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加快升级
泛珠三角9个省会城市和港、澳地区加大合作力度,全面推进各省会城市生产要素自由流动,重大基础设施对接共享,社会管理相互协调,产业贸易互动发展,区域间交通物流网络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9月底,第十一届泛珠三角区域省会城市市长联席会议召开,福州、南昌、长沙、南宁、海口、成都、贵阳、昆明、广州等9城市市长共同探讨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实施下泛珠三角新一轮的合作与发展。
泛珠三角区域是我国发展最活跃、增长潜力最大的经济板块之一。自2004年以来,泛珠三角9个省会城市和港、澳地区加快合作,充分发挥省会城市特有的集聚、带动和辐射功能,全面推进各省会城市生产要素自由流动,重大基础设施对接共享,社会管理相互协调,产业贸易互动发展,区域间交通物流网络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9个省会城市交流合作中,交通物流建设与经贸产业合作成为最大亮点。
在各项政策支持下,区域间掀起了铁路建设热潮,铁路营业里程在11年间增长了25%,达到2.38万公里。伴随着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厦深、向莆、黔桂、川黔、云贵、成贵等铁路先后建成通车,贵广、南广、沪昆、成昆高铁线路的全面开通,广深港高铁全速建设,泛珠三角区域步入了“高铁时代”。而随着国家重点建设的“五纵七横”高速公路主干线的建成投用,泛珠三角区域城市间的高速公路实现了全面联通。区域内航运合作也进一步加强,闽赣、粤桂互建“飞地港”和“陆地港”,川桂共建内陆“无水港”,成都国际铁路港建设进展顺利,省会及主要城市间的航线全部开通。区域内物流合作更加顺畅,实施海关通关一体化改革,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四省区的11个海关“通关如一关”,实现物贸流通便利化。
丰硕的成果表明,9个省会城市之间政务和经贸往来频繁,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合作内涵不断深化,合作水平不断提高。在经贸产业合作方面,自2004年以来,泛珠三角各省会城市共签订内资项目达4781项,协议投资6000多亿元,实际到资1055亿元。除此之外,区域合作机制、人才与劳务、教育、科技、文化、旅游及其警务、安保合作也在全方位推进。据不完全统计,仅2014年,泛珠三角区域9个省会城市GDP总额为5.4万亿元,是2004年的4.5倍。2015年上半年,泛珠三角区域9省区GDP总额达9.6万亿元,增长率均超过7.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福州市市长杨益民指出,泛珠合作推动了福州产业大突破、城市大提升、市场大建设、旅游大发展、社会事业大推进、民生大改善的良好局面。
优势互补,实现多赢是区域合作的根本。在2014年签署的《泛珠三角区域省会城市合作共同宣言》中,泛珠三角区域省会城市就提出了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市场环境、产业协同、旅游合作、科教文化、公共安全、人力资源等八个领域的合作内容。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全方位打造泛珠合作的升级版提供了重要支撑。此次联席会议上,9个省会城市一致认为,今后泛珠地区合作的主要目标和路径,仍然是优势互补。随着广东自贸区、福建自贸区的揭牌运作,国家级南沙新区、贵安新区、湘江新区、福州新区、滇中新区的相继获批设立,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和各种要素资源得到充分优化,为泛珠三角区域城市合作向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更深领域拓展提供了条件。泛珠三角区域城市期望以自贸区建设为引领,建立9省会城市政府协调机制,把政府部门的行政效率、监管水平、服务能力提到更高层次,并根据各地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等情况完成对区域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
务实合作,全面“对接”,9个省会城市达成重要共识。泛珠三角区域是“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承载区,9个省会城市和香港、澳门地区应进一步加大金融、旅游、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对接力度,尤其要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跨区参股和控股、交叉持股、兼并重组等,实现金融机构业务范围和功能在泛珠三角区域的拓展,推动资本的跨区域流动与融合;要增加企业对接环节,分门别类,进行具体项目的沟通对接,围绕高铁经济带、航运、大气和水环境治理、流动人员服务管理等领域,开展更加务实的项目合作;要加快通陆达海等重大基础设施的规划对接,尽快开通与东盟国家重点城市之间的空中航线,搭建泛珠三角区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海陆空通道等。
新的起步,新的征程。泛珠三角区域9个省会城市将共同搭建更多更有效的开放平台,推动形成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开放格局,打造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共同体,增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