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宁县不只救助困境儿童 成13万未成年人护身符

29.06.2016  12:57
福利院工作人员和孩子在一起 - 新浪河南
来源: n.sinaimg.cn
福利院工作人员和孩子在一起

  记者 蔡君彦/文图

  核心提示丨时光倒转到3年前,从南京“饿死女童”时间舆论热潮还未平息,到郑州街头一位患精神病的妈妈带着两个“饥饿娃娃”流落街头,如何让身处困境的孩子受到了社会大众普遍关注。也就在3年前,河南洛宁县凭着走在全国前列的“五位一体”的救助体系,成为民政部开展“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的四个试点县(市)之一。

  3年过去了,大河报记者回访发现,该县对困境儿童的救助力度更大,救助对象也从困境儿童向全县13万未成年人延展,一部24小时热线电话,成为未成年人遇到危急时的“护身符”。

  记者回访

  从残缺的家到福利院,孩子们变得外向爱笑了

  6月24日上午,洛宁县儿童福利院工作人员废福梅,亲热又怜爱地抱着怀里的“明珠”。仔细看,孩子的上腭有疤痕,被遗弃来到儿童福利院生活的她,接受第一次修复手术后被送回院内调养,“还需要进一步手术,得先把身体养好喽。”废福梅说着,憧憬着“明珠”修复好后更漂亮的样子。

  在洛宁县城东1.5公里的洛宁县儿童福利院,是洛阳市唯一一家县级创办的儿童福利机构,在这个特殊的“”里,除了像“明珠”这样的弃婴和孤残儿童,还有多位困境儿童。

  临近中午,食堂里已飘出饭菜香,一楼宿舍里的12岁男孩小宁,正和10多位小伙伴一起玩着等开饭。见陌生人来,孩子们大方礼貌地主动问好。来自四面八方的他们,在这里成为同吃、同住、同学习的“一家人”。

  小宁的家在小界乡,妈妈去世、爸爸入狱的他,由于年迈的爷爷奶奶无力照顾,作为困境儿童成为儿童福利院的救助对象。在这里,食堂有一日三餐,大家排着队被送到学校上课,大家相处也很好,小宁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大眼睛女孩儿甜甜在这里生活了一年多,因为妈妈有精神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爸爸入狱后,甜甜的家彻底散了架。甜甜说,之前在家时她很少说话,在这里有很多伙伴,性格更外向了,还成为儿童福利院舞蹈队的小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