重点领域之一。”阿里巴巴集团总裁金建杭近日表示。阿里巴巴战略布局上的倾斜,完全基于涉农电商领域的巨大潜力。据统计,从2010年至今,阿里巴巴平台农产品销售额从2010年的37亿元左右,发展到即将在今年年底突破800亿元,年均增速为112.15%。2013年,淘宝网生鲜产品(包括水产、肉类和水果)的销售额增速高达194.58%,在所有品类中排名首位。
阿里的动作远不止这些。上月,阿里宣布启动“千县万村”计划,预计在3至5年内投资百亿元,建立一千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这意味着,阿里巴巴在今后几年将会使其电子商务网络覆盖到全国1/3强的县以及1/6的农村地区。
有关京东的涉农话题也不少,从早期的刘强东卖大米,到生鲜产品上架,再到在县乡积极布局“先锋站计划”,无不显示了京东试图在农业领域大展拳脚的野心。
有分析称,相较于阿里巴巴偏重营销的布局策略,京东依靠自身物流体系在农村设立信息站,并将其作为网络、农村物流的配送站和自提点的做法,短时间内很难收个盆满钵满。但京东农业电商可能就没考虑要在前几年赚钱。而最近网上热议的“京东送种子下乡”活动,使得京东的农业电商布局思路浮出水面,那就是由京东提供农产品优质种子和生鲜优质幼苗,由农民在农村市场培育,最后通过京东平台销售。这一闭环式的布局一旦形成,京东将把广大的农村打造成一个庞大的生鲜生产基地,竞争力可想而知。
两大电商巨头在涉农领域展开激烈“厮杀”的同时,另一些专注于农产品领域的垂直电商也在壮大。中粮集团旗下的我买网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据我买网公关部高级主管佟杨介绍,今年“双11”我买网农副产品订单迎来“井喷”,其中尤以生鲜类产品增势最猛,增幅达到600%。
为保证产品质量并减少中间环节,我买网依托中粮集团独特的优势,在一些有“地标性”农产品出产的地区设立了“我买网专供基地”,与当地农民展开长期合作。“我们有专业团队对农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指导、监督、验收,以确保产品的优质。”佟杨说。
今年8月,我买网 宣布完成B轮融资,金额达到1亿美元。据了解,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仓储、冷链配送、物流、IT等系统建设及提升用户体验。
孕育一代“新农人”
农民能否接受互联网的洗礼,成为“新农人”,是互联网与农业进行“深度融合”的关键
互联网与农业的融合,并不应是各大电商独自的狂欢。作为这场变革的主体,农民能否接受互联网的洗礼,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新农人”,才是互联网与农业进行“深度融合”的关键。
有专家指出,互联网的显着特征就是“节点化、去中心”,而这与我国农村目前仍普遍存在的以较小个体为经济单位的发展模式相契。从这一点上讲,二者先天具备进行融合的土壤。
长期从事民办教育的智宏广就走在了前面。抱着让亲朋好友吃上健康食品的初衷,他在长春市郊区买了块地,专门种植粮食、蔬菜和水果。起初只是保证自家和亲友的供应,后来他利用互联网寻求订户并上门供应。他通过微博或者微信这类自媒体,将在蔬菜生产过程中如何保证无农药、无化肥等信息发布出去。
陕西靖边农民冯小燕则利用互联网为自己家乡的土豆找到了大市场。早在2012年,冯小燕就借央视《星光大道》的机会成名,而她“土豆姐姐”的绰号更在一夜之间传遍大江南北。
在微博上,“土豆姐姐”通过晒图片、分享土豆食用知识,使自己的粉丝量急剧增加。2013年,通过微博粉丝牵线,“土豆姐姐”一举签下来自上海市场的1.5亿元订单。目前,她的网店客户也主要来自微博和微信。
除了显而易见的改变,互联网对农村社会关系的改变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
黑龙江大学教授郑亚楠与她的研究生以淘宝网知名农产品店“陈大力稻花香米店”店主陈洪力为样本,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调查研究。研究发现,互联网不仅让本该进城打工的他与土地的关系近了,也让他与同村其他青年的关系近了。
郑亚楠认为,互联网的“去中心化”特性为陈洪力这样的农村青年颠覆命运提供了可能。新一代青年农民对移动互联网的拥抱体现了劳动致富、结社自强的含义,这种自我组织不仅是经济需要,同时也是心理需要。依靠网络售卖让人信得过的大米不仅是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更让农民们与外界形成独特的交流平台。
呼唤规模经营
推进互联网在农业上的应用,应着眼一条链,而不是一个点
“互联网+农业”,看上去很美,但有一句老话:“樱桃好吃树难栽。”互联网技术在农业、农村、农民中的应用要比在工业、城镇和市民中多出许多现实障碍。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4年7月发布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我国网民中农村人口占比为28.2%,达到1.78亿,虽增幅明显,但基于我国庞大的农村总人口数,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与城市相比仍有巨大鸿沟。
应该看到,像智宏广这种自愿从城市到农村来从事农业活动的“新农人”为数尚少。“我们这些城里下乡的‘新知青’对网络很熟悉运用也熟练,但目前农村年轻人普遍在外学习、工作,农村留守人员多为上了年纪的老一辈农民,即使电脑和网络通到村里,依然找不出人会用。”另外,不同于服装、化妆品等工业品,农产品受制于天气,存在生产周期长、品类多等自身的特点。
据了解,像我买网这样已经建成一条从上游供货、产品把关,到冷藏保存、物流配送的成熟链条的涉农电商屈指可数。有分析称,生鲜产品的运输损耗率达20%,冷链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以至于持续烧钱亏损。“希望政府能将扶持涉农电商的重点放在冷链物流环节上”,佟杨建议。
相较于其他产品,农产品的“电商化”历史仍很短。目前来看,人们还没有完全习惯在网上买农产品。佟杨分析:“我们的投入在现阶段的目标还是以培养用户的购买习惯为主。相信等到‘85后’‘90后’成长为社会的购买主力后,我们会迎来更好的机遇。”
吉林省农业电子商务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赵辉认为,推进互联网在农业上的应用,应着眼一条链,而不是一个点。链条中缺了任何一环,其他环节就难以发挥作用。
有专家指出,规模经营应是互联网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途径之一,规模化可以为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奠定基础,反过来也可以提高农业的管理水平和作业效率。
据了解,适应规模农业的“互联网+物联网”的技术在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开始被应用。特别是在精准农业领域,我国已经在新疆、黑龙江、吉林等7个省份建立了26个农业数字化综合应用示范基地。在黑龙江某示范基地进行的一场试验显示:示范区内的大田作物产量提高15%至20%,经济效益提高了10%。但不可否认的是,传统小农经营距离“互联网+物联网”的生产模式仍有距离。
从田头到餐桌,从农村到城市,一“网”之隔,天高地阔,融合还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