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少事多、治理能力不足……社区工作“老大难”问题咋破解?

12.12.2022  07:22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首席记者孙科

江伟最新的朋友圈转发了一张图片,图片的标题是“再见,核酸”,这也是他近期的一个愿望。

从10月中旬开始,作为一名郑州的社区工作者,江伟至今还没回过家,跟他情况相同的人还有许多。不过,与无法回家相比,更让他们感到难过的是,拿着微薄的薪水,没日没夜地忙碌,换来的反而是辖区居民的骂声与不理解……

政令通行最后100米的社区工作者经历了疫情洗礼,一定会成长。面对未来突发情况,如何在“小社区”书写社会治理“大文章”?这是每一位社区工作者的“必答题”。

讲述

各种压力交织,只能自己慢慢消化、排解

李华所在的社区,是郑州这波疫情的“重灾区”。从10月13日开始,李华就一直奔波于一线,“我们辖区有8000多名居民,工作人员共11人,除了封控在家的和一个被感染的,留在岗位的只有7人,而辖区26个单元楼,几乎每个单元都有确诊病例。”

怎么办?7名工作人员全部吃住在社区,负责守卡点、对接物资、统计信息等工作;日常管理方面,在每个单元都选出一个单元长,由单元长对接社区,并征集楼栋居民成为志愿者参与服务。

“那时候,社区感染人数激增,起初我们除了吃泡面,还能买到饭,但后来随着饭店关门,我们就改为了一天只吃一顿。”李华表示,每天只吃一顿并不是最困难的,面对确诊人数的攀升,每个工作人员都有极大可能被感染,这种心理压力是巨大的。

李华说,他们社区的工作人员都是女性,几乎每个人都偷偷抹过泪,哭完后,擦干泪继续干……

除了心理上的压力,更让社区工作者无法释怀的是,居民的不理解。“我们每个人都没日没夜地工作,但做的很多事情是居民们看不到的,他们只感觉是单元楼里的志愿者在忙,经常打来电话,直接开骂,‘你们社区的人是不是都死了’……”李华坦言,各种压力交织下,他们身心俱疲,但似乎也没什么好的办法,只能自己慢慢消化、排解。

不止一次不想干了,但最终坚持下来了

与李华境况相似的还有张玲,她所负责的社区有1万多人,当时在岗的社区工作者仅有10人左右。

本轮疫情期间,他们社区的电话几乎被打爆,但打电话来的多为埋怨。

“小区到底有多少人被确诊”“为什么有的确诊了你们不拉走”“都是你们无能,才导致小区感染的人数越来越多”……面对种种抱怨,张玲也委屈:确诊人数信息的公布,不是他们社区说了算,有一定的上报流程,然后由市里公布;确诊患者能不能被及时拉走,也非他们能决定,他们要做的是及时汇报,之后上级部门派车接人。而且即便车来了,10户里面能配合去隔离的,平均也就一两户,其余的还得社区做各种工作。

每月工资3000元左右、没有编制、工作时间不定、还要承受各种谩骂……采访中,很多社区工作者都说,自己或者身边同事曾不止一次提出过“不干了”的想法,但大多数都坚持下来了。“为什么没走?”“那时候太忙了,感觉走了,不厚道、不负责任……”但大家都明白,只是依靠责任心硬撑,终不是长久之计,疫情之下的社区治理,急需更好的“药方”。

声音

失位、错位、越位……需要反思社区治理中的问题

疫情至今已有三年,三年中,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社会治理和社区管理的“失位”“错位”“越位”等问题一直存在,甚至引发过一些悲剧。

“疫情防控从本质上讲属于应急管理,我们需要从疫情下社区治理的问题中反思,不断改进应对未来突发情况下的管理策略,提升治理温度与质量。”

在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人口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三辉看来,疫情之下,社区治理出现了新特点,暴露了新问题。

一方面社区自治(小区楼院自治)有了前所未有的进步,自治的正、反影响都有较为明显的体现。

另一方面,物业服务队伍成长为基层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力量,但作为“非正式力量”,尚需在基层治理体系中,进一步厘清定位、功能、参与程度或方式。社区志愿服务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协同社区治理的重要的一环。

问题同样明显。

如现代化治理理念的树立意识不够,没有真正从“管理”走向“治理”;疫情信息公开实时度与透明度欠缺,加剧了封控状态下居民恐慌情绪,带来了居民与物业、社区、政府等主体的对立等。

建议

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完善社区疫情防控人才队伍建设

疫情之下,社区工作者的种种困惑与无奈,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面对未来突发情况,如何在“小社区”书写社会治理“大文章”?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人口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三辉、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赵胤等,说出了他们的思考。

Q1:疫情之下,社区工作者面临种种压力,工作人员焦虑情绪如何才能得到有效缓解?

观点: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协调凝聚各方力量的社会治理领导力。

关心、关爱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疫情防控工作者,采取务实、贴心、到位的举措,为其提供好后勤保障,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对表现突出的先进个人及时宣传表彰。

做好人文关怀工作,组建专业志愿者队伍,为社区工作者、居民提供心理咨询、防疫科普等关怀服务。

Q2:疫情期间,许多居民封控在家,如何降低居民的不满情绪?

观点:精准划设封控区域,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把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

疫情之下,社区或小区管理出现了“不进不出”“只进不出”“只出不进”等各类奇怪的各自为战的措施,应制定“可进可出”的政策,“看得见”才能更有针对性地防控。

做好封控区域的民生保障工作,成立工作专班,配齐民生服务力量,采用多种方式打通物资配送渠道,做好“最后一米”服务工作,对社区管辖范围内的困难群体进行调研摸底,及时解决社区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畅通看病就医绿色通道,满足群众用药需求。

Q3:人少事多,是许多基层社区面临的“老大难”问题之一,怎么破解?

观点:完善社区疫情防控人才队伍建设。

探索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畅通发展渠道。在公务员事业单位招录、评奖评优等工作中,将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经历纳入考评标准,因地制宜适当提高相关岗位待遇,加强宣传引导,吸引公共卫生等专业人才扎根社区、奉献社区。

做好人才队伍培养工作。采取多样形式,定期举办培训班,把疫情防控政策与法规、疫情防控专业知识、上门服务规范等作为培训重点,培养具有一定基础能力的非医疗一线防控队伍,提升社区疫情防控整体能力。

同时,整合社区防控力量,充分发挥社区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把公职人员、教师、离退休党员、下沉党员干部、退役军人、热心公益事业的群众等团结在社区党支部周围,打造坚强战斗堡垒。

(为保护当事人隐私,文中社区工作者江伟、李华、张玲均为化名)版权声明报业集团网站简介广告服务人才招聘联系方法

【责任编辑:钱艳红 】 【内容审核:黄瑞月 】 【总编辑:黄念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