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花生何以领跑全国
随着玉米价格走低,花生成为玉米种植面积缩减后部分农民的首选。今年我省花生种植面积突破1600万亩,显示了良好的增长势头。
河南花生还有多大的增长潜力?近日,记者深入基层采访,努力解析河南花生的现状和未来。
品种好才能效益好
李合林是正阳县万邦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今年流转1000多亩土地种植花生。他说:“这里的花生一般亩产都在350公斤左右,按花生均价每公斤6元算,每亩地的收入也高达2000元以上。与玉米、大豆、芝麻等秋季作物相比,种花生效益最好。”
今年,李合林种植的花生被纳入由省农科院主持的河南省农牧产业一体化重大农技推广服务试点花生专项——“豫南夏直播花生高产综合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由省农科院免费提供种子、化肥和技术服务等。李合林说:“省农科院提供的豫花22号是个高产早熟品种,亩产在400公斤以上,同时在示范区推广了机械化起垄种植技术,即把花生种在垄上,便于排水和机械化收割。相信今年的收益将大大高于往年。”
由于花生收益高,很多地方实施“花生脱贫”,把种花生作为脱贫的重要手段。兰考县仪封乡土山村是一个贫困村,去年底还有贫困人口27户58人。为脱贫致富,兰考县政府与省农科院在这里建立起花生新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示范基地,省农科院免费提供优良品种、化肥和技术服务等。仅此一项,农民将每亩降低成本300元左右。
8月26日,省农科院组织专家对这块示范地测产,每亩花生产量高达400公斤以上。
科技让花生香飘全国
其实,花生收益高和种植面积扩大的背后,折射出我省在花生新品种选育方面的创新能力。
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我省花生种植只有500万亩左右,主要集中在豫北和豫东,豫南只是零星种植。之后,我省针对豫南量身定做,选育出了适宜豫南地区种植的珍珠豆型花生品种。
中国工程院院士、省农科院院长张新友说:“当时我省花生品种的生育期都比较长,收麦后种的花生成熟不了,这直接制约了花生种植面积的扩大。所以选育早熟品种是当时的主要目标。”
经过科研人员的刻苦攻关,我省相继培育出豫花6号、豫花14号等一批中小果型优良花生品种。这些品种生育期短,产量高,适合麦后直播,迅速得到农民的喜爱。豫南地区花生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花生种植也由传统的沙旱薄地向中高产的田块转移。
正是由于品种的突破,产量的提高,我省花生种植面积在上世纪90年代突飞猛进,并于2004年跃居全国第一位。正阳也成为全国花生第一县,种植面积稳定在130万亩以上。
在保证高产早熟的情况下,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省开始重点培育高含油品种,10多个品种获得国家审定,育成了豫花22号、豫花9327等一批高油品种。
为提高花生栽培种的抗旱性、抗病性和含油量,省农科院从美国、印度引进花生野生种,通过远缘杂交方式,引入花生野生种的优良基因,先后选育出远杂9102、远杂9307等高油、抗病、高产系列品种。其中,远杂9102是我国第一个运用远缘杂交培育并通过国家审定的花生品种,含油量达到57.4%,连续多年成为黄淮流域花生种植区的主导品种,也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花生种间杂交品种。这个品种如今在我省年种植面积仍在300万亩左右,并被引种到辽宁、湖北、安徽、四川、江西等地种植,可谓香飘全国。
未来增长潜力还有多大
目前花生是我省继小麦、玉米之后的第三大农作物,未来在种植面积上还有多大的增长潜力?张新友说:“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玉米种植面积将逐步缩减,花生将成为许多农民替代玉米的重要选择,因此未来依然有很大的增长潜力。”
据了解,我国是个严重“缺油”的国家,食用植物油的自给率不足35%,需要大量进口以满足市场需求。在油菜、大豆、花生等油料作物中,花生产油率最高,一亩花生的产油量相当于2亩油菜、4亩大豆的产油量,因此,花生非常有潜力。
优质花生如何“优”?张新友说:“重点还是要培育高油品种,特别是要培育富含油酸的高油品种。”
油酸具有抗氧化的特点,能延长花生产品的保质期,同时具有降低人类心血管病风险的保健功能,因此油酸含量是衡量花生品质优良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一般花生品种中油酸含量为35%~55%,我省正在培育油酸含量达75%以上的品种。
目前我省花生种植已形成了珍珠豆型和大果型两大区域的种植格局。珍珠豆型小果花生,主要集中在豫南和豫西,麦收后直播,从种到收能实现全程机械化;大果型主要集中在豫东和豫北,为实现小麦、花生一年两熟,每年花生要在5月中旬在麦田中套种,必须人工种植。
张新友说:“两种种植方式收益相差不多,但由于种植习惯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类型。随着农村劳动力的短缺和花生机械化的推广,豫北和豫东地区改为麦收后直播将是趋势。如今,我省正在豫北和豫东麦套花生产区试验直播种植模式,未来一旦在这些区域打开局面,豫北和豫东地区的花生种植面积将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