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老太流浪中印边境线 已认下儿子返乡可能性小

07.04.2016  10:32
来菜市场购物的藏胞,亲切地与捡垃圾的神仙奶奶打招呼。20分钟里,有两位藏胞给老人零花钱。 - 新浪河南
亚东大药房老板朱祥务经常给老奶奶买早餐,这样的包子,她一顿能吃20个。 - 新浪河南
来源: n.sinaimg.cn
来菜市场购物的藏胞,亲切地与捡垃圾的神仙奶奶打招呼。20分钟里,有两位藏胞给老人零花钱。 亚东大药房老板朱祥务经常给老奶奶买早餐,这样的包子,她一顿能吃20个。 开小卖部的这家人,老太太能悉数叫出名字。通常老人家想吃什么,这家人就给做什么。 卤肉店老板杨先生告诉记者,老奶奶牙不好,喜欢吃肥一些的,每次想吃肉时,他都让老奶奶自己挑,免费吃饱。

  大河报特派记者 李一川/文 平伟/摄影

  核心提示|连日来,本报连续报道河南方面为流浪在中印边境线亚东县城的老妪楚月兰寻亲一事。来自政府及社会的关爱,也如潮般涌向这对分散33年的母子。

  中印边境的亚东县城,就像沈从文《边城》里神秘的湘西,风光秀丽、民风淳朴,人们少讲等级,淡泊名利,真诚相待,互助友爱。也许,正是这个县城的某些特质,吸引了漂泊大半生的老人最终落脚于此,一待就是20多年。

  在亚东马不停蹄奔波两天之后,记者才有机会稍稍放慢节奏,欣赏这座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南麓的县城。它在西藏西南边陲横亘的山峦间撕开一条裂口,迎入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像一幅美丽恬静的画。

  在不大的亚东县城,记者处处能感受到淳朴的民风。无论藏胞,还是在此定居的汉人,都保持着本性的良善。这一点,从各阶层对流浪老人楚月兰的关爱上可见一斑。

  县城有家“蜀南商店”,藏族女店主经常给老人煮饭吃。每当神仙奶奶出现,男老板就对媳妇喊:“你妈来了,赶紧做饭!

  老人居住的社会福利院门面房,紧挨着下司马镇政府。镇人武部部长高佳佳是山东人,和老人聊得来,经常会请老人吃饭,“我帮她,她也经常给我带些吃的!

  下司马镇纪委书记米玛布赤则跟老人更熟络。“前段时间她跟我借了50块钱,没想到准时归还,执意让我收下。老人能得到全县人的关爱,也与老人的善良分不开。”米玛布赤说,“老人有困难会向我倾诉,前段时间,她所住的社会福利院4楼漏水,我们与民政人员一起将房子修好了。

  下司马镇派出所,上至所领导章衡、罗建辉,下至普通民警顿珠、尼玛顿珠、巴决、曲勉多吉都对老人关爱有加,给老人买吃买喝。

  老人也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有困难会向民警求助。“前段时间,神仙奶奶和五保集中供养中心的一位藏族老奶奶打架,哭着向我求助,我们当即派车把她送到医院。”民警顿珠回忆说。

  在派出所,记者多次看到老人和干警有说有笑,一起看电视、闲聊。在这里,老人脸上能不时露出笑容,开心得像个孩子。

  这些温暖片段,只是县城人民无数次救助“神仙奶奶”当中,很小一部分。这些善良个体,只是整个亚东县城对河南老人浓浓关爱的一个缩影。亚东,就像沈从文笔下的边城,诚挚、亲善、安详。

   事件进展

  老人已经认下儿子返乡可能性较小

  “在路上我直把嫂嫂埋怨,为弟我起解时你在那边。”当禹州市民政局局长师德鸿等人哼唱地方戏时,老人突然开口说话了:“你们唱的是‘小仓娃我离了登封小县’。

  “老人私下里跟我说,来的就是她儿子。其实她已经认下了他,但不愿表露。现在,老人之所以不愿回家,主要是已经熟悉了这里的社会环境。”派出所民警顿珠告诉记者。

  “现在,妈对我的态度虽然缓和了,但一提到接她回家,她就不再理我。俺把媳妇、女儿录制的视频拿出来,妈也不愿看。我要尽力劝她返家,做到问心无愧!”陈小龙语气坚决。

  师德鸿表示,从目前情况看,老人返乡的可能性较小,这里的人都非常善待她,而且她也熟悉了这里的环境。如果不愿返乡,他们将尊重其个人意愿。离开前,他们会与亚东县民政局方面一起做好老人的后续工作。“除了可享受五保金外,还可在五保集中供养中心居住或在县城的社会福利院任意选择住所。”一直协调处理此事的亚东县民政局强巴副局长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