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制造业加速爬“质量坡”过“转型坎”

29.01.2015  10:31

      最近两天,省两会不少代表委员的微信朋友圈里,都在热转一篇题为《去日本买只马桶盖》的文章。知名自媒体人、财经作家吴晓波在文章中讲述了自己的见闻:中国游客在日本抢购日本产的电饭煲、吹风机,居然还有人买了好几只马桶盖。“由量的扩展到质的突围,正是中国制造的最后一公里。”文中写道。

        推动工业转型发展、推进先进制造业大省建设,政府工作报告将这列入了今年的全省重点工作。如何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加速迈向先进制造业大省,把河南产品打造成用户满意的河南品牌,代表委员们进行了热烈讨论。

        传统产业切换到“转型模式”

        依托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食品加工是沈丘县产业集聚区的主导产业。报告提出要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提高食品加工业产品档次质量和装备研发生产能力,对此,省人大代表、沈丘县委书记皇甫立新感受颇深:“报告符合发展实际,更切中现实问题。”

        “产品档次上不去,就只能在价值链的底端打转转儿,就谈不上效益和发展;光有产品生产技术,生产装备却只能从外地或外国引进,那就会受制于人。”他说。目前沈丘县产业集聚区已经形成了糖制品、豆制品、面制品、清真食品等相互配套的产业链条,食品装备的研发能力逐步提高,集聚区借此转型升级,努力做大做强。

        拉长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南召县产业集聚区从中尝到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甜头儿。碳酸钙产业是该县的传统支柱产业,据省人大代表、南召县县长王放介绍,县里建起了占地2000亩的新型非金属材料产业园,积极开发下游高端产品,拉长产业链条,引领行业发展。

        “目前产业园正逐步由粗加工向深加工、由出售原材料向销售终端产品转变。县里成立的省级碳酸钙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被定为中国建材产业‘十三五’规划研究成员单位,通过转型升级,我们的碳酸钙产业前景广阔、市场无限。”他说。

        让河南产品成为“河南品牌”

        “加快质量强省建设,推动河南制造向河南创造、河南速度向河南质量、河南产品向河南品牌转变。”报告中这三个转变,让诸多企业家代表、委员深受鼓舞。

        “叫响一个品牌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省政协委员、郑州安图事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苗拥军说,“首先要把产品做好,再做好营销和服务,才能将产品提升为品牌。”他认为,目前很多豫企产品的研发仍是薄弱环节,要叫响“河南牌”首先要先有好产品。

        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到要加快发展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对此,省政协委员、河南省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负责人于顺德表示,发展新兴产业要敢于投入和尝试,考虑长期的利益回报。

        他说,我省的传统能源煤炭气和新能源煤层气开采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但是要想把新能源做成产业、产品做成品牌,会遇到技术、资金和政策等问题。“这不是哪一两家企业能解决的,需要政府部门整体推动,制订发展战略。”

        给产业发展插上“融合翅膀”

        置身于全球化“语境”和互联网时代,企业只有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政府工作报告专门提到要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工业和互联网金融、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很有现实意义、有前瞻性。”省人大代表、长葛市委书记刘胜利认为。

        结合长葛的发展实际,他说出了自己的理解:比如考虑到国内融资成本较高,众品集团计划在香港上市,以增强国际竞争力;再比如森源电气从产品设计、生产、销售各个环节都植入了互联网思维,通过大数据、电子商务的引入,及时反馈市场需求,强化产品线上销售,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以后的发展就是融合性发展,不拥抱信息化、互联网,企业就玩不转。”他说。

        省政协委员、河南浙商置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定辉还举了一个例子:去年老牌冷冻食品三全瞄准都市白领的午餐桌,推出订餐APP,在从传统食品制造商向电商平台的跨越转型中,很好地完成了“第一跳”。“插上融合翅膀,我们的制造业就有希望‘换血’、‘逆袭’、‘激活’,用名牌产品征服消费者,让国人到国外买电饭锅、马桶盖的一幕尽早‘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