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低价药:重回药房“道阻且长”

10.07.2014  11:44

  记者陈红霞武汉报道

  533种低价药被取消最高零售价限制,但直面消费者的零售市场,对此政策的态度依然谨慎。

  多位医药流通环节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今年5月份,国家发改委正式放开对低价药的最高零售价的限制,但到目前为止,无论从药品供应还是销售价格上,零售终端基本都保持原貌,只有部分企业针对一些无法替代的药品,库存量增加,而生产企业的供应频次也相应提高。“但这些药品也只有几十种,在所有被取消最高零售价药品目录中,只占零头。”

  流通渠道的谨慎仍然集中在当前的药品政府集中采购和顺价15%的政策大背景并未放开。一流通企业药企负责人坦言,“这些政策让零售渠道仍然倾向于高价药,低价药限价政策放开的意义不算很大。”

  消失的低价药

  从事药房连锁三十多年,杨刚的连锁药店已遍布全国,但其起家的资本曾是低价药。“最初的药房销售中,主要以低价药为主,占比达到60%以上。”老杨说,这些低价药产品包括老百姓用量较大、常用的药品,如红霉素、青霉素等。

  杨刚回忆,当时的药厂基本是通过成本价加价15%左右,出售给药品流通企业,药品流通企业再加价15%左右出售给消费者。“整体行业利润率不高,但单品销售规模大,整体利润仍然十分可观。”

  但到2003年前后,低价药的市场空间被大幅压缩。为了让老百姓用上低价药,国家开始限制低价药的价格,反之,原材料和人工等成本上涨,低价药的利润缩小不少。“到2005年前后,大部分低价药的利润被压缩到只有不到5%,很多企业采用减产或停产的方式应对。”杨刚说,当时很多售价在1元左右的药品陆续消失,消费者来购买时经常买不到。而到目前为止,其门店销售的药品种类中,低价药占比不到5%。“很多普通的低价药,我们已经停卖了八九年了。”

  武汉本土一连锁药房负责人透露,在公司此前的销售结构中,约45%的产品均是低价药,但随着国家对低价药的限制出现后,这类产品基本消失。“到目前为止,在公司销售的品种中,低价药占比不到5%,且供应量有限,经常出现断货的情况。”

  上述流通企业负责人也坦言,此前,公司出售的药品中,低价药和高价药占比分别约为8:2,但随着低价药利润空间被挤压,目前几乎达到了4:6。

  低价药淡出市场的同时,被替代的药品也在逐日增多。杨刚说,这些高价药的药效与低价药差别不大,有的甚至完全相同,只是更换包装后,产品价格翻几倍。在这种背景下,老百姓医疗费用逐日攀升至今。

  谨慎的渠道商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发出公布,为鼓励药企生产低价药积极性,减轻患者使用高价药的负担,国家取消283种低价西药、250种低价中成药的最高零售价。根据公开的清单,被取消限价的药品包括红霉素、青霉素、阿莫西林、庆大霉素、乙酰螺旋霉素等常用、廉价的药品。

  “根据政策要求,今后,这500多种药品的价格可由企业根据市场和成本进行价格调整。”一企业政策研究部门负责人指出,从理论上看,这有利于低价药完全按照市场化的规则定价,而这些药品的定价不会太过夸张,对比现在已替代的高价药,其性价比更高,利于低价药恢复正常的市场价格。目前,已有不少生产企业开始增加低价药的生产频次,增加药品供应量,如果今年下半年政府招标采购药品后,预计明年年初,低价药的销量可大幅回升。

  上述负责人指出:“事实上,虽然面临成本上涨的压力,但90%以上的低价药按照现在的市场价,仍然是有盈利空间的。”上述政策研究负责人则指出,比如以前卖2元左右的药品,最初实际成本只有0.3元-0.5元,此后,经过多轮招标和比价后,药品价格不断被拉低,但即便到目前为止,同类产品的成本上涨也只到1元左右,也就是说,低价药需求量大,走量快,即便按正常的价格销售,其产品仍有利可图。

  真正让低价药无利可图的则是当下“以药养医”的市场环境。上述人士解释,在药品销售渠道中,许多医院仍然没有重视医生的回扣制度这一“潜规则”。根据八部委联合发出的《关于做好常用低价药品供应保障工作的意见》,纳入低价药清单的药品,将退出现行的“双信封”制药品集中采购,由各省(区、市)药品集中采购机构对通过相应生产企业直接挂网,由医疗机构自行网上交易,阳光采购。

  “政府只负责定量,但无法定价。”上述企业负责人表示,而价格方面,公立医院仍然实行顺价15%的政策,同样的产品,如果定价10元,其顺价可达到1.5元,如果定价为5元,则只能顺价0.75元,在这种机制下,零售渠道仍然倾向于高价药。“低价药的市场空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武汉一三甲医院负责药品采购的负责人更是坦言,目前,中国的医药定价体系依然是“以药养医”,中国药费贵的根源仍然在于定价机制,从实际采购中,高价药对医院的收益更高,如果改变不了这种现状,即便低价药市场放开,其实际的效用可能并不大。

  上述武汉本土药企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公司保留一些低价药作为做活动时的药品,赠送给消费者,低价药基本都是平进平出,竞争力也主要体现在低价和效用两方面。如今即便政策放开,贸然提价对零售企业的份额也会有影响。这场本意降低医疗成本的政策到底会对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目前还是个未知数。

  (应采访对象要求,杨刚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