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老城区古城将拆 专家:真正的“活文化”是原住民

17.10.2014  09:45

何伯亭等人积极准备上诉时,还在做另一件事——向法院申请停止执行拆迁,毕竟,老城的东西拆了之后就不会再出现了。判决书里,法院考虑到政府前期投入了大量资金,不拆的话有损国家利益,浪费太大。在何伯亭和律师王磊看来,拆了才是真正的浪费;保护好老城,才是最大的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河南商报记者 李肖肖 程国昌/文 首席记者 杨东华/图

早上起来喝碗豆腐汤,是老城区人的生活习惯

鼎新街4号的王家,传承宫灯手艺已有200余年,今年86岁的王福信老人大半辈子时间都用来做宫灯,日日夜夜与宫灯相伴

改造项目仍在继续

判决书下达后3天,9月26日,洛阳老城区古城保护与整治办公室传出消息:经过3年的酝酿和规划,该项目已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

消息称,该项目投资额达85亿元,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以明清建筑风格为基调,集文化展示、文化创意、文化商业于一体的文化示范区。同时,避免“大拆大建”、“推倒重建”,而是对古城进行全面、细致的抢救性保护,保持历史街区风貌的完整性。

原住民的安置地,位于中原菜市场东侧,紧邻洛浦公园,“将洛河以北最好的地段作为古城项目的安置用地。”

此时,拿到判决书的何伯亭们,正积极准备上诉,他们同时还向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交申请,提出在上诉期间执行撤销征收决定。他们担心,晚了老城就要被拆完了。

王磊认为,正是这些没提拆迁补偿的居民打动了他,所以他愿意免费代理这起官司。这不是一般的案件,洛阳老城作为人类物质文化遗产,每个人都有保护之责。在他看来,人造景观、人造古董,对重点文物街区历史建筑进行“盆景式”的所谓保护整治,还没有成功的先例。“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并不等同于地方政府的利益,事实上,保护好老城,才是最大的国家利益。”

原住民是活的文化遗产

按照洛阳市城乡规划局和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公开回复,规划范围内的历史建筑还严格按照原有的外观,除新建、扩建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外,不得进行新建、扩建,在核心保护范围内拆除历史建筑以外的建筑物等,应经规划部门和文物部门批准。

“不管建得多么漂亮,迁走了原住民,这个文化街区就变味了。” 河南省文物建筑研究院副院长赵刚说。在赵刚看来,文化遗产第一条原则就是原真性,这就要求保证传统生活的延续性。如果把老百姓全都迁出老街区,那原真性就大打折扣,生活的延续性就完全没有了。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前主任委员王景慧,多年致力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他认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极具特殊性。它并不等于保护文物,不光要对建筑进行抢修维护,更重要的是要保护外观的整体风貌。

更关键的是,大量居民在这里生活,是活的文化遗产,有其特有的社区文化,不能只保护那些历史建筑的躯壳,还应该保存它承载的文化。“邻里关系、习俗礼仪、节庆活动都是文化,这是城市文明的载体和灵魂。”

他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一些历史文化街区人房分离,样子好像没有改,但物是人非。这些地方有的变成有钱人住的新社区,有的变成高档休闲天地。“有的地方拆真造假,实际上丢掉了真的古董,文化价值、遗产价值就丧失了。”

洛阳本身就是世界级历史文化名城

在这场关于如何保护洛阳老城区历史文化街区的讨论中,对于政府部门的保护措施,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历史名城规划研究所主任张广汉,曾专门发文阐述过。

张广汉认为,洛阳没有必要去打造国际名城,因为洛阳本身就是国家级和世界级历史文化名城。

洛阳保存的文物古迹丰富,老城区风貌格局犹存,东西大街和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保存较好,名城特色突出,历史文化价值较高。在他看来,洛阳一直重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早在“一五”期间,洛阳工业选址就采取了开辟新区、避开遗址,保护老城的做法,为我国名城保护与城市发展树立了榜样,避免了大拆大建。

有没有两全的办法?

在老城中,确实存在部分居民居住环境恶劣,有改造需求。有没有好的办法?

赵刚认为,对于涉及居住环境改造,建议公共设施部分由政府投资,个人室内改造由国家和居民共同出资。如周庄、宏村等,居民院落免费开放,政府给予补贴,或者居民出让产权等,都是在保护的基础上适度开发。

王景慧提供了一个成功标本:绍兴的仓桥之街。它就是采用政府主导、居民参与的模式,进行渐进式改善。街区旧房改造,政府承担55%,居民出资45%,基础设施也由政府负责。原住民愿意回迁的就选择回迁,不愿意回来的,政府给予一定补贴,购买经济适用房。最终,80%的原住民回迁,既解决了危房问题,又保留了原有的生活形态。

而同样是在绍兴,另外一个街区,引入商业资本,大量拆房重建,面貌好似没改,其实只剩下一些外在的表现形式,不再是原来的、活态的街区。

“人迁了还是老城吗”

“把原住民都迁走,房屋全拆掉,那还是老城吗?”洛阳老城居民任万里言语之中,表达着不满。任万里已在老城住了近60年,如今四世同堂。

他说,任何一个门店、一条街道,都是一个故事,也是一段历史。

紧挨着城隍庙是一个叫做“纯德堂”的喉科门诊。据纯德堂传人杨金平介绍,纯德堂距今已有150余年历史,它的创办,源自洛阳城隍庙道长吴志高的仁心。

早年,吴志高在华山修行。修行期间,他研制出了口疮散等十余种药物。

回洛阳后,吴志高便任洛阳城隍庙道长。他见不少百姓无钱就医,就想把治疗此类疾病的药方赠予百姓,可又苦于道教“规矩”而不能将药方公开。

为了既不破“规矩”,又能为百姓治病,吴志高就在庙的西隔壁创办了纯德堂,立下了“悬壶济世,淡泊名利”的家训。从此,吴志高用口疮散等药物为患者治病,且收费低廉。纯德堂名声骤响,引得不少人慕名前来看病,堂内诊室的地砖都被求医者的鞋底磨出了沟槽。

如今,纯德堂已传到了第五代。“纯德堂与城隍庙是一体的,要是真搬走了,纯德堂也就不是原来的纯德堂了。”杨金平说。

“手艺也就不存在了吧”

类似于这种老店,洛阳老城区内并不少见。与老店伴随的,是众多手艺人。就连何伯亭,也是一名制作龙灯的艺人,他做的“黄河神龙”,套路繁多,会高空喷火。

在鼎新街4号一个破落的小院里,王家已经住了200多年,世代做宫灯,曾参与过故宫和天安门宫灯制作。年龄最大的王福信已经86岁,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如今会手工制作宫灯的,洛阳就他一人。他房间里,都是古旧的宫灯式样。他的宫灯用料极其讲究,灯笼身上的绸子,要上等桑蚕丝,晶莹透亮,放上几十年依旧通透;粘的胶是自己熬制的,火候要到;扎灯笼的力道也要恰到好处。

72道工序,他不允许有丝毫差错。他女儿在国外经商,多次要把他接走,他都不去。听说老城区要拆迁改造,自己只能搬走,王福信一度难受地关上门,拒绝任何人进入自己这个住了一辈子的小院子。

“真拆了,估计这种手艺也就不存在了吧。”他的儿子王建水喃喃道。

【责任编辑:李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