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省级主流媒体聚焦浚县正月古庙会,新华社通过海外社交媒体平台直播首次将浚县古庙会推向世界2月12日当天浏览量达90多万次,评论、转发、点赞超过7500次

15.02.2017  01:33

  本报讯  (记者  原昆鹏)由于年文化深入人心,充满地方特色的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每年都会吸引国内众多主流媒体的关注。2月13日,记者了解到,新华社、新华网、《人民日报》、《 河南 日报》等国家级、省级主流媒体纷纷报道了浚县正月古庙会盛况。古老浓厚的年味儿搭配现代传播方式,不仅吸引了众多国内观众的眼球,更引起了海外近百万网友的关注。 

2月11日-12日,新华社连续刊发反映浚县正月古庙会社火表演盛况的通稿,《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河南日报》均在头版重要位置采用了浚县社火表演的精彩图片。2月12日,新华社利用脸谱(Facebook)和推特(Twitter)两大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作了题为《带你领略1600年历史的中国乡村“狂欢节”》的直播,首次将浚县正月古庙会推向世界。 

浚县正月古庙会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展现了浚县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俗文化,社火表演尤其让人叹为观止。此次古庙会报道,新华社派出了11名记者,庙会在浚县是过年的大事”。浚县是农业大县,每到农闲,村民就要排练社火,社火的传统形式主要有舞狮、高跷、秧歌、旱船、竹马、龙灯、背阁、抬老四、顶灯、大头舞、散河灯等。 

让赵女士印象最深刻的是背阁表演:“小时候,常常挤在人群中,踮着脚尖、伸长脖子看表演。”尽管表演看得不全,但这种年味儿却深深印在脑海中。 

离开家乡后,在外地拼搏,生活节奏很快,但是总想慢下脚步寻找家的味道和年的气息。看完直播,赵女士思绪万千,准备明年带孩子回家感受一下。这也是一种传承,我希望孩子将来不管到哪里,都不要忘了故乡。” 

    “刷屏”刷的不是直播,是藏在心底的年味儿 

浚县正月古庙会已有1600多年历史,被誉为乡村里的“狂欢节”,尤其是元宵社火,观者如云,热闹非凡。 

早在2月4日、5日,记者就曾来到浚县古城,采访正月初九大伾山社火会,寻觅中国年的味觉密码。报道于2月11日在《大河报》刊发,并对大河客户端2月12日的直播进行了预告。 

杨蕊是在深圳工作的河南人,直播让她“寻觅”到小时候的年味儿。她说,“刷屏”刷的不是直播,是藏在心底的年味儿。跟杨蕊有同样感受的不在少数,从直播开始到结束,大河客户端后台的数据一直在刷新。来自世界各地网友的家国情怀和对年味儿的怀念,一点一滴地在大河客户端的后台汇聚成“思乡之河”,感觉世界各地的浚县人、河南人都在大河客户端团圆了。 

那些随时打包随时离开的外国人,怎么会懂得咱们大中原对土地、对四时变化的一往情深?”有网友留言称,一定要转发朋友圈,让更多的人来看看什么是根文化。 

    直播4个半小时,在线观看人数超百万 

直播于9时50分开始,到14时13分结束,总时长4小时23分。4个多小时,点播量、点赞和评论一路飞涨,在线观看人数超百万。 

    观众不仅有年轻人,更多的是无法抵达现场的老年人。一位观众留言:“谢谢你们的直播,孩子爷爷多年没能到现场看,你们的直播让老爷子在家看得热血沸腾,给你们点赞。” 

    还有不少浚县人表示:“庙会现场挤不进去,窝在家里看直播。” 

在郑州打拼的赵女士说,用新的传播方式传递古老的年味儿,让传统文化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网友的2万多条评论,每一条都在为自己的家乡点赞,为直播点赞:“主播辛苦了,我爱我的家乡浚县,没能去现场,看直播也挺过瘾。”“我是浚县人,15岁当兵至今没有回去,看到庙会这样火,非常高兴。”“在异国他乡能看到家乡的庙会,感谢制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