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将重点建设7个“海绵区域”
一到雨季,钢筋水泥的城市里,瞬时的洪峰会将道路变成汪洋,“看海”成了城市人最无奈的调侃。
近期,郑州将优先建设7个海绵“区域”,在郑州市民王先生看来,这是城市告别内涝的一步。但在经济专家看来,这是一个投资机会,哪些行业即将崛起,快来围观。
【尴尬】
郑州的一场大雨
让市民进入“看海”模式
对于夏季,郑州市民王先生最大的印象就是:空调外机雨天变成蓄水池;地下车库进水;城区开启“堵车”模式,郑州京广路、航海路等主干道上汽车尾部全是红灯,整条路看起来一溜儿“红”,从单位到家平时半小时的路程,一到下雨天两个半小时也不一定能到家。
为了预防汛期“看海”现象频发,郑州市市政管理处的工作人员介绍说,自春节过后,就组织开展城市排水设施的汛前大疏挖工作。
根据疏挖要求,市政处要求各养护管理单位倒排工期,确保5月31日前完成全处养护范围内雨水收水井第一遍汛前大疏挖工作。
对于易积水的重点路段,郑州市市政管理处还将开展二次或多次疏挖,确保疏挖效果,这项工作将持续至汛期结束。
【关注】
郑州这7个区域
将重点建设“海绵化”
郑州市城乡规划局发布《郑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7~2030年)》批后公告,据了解,郑州市政府已原则同意该专项规划。预计到2020年,郑州将投入534.8亿元建设海绵城市项目。
记者了解到,此次规划区面积共1945平方公里。范围包括郑州主城区,以及航空城、西部新城、白沙组团和九龙组团4个片区。
近期重点海绵城市建设区,主要包括以下7个区域,共计117.1平方公里。分别是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郑东新区龙湖地区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经开区滨河国际新城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郑东新区龙子湖高教园区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二七区马寨镇新镇区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中原区闫垌-后河卢村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和高新区西部核心片区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
【分析】
海绵城市建设
可增强城市防涝能力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
省住建厅负责人解释,在城市建成区,正常降雨情况下,70%的降雨需要靠人工方式排掉,通过自然方法就地消化的只占30%。
建设海绵城市,可实现建成区70%的降雨就地消化的目标。他表示,这主要是正常情况下的降雨吸纳能力,在遇到强降水时,还是需要“以排为主”。
因而,海绵城市建设是统筹发挥了自然生态功能和人工干预功能,可有效控制雨水径流,以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实现七成雨水就地消化,增强城市防涝能力。
除了改善城市内涝,海绵城市还将通过打造两条通风廊道,缓解热岛效应。
据了解,郑州建设海绵城市,将构建“两带、三区、十廊、多节点”的自然生态空间格局。
目前,河南已经将许昌、濮阳、焦作、郑州、洛阳、平顶山、商丘、安阳8个城市定为省级海绵城市试点。
【观点】
海绵城市提速建设
将带来多个投资机会
产业规划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宋向清认为,从海绵城市建设骤然提速的节奏来看,海绵城市将带来多个投资机会。
比如,海绵城市建设会涉及影响开放雨水系统、城市雨水管渠系统、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三个领域。
围绕这三个领域,一大批产业即将迎来机会,比如园林、生态修复产业,管道、渗水材料产业。此外,小区城市道路、绿地、湿地、公园、城市水系等领域的生态功能的恢复和建设等也是热点。
河南商报记者 宋晓珊
【责任编辑:张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