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西华:用美丽留住“乡愁”

20.07.2015  11:16
      曾几何时,提及豫东农村居住环境,绕不开“两坑一圈”:粪坑、污水坑和猪圈。入村随处可见臭水沟,冷不丁还会冒出一个露天粪坑,又脏又臭,路人经过都只能捂住鼻子。

  如今的河南西华县,不仅村容面貌变了,风气也焕然一新。在浙江传媒学院读书的大学生朱鑫宇寒假归来,看到家乡的“两坑一圈”变成了水泥路、小花圃,忍不住拿起画笔,将心中的欣喜变成了画作《家乡“巨变”》。

  改善人居环境,让农民群众唱主角、挑大梁

  朱鑫宇的感受,缘于西华县开展的人居环境改善暨“美丽乡村·清洁家园”工作。走进逍遥镇柴城村,只见房前屋后新栽的绿植长势喜人,水泥路旁每隔十几米就有一个垃圾桶,广场里、宅院内外,看不到一点垃圾和纸屑。偶见有人往垃圾桶里倒垃圾,动作熟练而自然。“习惯了。恁好的环境,谁还好意思乱扔垃圾?”年过六旬的李老太朗声说。

  “过去根本就找不到能扔垃圾的地儿。”李老太回忆说,“只能瞅着哪儿有死水坑,就往哪儿倒,村头的大坑从我嫁到这个村起就没清理过,你说能不臭吗?”“现在每天有专人在街上打扫卫生,垃圾也是统一运走。村里的路,干净多了,看着心里都舒服。”在李老太家门口晒太阳的邻居夸赞不已。

  西华县县长林鸿嘉介绍,为让群众安居乐业,该县在全县18个小城镇和59个试点村展开“美丽乡村”建设。先后投入1520万元整修道路、下水道、栽植绿树等,同时实行领导四级分包责任制,把“美丽乡村”工作列入党委政府年度重点目标考核体系。

  西华县坚持“政府引导而不强求,部门帮建而不包办,社会支持而不旁观”,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中,农民群众唱主角、挑大梁,为美化居住环境、建设清洁家园出力流汗。试点村均配有5—7名保洁员,建立健全了垃圾清扫保洁、收集清运、设施维护、“门前三包”等长效机制,全面推行“户集、村收、乡运、县处理”四级处理机制。

  “村子一天一个样儿地变化着,乡亲们打心眼里高兴,生活习惯也随着环境变美而改变。”柴城村党支部书记张继革感慨地说。

  乡村美了,农民的精气神变了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要改善村容村貌,留住山水,更要发展产业,改变精气神,让乡村美、农民富、生活好。

  西华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形成了以富士康西华实训基地为代表的电子加工业,以大用邦杰、福喜麦当劳熟食加工为代表的食品加工业,以凯鸿鞋业、鸿鑫服饰为代表的制鞋服装业等三个主导产业,解决了近3万人的就业问题。

  “老家环境变好了不说,留在家乡打工待遇和去广东一样,关键还能照顾孩子。”曾经在东莞电子厂打工、如今在西华产业集聚区某企业上班的刘华告诉记者。

  “美丽乡村”工作不仅改变了农民传统的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村民文明意识明显增强。如今,各村积极开展“五好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各种形式的评比活动,引导村民移风易俗、破除迷信,实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在农村形成了家庭和顺、邻里和睦、人人和善的文明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