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老夫妇赶驴车卖红薯给儿子看病 如今四世同堂
红薯爷爷和老伴都已80多岁
河南商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吴智星 文 张郁/摄
为给瘫痪儿子看病,七旬老夫妇从中牟赶着驴车来郑州卖红薯。深冬时节,郑州街头的雨很冷,丢了卖红薯钱的老太太躲在驴车下哭泣。
被河南商报等媒体关注后,郑州和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纷纷购买张家红薯,还有人给他们家送去了钱款。用他们村主任马小广的话来说,“对他们家帮助很大,改变了他们家。”
时隔七年,河南商报记者再次前往中牟郑庵镇贾庄村,探访张会全一家,看看他们现在的生活境况。
【改变】
田园人家,怡然自得
昔日的贾庄村已变了模样,满地废砖破瓦。按照规划,这片土地将被建设成汽车园区,整庄拆迁。不过,张会全老两口尚未搬离。
沿着村中的小路一直走,有一幢二层小楼,红砖红瓦,门头的“幸福之家”四个大字很是醒目。
这座建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建筑,就是张会全的家。河南商报记者赶到时,老两口正在吃饭,陈桂香端着蒸菜、张会全在房间里喝着小酒。院子里的大公鸡鸣叫提醒——这是它的领地。
相比七年前,张会全头发少了很多,而陈桂香的背更驼了。
“你们吃饭了吗?进来吃点饭吧!”虽不知来客是谁,但是81岁的陈桂香还是很热情。“来来来,坐这儿。”说完,她用手把大门洞内的单人床上的杂物向一边推了推。这几天天气太热,他们在门洞乘凉。
一如往昔,二层小楼尚在,不过这个院子稍显颓态,像个迟暮老人。东边驴圈的顶已经垮塌,“老了,也没时间管它。” 而一旁的老驴倒不嫌弃,在圈里闷头吃草。
院子里的洗衣机还在转,东厢厨房内的冰柜也在响,里面的瘦肉尚未吃完。
【感受】
四世同堂,小辈孝顺
陈桂香说,自从河南商报报道后,很多爱心人给他们帮助,捐钱,“我虽然不识字,但还是谢谢他们。”
老太太介绍说,给大儿子做手术,现在抽出了钢板的大儿子张文忠,可以骑着电动三轮车遛弯。而远在广东打工的三儿子,也在第二年领回了南阳媳妇,给他们生了一对双胞胎孙女。院子里的两辆电动三轮车,就是为了带着孙女“兜风”准备的。
贾庄村村主任马小广说,他们家已经是四世同堂了,“老大都有孙子了。”
“孩子对我们可好。”84岁的张会全从里屋走出来,拿出一包烟,给来客让烟。其实在平时,张会全只抽铜锅烟袋,捏一撮烟丝,吸一口,“吧嗒吧嗒”冒出青烟来。“好烟也是小辈儿们买的,都是用来待客的。”陈桂香说。
【坚持】
自力更生,老两口种地干活
七年过去了,别看都已80多岁高龄,家里条件好了,张会全和陈桂香还在下地干活。“每年种的作物有小麦、玉米、花生,还有红薯。只当是锻炼一下身体,闲不住。”
陈桂香说,自己家的红薯吃不完,还会和老伴儿赶着驴车去郑州卖,“赚点钱”。
眼下不是红薯成熟的时节,在院子里,堆放着一袋又一袋的大蒜,有四五千斤。陈桂香说,前几天,有商贩来收,可是只有8毛一斤。“太便宜了,就没有卖。”据其介绍,去年,商贩到张家收购大蒜,是五六块钱一斤。
为了能卖个好价钱,陈桂香老两口就把蒜搬到了正房,开始剥蒜:先用剪刀剪蒜头,再剥去灰黑色的一层皮。剥完之后,整个蒜确实白亮了很多。有邻居告诉陈桂香说,这个肯定能卖个好价,陈桂香也想到郑州卖蒜,“以前都是人工打理田地,不像现在,都是机械化耕作,方便多了。”
【责任编辑:靳静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