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深处民族情深 ——河南对口援助哈密伊吾县下马崖乡见闻
离开伊吾县城,汽车行驶在茫茫戈壁中一条朝东南方向蜿蜒的柏油路上,大约40分钟,一块绿洲展现在眼前,这就是下马崖。
走进下马崖的第一感觉是清爽。这是绿洲与戈壁的差异,虽然已经入夏,但下马崖浓浓的绿色所形成的小气候,让远道而来的人们感到惬意。但更让人惬意的却是这里热情善良的人们。走在下马崖宽敞笔直的大小街道上,无论是男是女、是老是少,都会用点头微笑或挥手致意向你表示欢迎,让你瞬间置身友善与祥和的氛围中。
下马崖是河南对口援助的一个乡。在这个美丽的边陲小镇,河南援建的富民安居房、医院、学校、幼儿园和文化广场,是这里的地标性建筑。听说我们是河南来的记者,是来采访援疆的,乡亲们更是热情有加,因为在他们心中——
援疆干部是最受欢迎的人
在与乡亲们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这里流传着第808口人的故事。
下马崖乡总共807名常住人口,这第808口人是郑州果树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胡明钰,他是河南援疆前方指挥部经过多方协调派来的援疆干部。
过去,种植哈密瓜一直是下马崖人主要的经济来源,但种一亩哈密瓜需耗水600立方米,且比较效益低,一亩收益在2000元左右;而种枣的耗水量仅是种哈密瓜的一半,且比较效益高,如果选对品种,有先进的技术支撑,效益是种哈密瓜的一倍还多。为了给缺水的下马崖找到适合当地发展的支柱产业,具有深厚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农业专家胡明钰,带着他研究的新品种——耐寒红枣来到了下马崖。
耐寒红枣一亩地可栽种800~1000棵,这么稠密的枣树种植,下马崖人从未见过,老胡的第一次技术示范课没讲到一半,学员们就走光了。但老胡并不气馁,他亲自嫁接种植的5亩耐寒红枣当年挂果,亩均收入5000多元。事实最有说服力。种植耐寒红枣很快就成了下马崖人的最爱,第二年种植面积便发展到2000亩。现在,想方设法跟着老胡学种植管理技术成为下马崖人的时尚。宰羊娃子,请老胡到家里做客(维吾尔族招待客人的最高礼遇),更是下马崖人的荣耀。第808口人,是下马崖人给予老胡的终身荣誉。
老胡的故事是河南援疆干部把下马崖当故乡,为当地人民造福的一个缩影。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像从河南抽派来的医疗专家,在缺少医生的下马崖乡卫生院坐诊,解决了原来患个感冒就要往220公里以外的哈密去治疗的极度不便;在河南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河南援疆指挥部的大力协调下,实现了河南对哈密远程医疗全覆盖,让下马崖的乡亲足不出村就能享受河南一流专家的诊治;(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河南援建的现代化的学校和幼儿园,让孩子们不再跑到40公里以外的伊吾县城就能得到良好的教育;河南援建的富民安居房,让下马崖人住上了水电暖齐全的单元房;河南援建的文化广场,让下马崖的乡亲有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对于河南援助建设的一个个民生工程、援疆干部们做的一件件实事给下马崖人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下马崖63岁的农民画家茹子瓦妮罕·库尔班在她创作的作品中均有形象的反映。她激动地告诉记者:“河南的援助,让我们的许多梦想提前变成了现实,我真想再年轻20岁,能够更多地享受生活,为美好的未来作出更多努力。”
下马崖乡有维吾尔族和汉族两个民族,常住户291户,只有5户是汉族,其余全是维吾尔族,5户汉族基本上是20世纪60年代从内地迁来的。50多年来,两个民族的群众在生产上互相帮助,生活上互相关心,情感上互相依托,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在他们看来——
维吾尔族和汉族是一家人
在下马崖采访,记者发现,这里的维吾尔族群众都会说汉语,即便有人说得不流利,但听力很好,交流没有问题;相应的是,这里的汉族群众也都会说维吾尔语,即便个别人说得不顺畅,但都能听懂对方的意思。问起原由,来自河南永城的肖祖超(5户汉族家庭之一)说:“有难共当,有福共享,语言上沟通不畅能行吗?”
肖祖超,这位迫于生计,于1965年来到下马崖定居的年已七旬的老人,对当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他充满深情地告诉记者,刚来时还是20来岁的小伙子,不会做饭,邻居买目尕力就把自己打好的馕送过来;衣服破了,孜克亚便主动把衣服补好,洗干净让他穿。维吾尔族村民的深情厚谊,不仅让他在下马崖生活了下来,而且结婚生子,如今已是儿孙满堂。
感念维吾尔族村民的情谊,他也尽自己的力量帮助维吾尔族村民,收瓜时节谁家人手不够,他会主动帮忙;谁家婚丧嫁娶,他总是忙里忙外。1997年7月的一天,他在下马崖水库钓鱼时,发现托拉希7岁的儿子钓鱼时鱼漂子与钓鱼竿分离,孩子在去抓鱼漂子时掉进了水里。肖祖超来不及脱衣服,更顾不上腿有残疾,一跃跳进水中,救出了孩子。一会儿,孩子的爷爷到水库找孩子,孩子指着肖祖超对爷爷说,“是这位宝娃(维吾尔语:爷爷)救了我”。
在下马崖,维吾尔族和汉族群众患难与共,情同手足的感人事迹有很多。1963年从江苏徐州来到下马崖的刘家智,对他和维吾尔族村民吴义甫一家几十年的情谊至今仍感慨万端。他说:“我们两家不管大事小事,都在一起商量,互相帮衬,50多年了,我和自己的亲兄弟吵过架,红过脸,但和吴义甫没红过一次脸,更没吵过一次架,真是比亲兄弟还亲呀!”
在采访中记者还惊奇地了解到,这个相距遥远的边陲小镇,竟然与河南有着紧密的联系,下马崖不仅是河南对口援助乡,居住着来自河南的汉族家庭,现任乡党委书记吴志强以及前三任党委书记均来自河南。记者不禁感慨,下马崖善良、淳朴、包容的民风中一定融入了不少中原优秀文化的基因。
下马崖东部与蒙古国交界,边境线长达87公里,属边境乡,驻守着一个边防连和一个边防派出所。自官兵驻守的第一天起,这里拥军爱民的动人故事就如泉水般涌现。几十年来,官兵们是个个爱民,下马崖人是代代拥军。在他们心中——
子弟兵是最可爱的人
发生在下马崖的军爱民、民拥军的故事,是危机面前的生死抉择,是几十年的默默奉献。1974年,农机手阿迪·尕力修车时,同事不小心撞倒了马灯,点燃了柴油桶。为了不远处民兵弹药库的安全,他毅然抱着燃烧的油桶冲向远处,导致身体严重烧伤,生命垂危。边防连官兵连夜开车将他送到伊吾县人民医院,后又将他送到新疆军区总医院治疗,给了他第二次生命。从此,他有空就帮连队修锅炉、修车、种菜、砌墙……在他的带动下,儿子、孙子全部加入到拥军的行列。
发生在下马崖的军爱民、民拥军的故事,是子弟兵无微不至的关爱,是全民参与戍边的坚定支援。汉族村民吴宋氏是个孤寡老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为照顾好老人的生活,边防派出所所长巴哈德尔(维吾尔族)经常到吴奶奶家提水、做饭、干家务。为方便照顾老人,巴哈德尔给吴奶奶装上了电话,并将自己的手机号设计制作成钥匙牌,方便老人联系。一接到老人的电话求助,巴哈德尔就会马上赶过去帮助解决。
正是子弟兵无微不至的关爱,赢得了百姓的大力支持。在这里,家家是哨所、处处有防范;在这里,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至今,下马崖已连续35年无刑事案件,50年无内潜外逃,10年无治安案件。
在下马崖当过两年大学生志愿者的河南兰考姑娘乔玉娇深深地爱上了这里,通过考试成了下马崖乡豫心双语幼儿园的教师,并且动员她的丈夫从内地来到了距离下马崖40多公里的伊吾县城工作。她告诉记者:“我们要在这里扎根,为建设边疆贡献我们的力量!”(记者 李黎祥 阙爱民)