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起洛阳县级公立医院全面推行新农合按病种付费

21.11.2014  12:45
  记者 李晓波 计思佳

  核心提示 以后,患者到医院看病,开什么药,打什么针,都有一套“固定”的诊疗流程,让患者看病明明白白。昨日下午,记者从洛阳市卫生局召开的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进会上了解到,明年1月1日起,洛阳市县级公立医院将全面推行临床路径管理和新农合按病种付费,规范诊疗行为,让患者避免不必要的检查。会议还对洛阳市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进行了总结和部署。

   明年起,患者看病将实现“标准化”

  临床路径是针对某一个病,建立一套标准化的治疗程序。病人从住院第一天开始,吃什么药,打什么针,做什么检查项目等,临床路径都有详细的规定。这样做的好处是,规范治疗程序,防止小病大治,杜绝大处方,避免不必要的检查。

  洛阳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说,2015年1月1日起,在全市县级公立医院全面推行临床路径管理和新农合按病种付费工作,严格执行有关医疗技术规范和临床路径。要求常见病种全部纳入,常见病、多发病纳入病种数量不少于80种。

  “各县(市)卫生局和县级公立医院要科学制定县、乡医疗机构的临床路径,使临床路径本土化。”该负责人说,要合理确定各路径支付金额,减轻病人费用负担,确保新农合基金安全,同时也要给医院留出合理空间。

   鼓励开展第三方评价,严禁设定创收指标

  各县(市)政府要加强对本辖区内县级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鼓励开展第三方评价。要结合当地实际,完善细化县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增强考核操作性,提高考核质量。同时,严禁给医院和医务人员设定创收指标,严禁将医院和医务人员收入与医院、科室的药品、耗材、检查、化验等收入指标挂钩。

   医务人员工资支出占医院总支出比例要逐年上升

  深化医院内部人事管理和薪酬改革,合理确定工资总额和医务人员收入,医务人员工资支出占医院总支出的比例要逐年上升。探索建立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同工同酬的有利于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的薪酬制度,做到重点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合理拉开收入差距。

  建立县域医疗联合体,鼓励患者到基层就医

  建立以县级医院为龙头的医疗联合体,实现资源共享、双向转诊,促进优质资源纵向流动,加快形成有序就医格局。该负责人说,县级公立医院要为基层转诊患者提供便利,在县域医疗联合框架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根据下转患者的病情需要和医嘱备案,采购非基本药物。

  “同时,改革医保管理模式,建立逐级转诊制度,适时调整医保报销政策,鼓励患者到基层就医。”该负责人说,目前洛阳市新农合和居民医保、职工医保实行的是全市范围内自主择医,下一步将根据全省政策调整,出台促进分级转诊的相关政策。

   洛阳为减轻“看病难”做出的努力

  ●药品零差率销售,市民每年节省医药费8000万

  2011年11月起,洛阳县区公立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政策,截至2012年7月,洛阳市县级公立医院全部实行该政策,每年减少群众就医用药费8000余万元。

   ●全市218家医院均实行“先看病后付费”模式

  “‘先看病后付费’模式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住院患者就医。”洛阳市卫生局局长张水利说,2011年,新安县人民医院率先试点该模式,随后其他医院相继推行。截至2013年底,洛阳全市共218家医疗机构实行“先看病后付费”的模式,是全国在乡镇卫生院和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实施这一服务模式的第二个省辖市。

  ●转诊率下降,更多人选择就近就医

  2013年,洛阳市县级公立医院药品销售总计5.55亿,取消药品加成让利群众8325万元,减少了群众就医的用药费用,群众对医疗机构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2013年,不少县级医院过去空白或薄弱的科室得以设立或加强,留住了许多以前不能救治的病种和病人。另外,新农合病人县外转诊率持续下降,更多人选择就近就医。2014年上半年,洛阳市县级公立医院新农合病人外转率为22.77%,对比2013年的23.84%,2012年的25.70%,下降累计近3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