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市国土局全力推进市区北部规划产业集聚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实施
济源市玉川产业集聚区内矿产资源主要以水泥灰岩和铝土矿为主,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始,多家国营和民营矿山对区内矿产进行无序滥采,造成采矿坑星罗棋布,废弃矿渣随意堆放,山体严重破损,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影响。地下开采形成大面积地下采空区,地表部分地段产生地面塌陷,对当地生命财产构成威胁。采矿活动在一些地方形成高陡边坡,崩塌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存在着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地质灾害隐患直接制约着玉川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为适应玉川产业集聚区建设和发展,对区内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已成为国土部门的当务之急。
为切实加强区内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推进玉川产业集聚区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济源市国土局依据财政部办公厅、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组织2012年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有关事项的通知》及省财政厅、国土资源厅《关于组织2012年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有关事项的通知》精神,组织了申报河南省济源市区北部规划产业集聚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项目。项目区位于济源市玉川产业集聚区核心区域,面积10.96km2。项目申报概算总资金4.3亿元,其中申请国家财政资金3.1亿元,地方财政匹配0.8亿元,企业匹配0.4亿元。该项目申请经厅级和部级专家评审论证后顺利通过。2012年4月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下发《关于下达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2012年启动资金预算的通知》,下达该项目启动资金0.7亿元,项目实施单位为济源市人民政府。截至目前,中央财政资金已累计拨付2.5801亿元。
项目实施以来,济源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由主管副市长兼任指挥长,市财政局、国土局、审计局、市政府投资办、玉川集聚区管委会、克井镇政府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地质环境治理指挥部,明确了各单位责任分工,以此推进项目实施。
项目实施以来,由于存在林地办理手续、引沁渠影响和施工环境等方面的原因,项目推进缓慢。今年以来省国土厅、省财政厅多次来人、来函、到项目实施现场督查,并有收回该项目资金的意图。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扭转这种被动的工作局面,今年6月28日,济源市委书记张占伟、市长张宇松及市国土局局长卢多璋亲自到省国土厅汇报、沟通项目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继续实施项目的信心和决心。同时,济源市政府副市长李拴根主持召开相关部门参加的项目协调会,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作为工程项目责任单位的济源市国土资源局党组也召开专题会,把此项工程作为该局“一号工程”来抓,安排局班子成员专人负责,定期分析、协调解决诸如林地手续办理、工程一期范围内引沁渠一干渠改建、工程二期石料厂搬迁避让、治理区内私挖滥采矿打击、土地权属纠纷协调等相关问题:一是为一期7标段办理了合法的林地手续,通过技术调整解决了引沁渠改建等遗留问题,加快了一期项目扫尾工程进度。二是全力为二期项目开工做好准备工作。向省政府请示调整国有济源市蟒河林场林地位置,明确土地权属问题,并及时组卷上报审批林地手续。三是调整设计,避让军事保护区范围。四是高标准建设大气污染防治设施,做到提前筹划、部署、协调,把各项协调工作做在前面,争取做到林地手续一经批复后,全面转入施工阶段。五是结合市督查局对照项目督办台帐,按照时间节点进行督导检查。六是对项目区内的非法开采进行严厉打击,确保后期项目顺利实施;七是组织协调克井镇政府、玉川产业集聚区解决项目内土地权属纠纷问题,全力做好项目前期勘测定界服务工作等。通过这些举措,逐步扭转过去工程推进缓慢的被动局面。
济源市区北部规划产业集聚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项目的实施,将消除区内地面塌陷、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及影响;修复地形地貌景观,改善区内生态环境。按照‘宜林则林、宜建则建’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对破损山体进行改造整治,最大限度地增加建设用地和林地,有效的节约利用土地,为济源市玉川产业集聚区的“新城区”定位新增建设用地约4800亩,恢复林地2000余亩,根据济源市土地市场每亩16万元的价格及市政府对玉川产业集聚区招商引资的政策支持,最低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约7.7亿元。同时,为济源市玉川产业集聚区新城区的开发建设提供基础场地条件和生态环境条件。
治理工程的推进实施,将节约大量的耕地资源,有效解决用地紧张的局面,并逐步形成了生态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生活舒适的人居环境,进一步彰显济源市的山水园林风貌、历史文化氛围与现代文明都市相结合的城市特色。进一步推进济源市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调整,改变目前以粗放型的工业增长为依托的经济发展道路,为打造济源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目前完成治理的土地已经吸引了省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美国江森自控有限公司、大型国有企业豫光金铅、河口水电等企业落地。即将治理完成的土地,我市万洋、金利等企业也有意向进驻。下一步,济源市国土资源局将重点抓好该项目的推进工作,助力政府对旅游景观、林业科普、餐饮游艺、生态休闲一体综合开发,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大系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打造宜居的“美丽济源”,吸引更多的客商来济源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